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在借款人的通訊錄里 沒借網貸的你被催收了嗎?

“吳XX,通過網貸平台申請1000元貸款多次提醒未處理,若在24小時內未處理,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打包報備到戶籍地人民法院開庭處理,處罰滯納金共計約13650元一併由你本人全部承擔。”從曾經的吳姓同事網貸逾期至今的幾年間,類似這樣催收貸款的短信,福建的林先生已經收到了很多條,且短信發件人號碼時常變換,難以識別和屏蔽。

《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儘管網貸與自己並無關聯,借款人也未將自己設置為緊急聯繫人,一些無關的“熟人”仍然受到了被催收的困擾。

被催收困擾的無辜聯繫人

“除了短信,還有催收電話,通常問我認不認識借款人,讓我聯繫借款人處理,不然就要走法律程序。”1個月數次的催收電話讓林先生飽受困擾,“我有一次接到催款電話直接掛斷了,結果剛放下手機就收到了幾十條短信驗證碼轟炸。”

今年3月,來自湖南嶽陽的黃先生向網貸平台借款7000元,約定分3期還款。在已歸還前兩期后,黃先生未能按時償還第3期貸款。8月,其家人收到了催收短信以及律師函。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爆通訊錄”“騷擾電話”“暴力催收”是針對網貸平台投訴的高頻詞。其中,“爆通訊錄”相關投訴達4.5萬餘條。一些投訴者甚至稱自己從不認識網貸平台所尋找的借款人,卻被無端騷擾。而被催收的借款人則認為向親朋催收自己的網貸欠款,極大影響了其個人聲譽。

只因你在通訊錄里

明明與網貸借款並無關聯,為什麼“熟人”會收到催收通知呢?

“您需要提供緊急聯繫人信息或手機通訊錄,同時,您授權我們,在借款人失聯、逾期等緊急情況時,向您提供的聯繫方式進行短信提醒、電話聯繫。”“平台可以使用用戶提交或授權而獲取的信息進行逾期賬務提醒或催收等服務,如因此給用戶造成不利影響,平台不承擔責任”……一些網貸App在註冊時便將要求授權讀取通訊錄、可向無關的“熟人”催收寫在用戶協議中,若用戶點擊“不同意”,網貸App則“無法為您提供服務”。

某網貸平台客服人員證實,使用借款業務必須經過授權環節,如果正常還款則不會對借款人及聯繫人造成影響,而一旦借款逾期未還,平台則有可能對通訊錄中的聯繫人進行催收,以促使借款人儘快還款。

對此,北京星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郝旭東表示,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除了需要經過被收集者同意外,還必須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根據《移動互聯網應用基本業務功能必要信息規範》規定,金融機構為了在借貸人逾期不還款時進行催款,可以要求用戶手動輸入兩位緊急聯繫人信息,而不應強制讀取用戶的通訊錄。網貸App不得因用戶拒絕授權收集無關或過度信息而拒絕提供服務。

騷擾無關的“熟人”是非法催收

北京錦鐘律師事務所律師聶洋城認為,向未被設置為緊急聯繫人的通訊錄聯繫人頻繁發送催收短信、撥打催收電話的行為,可以認定為非法催收行為。

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公約早已對向無關第三方催收債務的行為做出了約束。如《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規定,債務催收不得騷擾無關人員,不得向債務人外的其他人員透露債務人負債、逾期、違約等個人信息。

聶洋城解釋說,借款人向網貸平台借款,與平台形成借款合同關係。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因借款人未能按時還款產生的糾紛,應當由網貸平台和借款人協商解決,而不應該牽涉到與之無關的第三方。他建議,若無關的“熟人”頻繁收到催收短信或電話,可保留有關證據,如催收短信截圖、催收電話錄音,必要時向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台投訴舉報。

“除金融從業機構外,外包催收公司也應被納入行業自律的範圍之中。行業應通過責令整改、警示約談、公開通報批評、強制培訓教育等自律管理措施約束違規催收行為。”郝旭東說。

(0)
上一篇 2021-09-27 08:33
下一篇 2021-09-27 08: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