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95后旅行藝術家,畫了朵獨一無二的蓮花

翻開小紅書,露營、徒步、登山……各種旅行美圖撲面而來,不得不說,照片已是今天記錄旅行和生活最方便、直接的工具。

千百年來,古人是如何記錄旅行的呢?

中國十大著名山水畫,排第一的是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林巒渾秀,草木華滋,充滿了隱者悠遊世界,蕭散淡泊的詩意,有着濃郁的江南文人氣息。

神秘95后旅行藝術家,畫了朵獨一無二的蓮花

▲《富春山居圖》局部

排第二的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展開近11米,光華燦然, 清秀逼人。藏不住的是一股子少年的稚氣、秀氣、靈氣和英氣。

神秘95后旅行藝術家,畫了朵獨一無二的蓮花

▲《千里江山圖》局部

畫這兩幅畫的時候,黃公望80歲,王希孟18歲。這兩幅山水長卷,或許是兩人真實的旅行記錄,或者是縈繞心中,寄情其中,久久不能忘懷的夢中山水。

今天,還能不能用傳統水墨,用這一極具中國文化屬性的藝術形式,來描繪和記錄當下生活?

白小蘇,最近入駐無界版圖的一位藝術家,他的自我介紹是:95后旅行藝術家,現居杭州。蘇軾、白居易門下走狗,欲從天下萬事萬物而繪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

神秘95后旅行藝術家,畫了朵獨一無二的蓮花

▲白小蘇在無界版圖的主頁

目前,他在平台上傳了《白小蘇:一年好景君須記》系列作品集,共計十幅水墨風格作品,這些作品一方面展現了中國古典山水之美,同時又融入了白小蘇對今天世界的理解。

他說:“首先是山水,再是水墨。我是一個一直在路上的藝術家,樂於遊歷山海間,置身其中,享受腳踩大地,觸摸植被,傾聽自然氣息的感覺。油畫些許濃厚,水彩又稍顯明快,於此,中國的水墨層次分明,氣蘊暈染的表現恰好可以將我的感受表達出來。

這十幅畫妙就妙在,乍看之下,百分百白的水墨畫,細細一琢磨,跟傳統水墨畫似乎又有很大的不同。此外,他用水墨這一古老的繪畫形式,描繪了當下的時代生活,非常抓人眼球。

神秘95后旅行藝術家,畫了朵獨一無二的蓮花

這幅《沙海鼓樓》,不管是名字還是畫面,都讓人想到了同在杭州生活的《盜墓筆記》作者南派三叔,沙海一章里埋藏了多少秘密的古潼京,第三部里漂浮在山巔的雲頂天宮,可不就是如此?

白小蘇為這幅作品配了一首詩:

“茶馬高樓黑戈壁,大漠孤煙雲頂天。
勸君飲盡西出酒,黃沙不解三千年。”

山水畫就是中國的風景畫,但又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風光,而是畫家精神的訴求與流露。《沙海鼓樓》或許就是白小蘇遊歷西北時的所見所聞,然後疊加西北千年歷史的文化縱深后的藝術表達。

但是,傳統的水墨山水畫,在內容取材上,首先就不會把建築作為構圖的主題!這幅《沙海鼓樓》完全打破了對大眾記憶中對水墨山水的固有認知。

白小蘇說:“我希望以時尚潮流的思想重塑古典山水之美,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真正發揚和傳承中國古典美學。

神秘95后旅行藝術家,畫了朵獨一無二的蓮花

這幅《無上禪蓮》,畫面非常的“奇特”,甚至有些神秘。中心是一朵蓮花生長在另一朵蓮花之上。背景則是由近及遠的淡淡的山水。可能搜遍整個水墨畫歷史,也找不到相似的作品。

白小蘇配詩:

“禪蓮本魔羅,無上菩提心。
獨坐幽界中,佛光照古今。”

Z世代希望對中國山水畫傳統元素進行新時代的解讀,世俗所偏見的暗黑其實有可能正是真正的佛光,只有保持無上的菩提心,方能獨坐幽界中。

白小蘇有沒有“正常點”的水墨作品呢?

神秘95后旅行藝術家,畫了朵獨一無二的蓮花

這幅《千里深秋圖》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傳統水墨山水作品。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非常符合山水畫中的“三遠法”:山峰巍峨之高遠,層巒疊嶂之深遠,縹緲開闊之平遠。

白小蘇配詩:

“惟余莽莽纏山關,霧繞林間久未消。
近若秋來遠入寒,滄桑倉皇落樹梢。”

雖是寥寥數筆,似與不似之間,令人突然生出一股子秋意漸濃的蕭瑟感。這或許也不光是白小蘇旅行途中見到的優美景色、山川風光,更多畫的是當時心境的表達。

照片能傳達這種意境嗎?很難,在旅行中寄情于山水的人生感悟,或許還真的只有水墨畫可以表達。

我希望可以通過作品向觀者傳達我最直接的感受,選用了水墨的形式,因為認為它可以很好的承載我想要的表現。但同時要將我實際的感受更好的展示出來,我需要在形式上進行一些轉變,而非一味的套用水墨所較為看重的圖示、筆墨、技法等,因此我在視覺的直觀感受,色調、虛實及一些細節上做了更多的處理,希望通過作品這樣的表現可以讓觀者也更直接的獲取到我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

白小蘇如何看他的創造和傳統水墨畫的差異?他說。

我的創作削弱了圖示結構、筆法層次等傳統水墨畫的技法,注重畫面色調、虛實等一些直觀感受。應該可以說傳統水墨中特殊的暈染作用,所謂的‘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表現是我需要且可以相對傳承的。古人水墨山水畫各自技法其實都不相同,各有長處,各自活用,目的最終其實也是為了最後的畫面效果來服務。至於所謂不一樣的、創造性的部分,在工具不斷更新迭代的當下,新的技法,新的方式也不斷增加,我們如何去運用這些去創作去表達新的題材、新的思想,對於創作者及觀者來說可能顯得更加重要。

白小蘇說,他從小在江南水鄉長大,常常聽聞當地一些古老的故事,蘇軾與白居易更是耳熟能詳。“通過其作品、故事,結合我所成長的環境,很容易去聯想一些古時的畫面。不只是蘇軾白居易,或者杭州,我每走到一個地方聽當地的故事,感受當地的環境,想像現在我所處的地方過去可能的樣子,這些在地文化都會對我的創作有影響。”

今天,旅行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數字遊民更是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白小蘇說,他希望可以走更多的地方,感受各地不一樣的人文,以他的創作方式結合當地的文化屬性,創作出一些經典的作品。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80歲時的人生頓悟,《千里江山圖》是王希孟18歲時的躊躇滿志。

最好的人生在什麼時候?可能最好的時光永遠是在路上,在當下。白小蘇就是在用水墨這種中國文化中具有獨特價值和象徵意味的藝術形態,去表達Z世代的生活和思考。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71096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8-12 17:18
下一篇 2022-08-12 17: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