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有關的心理困擾:研究稱約1/3成年人產生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

一項大規模的薈萃分析顯示,COVID-19大流行導致了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出現心理困擾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PLOS ONE》雜誌上報告說,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特別是女性、年輕成年人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正在經歷與COVID-19有關的心理困擾。

journal.pone.0244630.g002.PNG

COVID-19大流行繼續對全球的公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封鎖、隔離和保持社交距離等干預措施正在對人群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這場大流行加劇了心理困擾的負擔,包括焦慮、抑鬱、創傷后壓力和失眠。然而,在COVID-19期間,與普通人群中的成年人對心理壓力的易感性增加有關的因素還不太清楚。

領導這項研究的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衛生服務和系統研究項目的Tazeen Jafar教授解釋說:“了解這些因素對於在快速發展的COVID-19疫情期間設計預防方案和心理健康資源規劃至關重要。這些因素可用於識別心理困擾的高風險人群,以便向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遠程和當面干預。”

Jafar教授和她的團隊對大流行期間進行的68項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其中包括來自19個國家的288830名參與者,以評估與普通人群中的焦慮和抑鬱有關的風險因素。他們發現,在受與COVID-19相關的焦慮或抑鬱影響最大的人群中,女性、年輕的成年人、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和那些感染COVID-19的高風險人群更可能經歷心理困擾。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經歷心理困擾,這一發現與其他全球研究一致,這些研究顯示,焦慮和抑鬱在女性中更為常見。研究人員建議:“女性的社會地位較低,與男性相比,獲得醫療保健的優惠較少,這有可能是對女性的負面社會心理影響誇大的原因。因此,心理健康服務的外展計劃必須主動針對女性。”

研究人員還指出,35歲及以下的年輕成年人比35歲以上的人更有可能經歷心理困擾。雖然原因尚不清楚,但以前的研究表明,這可能是由於年輕人更容易通過媒體獲得COVID-19信息。目前的這項研究還證實,接觸媒體的時間越長,焦慮和抑鬱的幾率就越高。

其他與心理困擾相關的因素包括:生活在農村地區;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低或失業;以及處於COVID-19感染的高風險中。然而,擁有更強大的家庭和社會支持以及使用積極的應對策略被證明可以減少心理困擾的風險。

Jafar教授說:“公眾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需要意識到大流行病期間心理壓力的高負擔,以及應對策略的教育。需要鼓勵病人尋求幫助,並通過適當的轉診獲得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研究部高級副院長 Patrick Casey教授評論說:“即使在疫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世界已經認識到,COVID-19大流行病將長期伴隨着我們。Jafar教授的研究提供了關於該大流行病對世界各地人口的心理傷害的寶貴見解,並強調了可能受益於額外支持的特定群體,無論是來自他們的家人還是醫療服務提供者。”

(0)
上一篇 2021-06-07 08:40
下一篇 2021-06-07 08: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