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今天相比,古羅馬帝國時期生產的大理石板材廢料更少

在談到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時,許多人會聯想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像、圓柱和平地。有趣的是,儘管當時許多建築物和廣場都採用了大理石裝飾,但卻普遍並未採用純白的版本,而是色彩更加斑斕的那種。比如從希臘 Euboea 島上開採的、具有綠色脈絡的 Cipollino Verde 。由於大理石非常昂貴,裝運時通常會將它放在其它較便宜的石頭上層、並加以適當的板面防護。

與今天相比,古羅馬帝國時期生產的大理石板材廢料更少

研究配圖(來自: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eicence: Reports)

JGU 地質科學研究所的 Cees Passchier 教授表示:“迄今為止,我們尚未發現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大理石作坊遺迹。但通過可追溯至公元二世紀的牆面裝飾分析,這項研究仍可為我們揭示當時的大理石開採和加工方式”。

據悉,來自美因茨、土耳其、加拿大的國際研究團隊,一同完成了對公元 2 世紀的羅馬別墅的大理石外牆分析,並在《考古科學報告》雜誌的線上版本中給予了詳細介紹。

為達成這一目的,他們還藉助了通常用於地質結構 3D 建模的特殊軟件。結果發現,當時大理石板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材料損耗,可能比今日要低得多。

期間,研究人員檢查、拍照並測量了 54 塊修復后的 Cipollino Verde 大理石板,每塊面積約 1.3 平米,且它們曾被用於裝飾土耳其西海岸以弗所的一棟別墅院牆。

與今天相比,古羅馬帝國時期生產的大理石板材廢料更少

採用典型書本匹配方式排列的其中一對大理石(圖自:Cees W. Passchier)

從其中一塊大理石板面上的鋸痕可推斷,這些石板是在水力鋸木廠中切割的(原理類似於當今的液壓金屬鋸)。

參考這些板材進行重新建模后,研究團隊還可得出一個結論。即從一塊重達 3~4 噸的大理石塊上,古人總共可鋸出 40 塊大理石板。

接着將之按生產順序安置在牆壁上,並以成對的書本方式來並排排列,從而形成對稱的圖案。

最後,在軟件的幫助下,研究人員成功創建了大理石塊的三維模型,使之能夠反向推導出有關大理石板的生產過程和期間的材料浪費狀況。

與今天相比,古羅馬帝國時期生產的大理石板材廢料更少

板材的厚度約為 16 毫米、鋸切和隨後的拋光造成的縫隙大約 8 毫米寬,可推算生產過程中的材料損失約佔 1/3,但比例仍遠少於當下諸多現代的大理石生產方式。

此外儘管可從一塊原始材料上鋸出 42 塊板,但從牆壁上安裝的成品的破碎程度來看,後續拋光或運輸過程中造成的損耗在 5% 左右(依然遠低於當下)。

綜上所述,Passchier 推測整個大理石塊都是被運到以弗所,然後在當地進行的切割和拋光。

(0)
上一篇 2021-05-23 14:51
下一篇 2021-05-23 15: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