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因“芯荒”H1批發銷量降50萬輛 拒絕與華為合作系誤讀?

日前,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言論被行業熱議,關鍵詞是拒絕與主動權。6月30日,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提問,上汽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對此上汽董事長陳虹表示,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

上汽因“芯荒”H1批發銷量降50萬輛 拒絕與華為合作系誤讀?

有媒體評論稱上汽拒絕與華為合作非明智之舉,不過該言論被證實遭截取。

有業內人士告訴財經網汽車,上汽尚未形成以自動駕駛為代表智能網聯技術的差異性優勢,而華為若不能匹配應用場景或客戶技術使用者,未來推廣勢必形成認知困難。總體來說,上汽若拒絕華為整體解決方案,將使雙方均面臨損失,其中上汽損失略大。

上汽拒絕華為?

上汽集團向財經網汽車提供了陳虹發言的完整版視頻。視頻中,陳虹表示:“上汽集團與百度和華為都有很多合作,與華為在5G方面和互聯網生態方面也有很多合作項目,華為我們很熟的。”

上汽與華為戰略合作始於2018年且一直保持合作關係。公開資料顯示,雙方協議在V2X(車聯通訊技術)智能出行服務系統、智能算法、路側單元開發等新技術層面展開聯合研發。此外,聯合開展C-V2X(蜂窩車聯網)技術試驗與應用示範驗證、車載信息通訊終端和模組應用以及相關應用服務平台研發,共同探索智能出行服務的解決方案。

此拒絕非彼拒絕。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上汽進一步表示,不會採取任何人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最多是合作方案。

關於自主意識,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也做過類似表述:下一代汽車的大腦即完整電子電氣構架和控制整輛車的軟件構架,不能假手於人。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上期集團率先在行業內提出“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創新發展戰略。今年2月,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與地平線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共同研發具有上汽集團品牌特色的智能化、網聯化汽車產品。3月,上汽集團參與聯合領頭自動駕駛創業公司Momenta C輪融資。雙方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對標全球頂尖水平,攜手打造自動駕駛“中國方案”。上半年,上汽集團推出智己IM,布局高端電動車市場。官方稱,智己汽車可實現全場景、最連續的“零接管”自動駕駛,預計今年底實現點到點完全自動駕駛。此外,為強化技術研發,上汽集團內部成立零束公司以深攻智駕系統。

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經理白毅陽表示,上汽的理念與言論恰如其分且合乎邏輯。日後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兩大領域將成為汽車核心競爭力,傳統車企在此階段必不會拱手相讓。可作出推演,當前轉型期各傳統車企會大力推進自研,比拼研發實力及組織變革速度。過程中,部分車企能夠轉型成功,實現全棧自研。另有一些車企因能力受限會逐步在某些領域選擇外采。此演變過程或將持續2-3年。

拒絕的思辨邏輯

據上汽集團2020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7421億元,凈利潤291.88億元,降幅分別達12.5%與20%。對比往年數據,已連續兩年下滑。

市場表現,2019年上汽集團銷量達623.8萬輛,降幅11.54%;2020年銷量達560萬輛,降幅10.2%,同樣連年下挫。

有消息稱,2018年底,上汽曾主動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而今僅過去兩年,上汽單方面以非正式方式宣布,不會採用華為自動駕駛方案,至此戰略合作變一紙空文。

當今汽車產業的邏輯已然發生變化,“上汽們”唯恐在發展進程中受制於人,故而抗拒軟件對產業主導權的“覬覦”。“華為們”思路清晰,華為多次強調不造整車,精進技術開發,為汽車做靈魂導入。華為等野心呼之欲出,讓傳統車企嗅到危機。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未來汽車分為軟、硬件和服務三大主塊。可預見,硬件成本將逐年下降,軟件和服務成本提升。上汽方面的考慮,一旦所有車型搭載華為操作系統或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便意味放棄自主研發,實淪為打工角色,進而任自身價值受擠壓。因此,為避免失控話語權,作為中國銷量最大車企上汽方面會堅守對核心零部件的掌控。上汽集團同寧德時代以50:50股比成立的合資公司亦是出於此思路考量。

在張翔看來,不單上汽,如東風、一汽等大型車企都會拒絕軟件公司的“一籃子”解決方案。畢竟在軟件開發中,車企們不希望只處在配合位置。但也不乏如北汽、長安等車企,由於自身品牌力及研發能力相對較弱選擇依傍華為,這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另一路徑選擇。日後,車企與科技互聯網公司搭建的或可稱為平分秋色的市場。

有業內人士告訴財經網汽車,目前,上汽尚未形成以自動駕駛為代表智能網聯技術的差異性優勢,這將會連累銷量進一步下滑。如在電氣化前期不能緊跟節奏,產品劣勢將隨時間推移放大。而華為方面,雖已向整個行業展示了最為領先並已落地的自動駕駛技術,但若不能匹配應用場景或客戶技術使用者,未來推廣勢必形成認知困難。雖目前已有北汽、廣汽、長安等三家車企同華為達成戰略夥伴關係,但體量無法同比上汽。華為作為中國本土高科技互聯網企業,從產業安全角度,不會使車企遭遇斷供的“卡脖子”風險。而傳統車企對於以自動駕駛為代表智能網聯技術的探究,逃不開研發時間長、成本高、失敗風險大的三重大山。2018年,上汽同奧地利網絡與安全控制解決方案供應商TTTechComputertechnik AG成立合資公司,合作開發智能駕駛業務,但截至目前尚無技術形成產品力轉化。總體來說,上汽若拒絕華為整體解決方案,將使雙方均面臨損失,其中上汽損失略大。

(0)
上一篇 2021-07-08 14:45
下一篇 2021-07-08 14: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