缺芯無解 全球汽車大減產

按照現下芯片短缺的趨勢,全球車市的寒冬還將繼續。在東南亞疫情餘波的影響下,半導體芯片持續斷供,車企減產的消息也此起彼伏,從歐洲到亞太,從現代到大眾,嚴重程度似乎正在逐步超過此前的預期。1000萬輛,這是數據統計機構對今年全球車市減產規模的普遍預計。

缺芯無解 全球汽車大減產

韓國銳減20%

即便是半導體芯片重要產出國,韓國自己也沒逃過芯片短缺造成的衝擊。當地時間10月17日,韓國汽車產業協會(KAMA)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韓國整車廠商共生產汽車761975輛,同比減少20.9%,創下近13年來新低。

具體到每家韓國車企,三季度,現代汽車產量為350209輛,同比減少15.8%;起亞產量為321734輛,同比減少6.5%。另外,通用韓國子公司的產量僅為45939輛,斷崖式下跌;雙龍汽車生產20499輛,同比減少21.7%。相較之下,雷諾三星受芯片荒影響較小,產量為33760輛,同比增加了7%。

三季度的產量暴跌是始料未及的,在此之前的一季度和二季度,韓國汽車市場的產量均實現了正增長,分別達到908848輛和905699輛。不過,受東南亞疫情擴散的影響,汽車芯片短缺問題持續發酵,導致三季度的總產量不足80萬輛。

不只是韓國市場,歐洲、北美等車市均出現了明顯下滑態勢。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10月15日發布的數據,2021年9月,歐洲新車註冊量下降了25%,至972723輛,創下了26年來同期最低紀錄。

具體到不同車企,除了現代汽車增長了26.9%之外,9月,幾乎所有車企在歐洲的銷量都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戴姆勒和福特的表現最差,交付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近一半,大眾的銷量減少了30%,雷諾和寶馬則分別下滑約24%。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9月新車銷量減少20%,降至206萬輛,連續5個月下滑。緊隨其後的美國,表現同樣低迷,9月銷量減少了27%,降至101萬輛;通用和豐田分別下滑53%和24%。另外,日本市場減少了32%至318371輛,創下了53年以來的9月最低水平。

停產限產

雖然全線大跌的情況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上半年,業內原本以為芯片短缺問題在三季度會出現好轉,但沒想到的是,東南亞疫情的肆虐,反而讓芯片行業雪上加霜,缺芯問題愈演愈烈。

作為全球半導體芯片製造重地,7月以來,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疫情暴發。雖然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在變異病毒德爾塔的高傳染性下,仍然無法阻止疫情的蔓延。

以馬來西亞為例,根據當地的政策,如果有超過3名工人感染病毒,則相關工廠必須徹底關閉兩周時間進行衛生消毒。而馬來西亞是芯片測試和封裝的重要中心,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企業都在該國設立了工廠。根據馬來西亞貿易和工業部的數據,電子和電氣產品占該國總出口的39%。

在馬來西亞的疫情防控政策下,一旦工廠發現病例,便面臨著停工的命運。金融數據機構IHS Markit分析師Mark Fulthorpe和Phil Amsrud指出,封裝和測試業務特別容易受到病毒的影響,因為與芯片製造相比,它們需要更多的人員,而芯片製造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過程,“由於這比晶圓製造過程更為勞動密集,因此活動更容易受到勞動力不足的影響” 。

7月底,意法半導體首席執行官Jean-Marc Chery曾表示,由於疫情,公司最近暫停了位於麻坡的工廠,並在11天後恢復了運營。而這次暫停使得該公司三季度的銷售和毛利率都受到了影響。

除了芯片工廠之外,東南亞也是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中心。8月初,越南一家大型工廠因員工感染新冠肺炎不得不中斷運營,而這家工廠負責為豐田汽車生產線束,停工導致豐田的零部件庫存逐漸減少。

從芯片到零部件,汽車供應鏈的中斷使得車企不得不屢次叫停生產。9月底,斯柯達宣布捷克工廠將停產1周;西雅特表示其西班牙工廠的停產時間將延長至2022年;10月初,福特決定暫停其密歇根州平岩工廠和堪薩斯城相關工廠的生產;大眾則在10月6日-15日暫停了一家墨西哥工廠的生產。

供需兩端的鴻溝也在逐步拉大。以美國為例,汽車銷售店的新車庫存9月底低於100萬輛,降至只夠銷售24天的量,與1月時相比減少了65%,比通常水平的一半還低。

繼續承壓

“我預計,未來6-12個月,供應鏈的總體緊張狀況將持續下去。”對於短期的未來,業內的態度不太樂觀,最近,寶馬汽車首席執行官奧利弗·齊普澤就表示,預計供應鏈緊俏的情形將延續至2022年。

事實上,不只是齊普澤,一些市場觀察者認為,從2023年開始,芯片製造商才能增加產能,屆時情況才會有明顯的改善。

在不樂觀的預測下,車企對於全年的銷量預測再次下調了。比如,豐田汽車最近表示,將在11月在其最新的產量計劃基礎上,再將全球汽車產量削減15%,即削減15萬輛左右。

同樣加大了減產數據的還有斯柯達。大眾集團旗下斯柯達(Skoda)今年的汽車產量將比原計劃減少25萬輛,是該公司上月估計的10萬輛的兩倍多。該公司高管稱,由於亞洲疫情給生產帶來了壓力,芯片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之後才會再次穩定下來。

放眼全球,機構對產量缺口的預測也在不斷上漲。今年2月,德國市場研究機構伯恩斯坦預計,缺芯將令全球汽車產業在2021年減產200萬-450萬輛,相當於全年產量的2%-5%。到了今年5月,美國諮詢公司艾睿鉑預計,2021年全球汽車因缺芯減產預期將達390萬輛,汽車行業收入損失也從610億美元上調至1100億美元。

到了最近,減產預期已經達到近1000萬輛。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近日預測,芯片短缺將導致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700萬-900萬輛;若減產達1000萬輛,全球汽車產量會回到7400萬輛,接近2020年車企受疫情衝擊最嚴重時的水平。

在研究報告中,艾睿鉑指出,不僅芯片短缺給汽車業帶來重大衝擊,再加上多種原材料漲價、勞動力短缺等不利因素,今年全年汽車供應鏈面臨雪上加霜的局面。

不過,也有人持不同觀點,現代汽車全球首席運營官穆諾茲認為,行業芯片短缺最糟糕時期已經過去,並補充稱,8月和9月是“最艱難的幾個月”。豐田也看好今年底之後的增產,並維持本財年的業績預期不變。

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從影響來看,四季度應該不會像三季度受到的衝擊那麼大,三季度主要是馬來西亞那邊芯片供給暫時短缺造成的。現在已經處於逐步緩解的態勢中,其實供給已經相對正常化了,可能需求端的流通秩序還存在一些問題。整體而言,之後問題不會那麼嚴重,到明年就可以完全緩解了。

無論如何,減產的預期下,車企的收入或許也不會太好看,艾睿鉑估算,受減產的影響,汽車大型企業的2021年營業收入合計將最多減少2100億美元。雖然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新車價格有所提高,但能挽回的僅為900億-1000億美元,減產必將成為大型車企的盈利阻力。

(0)
上一篇 2021-10-19 08:04
下一篇 2021-10-19 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