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專欄 | 白士泮:引導良性金融科技創新,政府部門和金融管理機構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註:本文首發於聯合早報

原標題:《引導良性金融科技創新》

巴比特專欄 | 白士泮:引導良性金融科技創新,政府部門和金融管理機構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圖片來源:由無界版圖AI工具生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暴露了現有金融系統存在的問題,人們提出了許多質問。這包括當銀行遭受巨額虧損時, 向高管人員發放巨額獎金是否合乎道德? “雷曼迷你債”事件造成人們還會再信任金融機構的促銷人員或財務顧問嗎?“賭場金融”如金融機構之間的投機交易形成的金融空轉, 高風險高槓桿投資例如次級按揭抵押債券等複雜的投資產品對實體經濟有何用處?金融機構是否表現出對社會負責的態度?銀行進行的業務對環境負責嗎?

之後人們的不滿情緒醞釀成華爾街對峙主街(Wall Street vs Main Street)運動。代表廣大民眾的主街渴望改善甚至改造傳統的權貴資本主義下的金融系統,並強烈呼籲金融服務業者必須真正為企業尤其中小微企業, 個人, 家庭和整個社區服務,應該讓更多的人群尤其那些未能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金融服務的弱勢群體受益。

剛好幾乎同時, 我們見證了工業革命4.0帶來數字與信息技術的提升,這包括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這些數字和信息技術的提升造就了網上與移動金融服務,也使人們對推動更具有包容性的普惠金融寄以厚望。

2008年10月31日, 中本聰發表了一篇具有里程碑意義論文, 題為《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將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無需信任的數字現金系統, 目的在於消除收費高,容易遭受內外欺詐而又存有單點故障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安全隱憂的中介機構。中本聰倡導創造一個更公平、大家都能更容易獲得金融服務的金融體系, 不受第三方少數大型中介機構如銀行和信用卡公司等的干涉與操縱, 將權力交還給人民。

中本聰提出抵制現有勢力雄厚的金融機構轉而扶持弱勢的大眾群體的這種意識形態很受到年輕創業者的追捧,而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也成為民粹主義對現有權貴資本主義建立的金融體系的反抗的一種敘述。一時引發人們對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可能帶來的金融民主和普惠金融非常期待。

不幸的是,事與願違,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並沒有做到了金融民主化反而讓我們看到的是,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被視為“去中心化賭場”或為一小部分人“快速致富計劃”。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奧古斯丁·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和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 (Vitalik Buterin) 都嚴厲批評分佈式金融的發展現狀距離理想還有一段距離,甚至已“步入歧途” ,談不上做到了金融民主化!

其中主要原因包括資本炒作, 這與風投基金是純粹逐利而無視於社會責任的本質有關。還有很多搞技術創業的小夥伴們缺乏正確的金融知識基礎,例如很多加密貨幣業者進行高風險高桿杠的投機操作, 運作模式不透明不可持續,犯了風險管理與合規管理之大忌 。這導致今年5月加密貨幣LUNA (用於穩定幣Terra的發行) 崩盤, 引爆加密寒冬,加密貨幣泡沫破裂,其總市值從美元3萬多億暴跌到少於1萬億美元!

這讓筆者想起一位風險管理師曾對2004年澳洲國家銀行金融醜聞揭發后的評語 – “ 歷史給予我們的教訓是,我們從來沒有接受歷史的教訓! ” 2000年的互聯網與科技股泡沫也不是和買家炒作以及風險投資的廣泛利用有密切的關係嗎?剛剛爆料的FTX倒閉也不是和風投的錯失(快速致富)恐懼症 (Fear of Missing Out, FOMO) 和FTX本身治理與風控嚴重缺失有關嗎?

在創新新事物時, 炒作與泡沫從來沒有缺席過。市場總是在冷卻、再過熱、再冷卻的發展中走出一條路來的。泡沫被擠掉之後, 真正價值就會逐漸被淘洗顯現出來。既然人的貪婪是天性,泡沫總會伴隨着創新,那我們是否應該在創新的過程中植入些元素或結構來減少泡沫的形成,減少泡沫破裂帶來的社會成本?

何況在這個工業革命4.0創新強國時代,我們需要“大眾創業、全國創新”的精神,讓公私部門主體在資源配置和創新過程中都發揮作用。幾年前時任財長的王瑞傑就曾表示,政府、企業和大學應組成「推動創新金三角」, 發揮各自優勢。數字化創新不應只局限於生產領域,也應涵蓋人類的生活, 社會與政府治理。

比如是不是應該鼓勵更多具有社會責任的投資基金如國家資本或社會企業進行創新投資,而不是只讓純粹逐利的私人部門風投基金大行其道? 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不但投資於人工智能、區塊鏈、網絡和深層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也建立具有相關技術的專業團隊來積極引領數字化進程為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就是個好例子。

或者相關的創新行業協會除了制定並執行行規協調本行業企業的經營行為,為會員提供信息與資源,和作為政府與企業的橋樑等一般的職能之外,在引導科技創業者進行負責任促進包容性的創新業務活動方面,是否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創新不應該是屬於私人部門的科技公司或創業者的專利權,政府與公共服務機構也可以創新,尤其是在新技術有一定的成熟度后的應用 (application) 創新。其中一個模式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金管局)的做法。新金管局作為兼顧金融監管與金融發展的法定機構,它珍惜並爭取懂得或具有發展與創新思維的人才,他們置身於創新洪流之中,積極推動並引導金融科技的應用創新。新金管局每年主辦的全球金融科技加速器 (MAS Global FinTech Hackcelerator)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收集,組織並優先列舉金融服務行業急需解決的痛點或問題,然後徵求金融科技業者的數碼解決方案。

創新是推動經濟復蘇,把握后疫情數字與信息技術帶來的巨大機遇的重要動力。在引導良性金融科技創新上,政府部門和金融管理機構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白士泮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客座教授、李白金融學院院長、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學院院長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88088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11-15 13:49
下一篇 2022-11-15 15: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