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早期地球受到城市大小的小行星的撞擊 次數或比以前認為的多10倍

據外媒報道,科學家們知道地球在遙遠的過去被巨大的小行星撞擊過,但一項新分析表明,這些撞擊的次數可能比以前認為的要多10倍。這意味着在25億到35億年前,平均每1500萬年就會發生一系列的撞擊,其規模類似於消滅恐龍的小行星撞擊。其中一些單獨撞擊的小行星可能大得多,可能約相當於城市大小。研究人員還在考慮這些撞擊可能對地球不斷演變的近地表化學產生了什麼影響。這項工作將在Goldschmidt地球化學會議上發表。

Meteor-Crater-Arizona-1-777x514.jpg

與今天相比,地球的早期是難以想象的狂暴。科學家們認為,地球曾被大量的大型小行星(直徑大於10公里)撞擊過,這將對地球的近地表化學和支持生命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相對而言,6600萬年前的希克蘇魯伯撞擊顯示了這樣一次撞擊的影響,它導致了恐龍的滅絕。然而,早期的地球與希克蘇魯伯撞擊時的地球非常不同,因此撞擊的影響也是如此。

在月球和其他岩石行星上可以看到類似撞擊產生的撞擊坑,但是大氣風化和板塊構造往往掩蓋了地球上古代撞擊坑的任何直接證據。然而,這些遙遠的撞擊的回聲可以從古代岩石中發現的 “球狀物 “中看到;巨大的撞擊拋出了熔化的顆粒和蒸汽,然後冷卻並落到地球上,以小球狀的玻璃狀顆粒嵌入岩石中。撞擊越大,這些顆粒就會從撞擊地點擴散開來,所以全球分佈的厚厚的球形顆粒層顯示了巨大的撞擊。

西南研究所(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研究人員Simone Marchi博士說。

“我們開發了一個新的撞擊通量模型,並與古代球狀層數據的統計分析進行比較。通過這種方法,我們發現目前的地球早期撞擊模型嚴重低估了球狀層所記錄的已知撞擊的數量。在35億年前和25億年前的時期,真正的撞擊數量可能比以前認為的要多10倍。這意味着,在那個早期階段,地球可能平均每1500萬年就會受到一次希克蘇魯伯大小的撞擊。相當壯觀的場面!”

“隨着我們加深對早期地球的了解,我們發現宇宙碰撞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是眾所周知的。它們經常被忽視,因為我們缺乏對其數量和規模的詳細了解,但這些高能量的事件很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的表面和大氣的演變。”

“例如,我們正在研究的一個結果是試圖了解這些撞擊是否可能影響了大氣中氧氣的演變。我們發現,在強烈撞擊的時期,氧氣水平會有劇烈的波動。鑒於氧氣對地球發展的重要性,甚至對生命發展的重要性,它與撞擊的可能聯繫是耐人尋味的,值得進一步調查。這是我們工作的下一個階段。”

開普敦大學的Rosalie Tostevin博士在評論時說:

“這些大型撞擊肯定會造成一些破壞。不幸的是,很少有這麼久遠的岩石倖存下來,所以關於撞擊及其生態後果的直接證據是不完整的。Marchi博士提出的模型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早期地球上碰撞的數量和規模。”

“一些化學標記表明,在大約25億年前的永久性上升之前,早期大氣中存在着‘一縷’氧氣。但是,圍繞着這些‘一縷’的意義,或者實際上,它們是否發生過,存在着相當大的爭論。我們傾向於關注地球內部和生命的演化,作為對地球氧氣平衡的控制,但是來自太空的岩石轟擊提供了一個有趣的選擇。”

這是一個獨立的評論,Tostevin博士沒有參與這項工作。

(0)
上一篇 2021-07-09 11:50
下一篇 2021-07-09 11: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