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元電引爆台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疫情 折射兩岸勞動力隱憂

本月伊始,以封測龍頭京元電為開端,全球半導體重鎮中國台灣,正在面臨新冠疫情的二度大考。綜合台媒報道,京元電所在電子廠群所屬竹南苗栗縣今日(8日)新增新冠確診16例,其中京元電5例、京鼎5例、超豐電子4例。確診人群中外籍移工9例、本土7例。

京元電引爆台灣地區半導體產業疫情 折射兩岸勞動力隱憂

全球第一大專業IC測試代工廠京元電,是本次竹南電子廠群疫情的爆發點和重災區,截至發稿確診人數突破200人。京元電客戶涵蓋國內外重量級公司,聯發科在公司訂單配比達7-8成。

更大的危機還在潛伏。距離竹南電子廠群僅20分鐘車程的新竹科學園區,同樣人心惶惶。台積電、世界先進、環球晶等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龍頭在此集結,使得該地被譽為中國台灣地區經濟命脈所在。

集微網從中國大陸地區某頭部封測大廠高層處了解到,京元電的病例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現在影響到一些客戶的半年度及6月份的營業額,但如果病例擴散竹科比如台積電等等,那問題就會非常嚴重。

追溯此次事件始末,“外籍移工”已成為了鏈接半導體大廠疫情的重要紐帶。而這,也是在成本管控愈發成為電子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當下,台灣半導體坐享多年的“紅利”之一。

高性價比移工 疫情危機下成雙刃劍

據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統計,轄下竹科、竹南園區、龍潭園區、新竹生醫園區、銅鑼園區與宜蘭園區從業人員共有16萬餘人;外籍移工約有1萬多人。

這是中國台灣近年製造業一線產線的縮影。由於本地勞工不足,且年輕一代不願做四班二輪的工作,缺工問題嚴重,因此許多台灣地區電子業均引進移工,相較工地多為泰國移工,科學園區及製造業大多為菲律賓籍移工。

與此同時,隨着摩爾定律進入瓶頸,成熟製程性價比凸顯,成本管控成為了眾多二線廠商得以重新與頂流們比拼的重要資本,而“人力成本”成為了勞動力密集型半導體產業,降本的關鍵所在。

PopulationPyramid.net統計數據顯示,東南亞人口結構年輕,2019年菲律賓、越南、印尼0-14歲潛在勞動力比重均在為25%左右,人口年齡中位數均在30歲左右,中位數遠小於中國大陸地區、日本和美國。

同時,東南亞國家勞動力每周工時和中國大陸地區相當,而最低勞動力成本為後者的35%-80%。此外根據Haver數據,東南亞地區基礎教育普及率已經提升。

東南亞勞動力超高的性價比,形成了中國台灣半導體產業一線產線生產成本的優勢。但從此次危機來看,後者坐享多年的“紅利”,正在扼住其命運的喉嚨。

部分分析認為,此次“外籍移工”成為疫情爆發點,與移工宿舍管理以及移工私下群聚關係甚大。雖然大廠們在產線上早已繃緊了神經,但對於下工后外籍移工的日常管理尺度把握仍有難度,也為此次群聚感染埋下了伏筆。

此外,上述中國大陸地區封測大廠高層對集微網指出,中國台灣地區的疫情管控不如中國大陸地區嚴格,例如在入境管理上,而此次台灣疫情的破口就是機組人員。

外籍移工僱用比例低 隱藏優勢浮現

嚴格的疫情管控並非是大陸廠商的唯一優勢。與台廠情況相反,外籍移工僱用比例相對更低,反而成為了疫情常態化的當下,大陸廠商穩定供應鏈的又一保障。

業內人士向集微網透露,據其了解,中國大陸地區包括封測、晶圓製造大廠,一線生產中僱用外籍移工的比例極低甚至沒有,具體原因很難說清楚,或許與外籍勞工僱用政策、勞工簽證的審核程序有關係。

2010年的全國人口普查表明,居住在我國境內(指我國海關關境以內,不包含港澳台地區)的外籍人口達到59.4萬人。另據聯合國人口司估算,我國境內的外籍居民已從2000年的49.2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72萬人,比2010年的存量僅增長了21%。

同時一種觀點認為,當下當前移民政策,對非移民類簽證的管理較為寬鬆,對移民類簽證的管理則非常嚴格——“中國綠卡”只青睞高端人才和大額投資者,而製造業對於勞工知識儲備要求較低,這類移工自然也不包含在上述人群內。

此外,根據美國地理學家澤林斯基(Wilbur Zelinsky)“流動轉型論”,一個地區的遷入遷出率與其經濟水平有密切的關係,隨着經濟增長,一個地區的市場會吸引一批外籍勞工,當該地區進入高收入階段,移民人口則相應增多。

上述客觀原因和理論,或多或少解釋了為何相較於台廠,陸廠僱用外籍移工的比例更低。不過,來自大陸兩家封測龍頭的高層均不約而同地向集微網坦承,在勞動力方面,大陸相較於東南亞已顯弱勢。

“大陸其實也存在缺工的現象,而且成本愈來愈高,不一定有優勢。特別是重人工或是低端的產業,現在看來,甚至東南亞勞動力更有優勢。”

轉單未現 產業鏈轉移分工已加速

但無論如何,在疫情的當頭棒喝下,中國大陸或許已成為了當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救命的稻草”。

在中國台灣疫情肆虐的同時,更早爆發的東南亞疫情同樣不容樂觀。繼印度、菲律賓、越南等國之後,被動元件及IC封測重地馬來西亞本月開啟全面管制。

中金公司7日報告認為,中國大陸是全球疫情控制較好的地區之一,同時具有大量優質半導體封測廠商。此次中國台灣、馬來西亞等地區疫情的反覆有望加速封測訂單向中國大陸轉移。

京元電此前也表示,上修停工6月營收影響數為30%至35%,公司也坦承部分客戶訂單有轉移。另據台媒報道,已經有部分設計廠把訂單份額轉到其他廠商,也不排除有中國大陸的廠商。

然而,在當前全球製造、封測產能供不應求的當下,轉單絕非易事。尤其是對產品精度要求極高的半導體產業,以封測為例,除了該產品要有其他供應商生產,且產品、產線等條件類似才有可能轉廠,但又有生產校正時間需要考慮。

集微網從上述幾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中國大陸廠商暫未收到來自中國台灣或是東南亞地區的轉單,且就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廠商均是產能滿載狀態,即使立刻擴充產能,設備採購的交期也很長。因此短期來看,不會有多大業績貢獻。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長期來看,目前的情況對中國大陸半導體供應鏈來說,仍是獲得主動權的好機會。

當下一種共識是,全球半導體封測環節重心正在從東南亞逐漸中國大陸地區轉移,上述封測龍頭高層對此補充稱,往中國大陸轉的單不一定來自於東南亞,其中還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於中國台灣地區,後者今後將會專註在中高端封測。

總結:就像過去的十幾個月中無數次被認證的一樣,疫情是雙刃劍,帶來危機,也帶來機遇。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來說,再一次的疫情大考,在供應承壓之外,產業鏈的轉移和進一步分工是否又將加速,仍待時間檢驗。

(校對/小山)

相關文章:

半導體供應鏈短缺持續 京元電子又現COVID-19群聚感染

台灣半導體測試廠京元電確診病例增至130人

195人確診新冠 京元電停產48小時:Intel、NV、高通或受影響

2000多員工停工14天 封測大廠京元電稱6月營收下滑35%

(0)
上一篇 2021-06-08 21:40
下一篇 2021-06-08 21: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