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將Face ID等信息寫入底層硬件后 第三方維修市場或迎來寒冬

距離 iPhone 13 系列的發布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除了手機的功能評測外,許多動手能力強的博主開始探索 iPhone 13 系列的內部,各種拆解視頻和分析報告層出不窮,試圖以內部元器件的視角進行解讀。

蘋果將Face ID等信息寫入底層硬件后 第三方維修市場或迎來寒冬

最近,一位國外的博主拆解 iPhone 13 時發現,當更換手機屏幕時,系統會提示“無法驗證這款 iPhone 的顯示屏是正品的 iPhone 顯示屏”,並且還會收到“Face ID 將停止工作”的通知。該博主表示,之所以會出現系統報錯通知,可能是 Face ID 和屏幕綁定在了一起的緣故。

也就是說,Face ID 和屏幕的信息被寫入到底層硬件當中,想要更換其它屏幕的同時不影響 Face ID 的正常使用,需要想方設法“破解”屏幕和 Face ID 間的識別信息。那麼問題來了,蘋果為何要採取新的硬件控制方案?第三方維修廠商又有哪些應對措施?

搶第三方維修的飯碗

針對 iPhone 的維修一直都是一門“大”生意,一方面 iPhone 的年總銷量雖不如三星,但強在單機型出貨量高,且舊款機型的市場存量也較多,使得 iPhone 的維修更有針對性,零部件供應也比較充足;另一方面,iPhone 官方維修價較高,許多地方又沒有 Apple Store 線下門店,第三方維修門店便成為了許多用戶的選擇。

蘋果將Face ID等信息寫入底層硬件后 第三方維修市場或迎來寒冬

蘋果打壓第三方維修的方法是增加了一道軟件識別的門檻,經過加密的元器件不能輕易更換,根據 iFixit 的說法是,需要蘋果官方專門的系統配置軟件才能進行識別認證。在去年的 iPhone 12 系列上,蘋果就採用過了類似的做法。

以往想要更換 iPhone 的攝像頭,只需要拆機更換對應了的元器件即可正常使用,不需要另外的步驟。而在 iPhone 12 系列上,第三方維修廠商直接更換攝像頭模組會出現一些 bug,如相機無法正常對焦和無法切換超廣角鏡頭等,系統還會以彈窗的形式告知用戶該攝像頭無法驗證為正品。

更換第三方電池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在設置的電池選項中,會提示該電池無法驗證為正品蘋果電池,且無法查看電池健康信息。蘋果在不同配件上給第三方廠商設的一道道關卡,既通過技術去約束第三方維修,又通過系統通知的方式告知用戶,從市場供給和需求端兩個方向去同時打壓第三方維修。

蘋果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產品維修及相關配套服務所產生的收入實在太誘人了。早前,分析師 Neil Cybart 對蘋果的服務業務做過估算,2017 年時 AppleCare 業務收入為 40 億美元、利潤率為 60%,即 AppleCare 為蘋果帶來了 24 億美元的利潤,以現在的匯率換算約為 154 億人民幣,比美的 2021 年上半年的利潤還要高(150.09 億)。

蘋果將Face ID等信息寫入底層硬件后 第三方維修市場或迎來寒冬

面對蘋果的步步緊逼,第三方維修廠商自然不肯善罷甘休,試圖通過新的方法繞過系統檢測,那麼該方法真的可行嗎?

第三方維修廠商的倔強

可能是 iPhone 13 剛開售不久的原因,許多第三方維修廠商還沒拿到足夠的零部件,當筆者在網店上詢問能否修 iPhone 13 的屏幕時,多個商家給到的答案均是“暫時沒貨”。不過需要注意,沒貨指的是沒有備用配件,並不代表有了配件后不能修。

蘋果將Face ID等信息寫入底層硬件后 第三方維修市場或迎來寒冬

蘋果對 iPhone 13 換屏的技術限制還沒有難倒華強北的大神們,有領域內的用戶表示:“iPhone 13 系列的零件信息是寫入到硬件層級上,安全性非常好,很難通過軟件解決”,但如果將原先的編碼寫入到新的設備上,或許就可以欺騙系統認證。

國外拆機博主證實了這一點,在新的一期視頻中,通過芯片移植和安裝其它相關部件的方式更換的屏幕,系統不再會彈出無法驗證的信息。

其實該方案和以前 iPhone 擴容的方法類似,需要寫入新的設備信息數據,如擴容到 512GB 容量,需要拆機后在對應的芯片上寫入新的存儲信息,以告知系統這是一部 512GB 的手機。

部分第三方維修店鋪表示,現在的 iPhone 13 可以換屏幕,但目前只要原裝屏(可能有水分),包含手工費和屏幕在內的費用為 900 元,對比蘋果官方 2149 元的維修價確實便宜了不少。

同樣的,前文提到的 iPhone 12 系攝像頭更換問題,並沒有難住第三方維修廠商,有廠商表示並不會出現更換第三方配件導致的 bug 問題。

蘋果將Face ID等信息寫入底層硬件后 第三方維修市場或迎來寒冬

現階段,影響第三方廠商維修 iPhone 13 系列屏幕的主要因素是配件,其次才到技術層面。其實,蘋果推出 AppleCare + 服務才是影響第三方維修市場的關鍵點,配件可以仿製、技術限制可以破解,但 AppleCare + 引發的市場風潮卻在影響其他手機廠商和用戶的選擇。

蘋果推出 AppleCare + 后,其他手機廠商也開始推出自己的額外硬件保護服務,一時間市場上出現了許多“Care 服務”,如 MiCare、vivo care 和 OPPO Care+(煥新版)。相較於蘋果,安卓廠商的 Care 服務價格更低,OPPO Find X3 Pro 的價格為 899 元,小米 11 Ultra 則為 949 元,不僅如此,還提供原設備 50% 的折價換新服務。

蘋果將Face ID等信息寫入底層硬件后 第三方維修市場或迎來寒冬

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 Care 服務,激勵用戶從維修到換新都選擇官方售後渠道,對第三方手機回收和轉售行業也是一種無形的打擊。從蘋果到各大安卓手機廠商,近年來都在強化售後服務能力,留給到第三方維修廠商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小,低價是他們的優勢,但伴隨着蘋果推出更多的硬件控制方案,逐步抬高第三方維修的成本,讓低價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

寫在最後

屏幕是智能手機的易損配件,蘋果此次在 iPhone 13 系列上針對屏幕維修採取的新措施,是對第三方維修的進一步限制。受蘋果影響,安卓廠商也推出了 Care 額外保護服務,但目前所支持的機型普遍較少,大多為旗艦或次旗艦機型,相信在探索出比較成熟的方案后,更多中低端機型也可以享受到類似的服務。

而第三方維修與蘋果鬥智斗勇的過程,也是第三方維修技術不斷更迭的過程。每一次採用新方案限制第三方維修的蘋果,似乎總不能有效阻撓第三方維修的發展,為此,更是將原來只是簡簡單單拆機換零件的第三方維修,逼上了學習軟件等更高階的維修操作,畢竟修 iPhone 是許多行業從業者重要的收入來源。

手機維修的背後其實是一次關於成本的博弈,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官方的高質量維修服務會越來越受歡迎。山寨機的發展脈絡就是典型的例子,被蘋果多次針對的第三方維修廠商,或許會下沉到對維修價格更敏感、舊款 iPhone 機型存量更多的三四線及以下城市。

(0)
上一篇 2021-10-12 20:48
下一篇 2021-10-12 21: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