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之下,礦業會發生什麼?

近期接二連三的新聞已經表明,在礦業整頓這件事上是必須要進行的。就在前天,國家發改委又下發了《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 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方案中表示,要布局全國算力樞紐節點,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構建形成以數據流為導向的新型算力網絡格局。此輪政策,不難看出,國家對碳中和與算力布局雙管齊下。

讀者朋友可以通過這條時間線初步了解近期的政策步調:

  • 5月14日,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有限公司也發布了限電停電告知書。
  • 5月19日,內蒙古發改委人員表示,未來將持續對虛擬貨幣挖礦高壓監管。
  • 5月21日,金融委明確打擊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
  • 5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的徵求意見稿。
  • 5月26日,國家發改委下發算力樞紐實施方案。
  • 6月2日,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將召開小範圍調研座談會。

……

高壓之下,礦業會發生什麼?

配合監管 不一定非要逃

在全球環境保護的共同倡議下,碳達峰和碳中和始終是要面對的問題,而對此次的限制和打壓普遍認為是與國家的“雙控”目標相關。即在今年全國兩會,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所謂碳達峰就是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頂峰,不再增加,而碳中和就是要在2060年前利用可能的一切手段,中和產出的二氧化碳,實現碳0排放。這種政策趨勢下,相關高排放企業將受到影響。

目前對於比特幣挖礦打擊政策的普遍看法認為,國家對區塊鏈挖礦和比特幣交易的限制對行業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礦業或在政策壓制下“出海”,這種分析主要針對的是更多元布局或大礦廠的前提下,這類企業本身實力和規劃布局允許“出海”,對於很多中小礦場來說,出海只能是下下策,況且,在去年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進入國家規劃布局,目前,國家也大力布局中央數字貨幣,又有很多關於清潔能源挖礦園區的示範建成,所以,此輪政策的推出,對行業產生的影響並不是致命的,而是在恰當時機內出台和疏導加密生態的“快刀斬亂麻”的明智之舉。

為什麼這麼說?一是現在數字貨幣發展迅猛,最近幾個月的瘋狂走勢讓整個市場過熱,或出現金融的亂象,那麼,此政策剛好給過熱的市場“醒醒腦”,二是,在市場發展速度過快,泡沫化嚴重,若當區塊鏈的外圍價值達到相當體量或難以控制的時候,再去監管或將更為棘手,而管控的難度也將面臨挑戰,三是,礦業主要聚集地四川等即將進入豐水期,如能在此之前做好疏導檢查管理工作,即可為“合格”的礦場機構迎戰豐水期做準備,是百無一利而無一害的。

對於這樣的政策頒布,我們應該保持更為客觀的理性分析,2017下半年,中國境內禁止了比特幣交易和首次代幣發行(ICO),全球加密數字貨幣的價格隨之大跌。但此後不久,加密貨幣又開始反彈,一度創造了幣值的新高,之後又再次深度下跌。很久之後,比特幣等主流代幣一次次的創造新市值,並奠定了極為強勁的市場共識。所以,此次限制並不是對行業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在重新整改或調整之後,可以期盼“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勝景。最新的Galaxy Digital研究報告也指出,比特幣的修正長遠來看有利於市場發展。

出路仍然是合規:機制共識需要政策引導

頒布限制挖礦,打擊比特幣交易,最先受到衝擊的就是礦業生態,與在其中工作的礦工們的利益密切相關。這裡我們可以通過比特幣來看礦工的重要地位,需注意的是,礦工的角色,在一級和二級市場中,角色地位不同:在一級市場中,由於規則決定了發行的數量和節奏,因此比特幣的供應是恆定的,而此時礦工就是全部的需方,越多的礦工(算力)來進行挖礦,代表需方的需求越強烈,直接推高了挖礦的成本,也即提高了一手比特幣的獲得成本;而在二級市場中,由於礦工才持有一手的比特幣,因此礦工轉化成了最重要的供方,而炒買、使用比特幣的用戶,成為了二級市場的需方,而另一類供方則是二手比特幣的持有者。

目前,一枚比特幣價值在四萬美金左右徘徊,這相對於去年同期,已經翻了不止兩倍,趨利本質下,一部分礦商肯定要出海,一部分礦商則配合近期相關部門監管精神,暫時停止了大陸境內 IP 的訪問。其本質來說,不論何種形式,合規將成為加密世界走向的必由之路。曾不止一次,每當項目上線或重要的會議場合,一直以來行業人士都會圍繞合規性做探討,客觀情況來看,在每次的區塊鏈會議上,人們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認識非常混亂,行動也極為盲從,至於到底這個合規標準是怎樣的,一直未有明確回答,這次的提議或政府號召,給行業指出了一個明了的方向,也為加速區塊鏈合規性提供了非常好的示範案例。

至於為什麼需要監管,我們需要從區塊鏈和比特幣的發展角度來看,區塊鏈創造了一種有別於傳統第三方許可的機制共識,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這種自然形成的機制共識證明了在信任價值方面不可篡改、不可撤銷等獨特個性,整個過程無特權,所有參與人地位平等,過程公平,無需第三方的再度參與。在貨幣領域中的世俗共識代表是法定貨幣,而機制共識的第一個創新應用,就是加密貨幣。但是,這種創新是否最後被驗證為成功的,特別是目前所見的具體創新品能否被確定認可,仍存在極大挑戰。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為用戶所接受,特別是能夠被多少用戶採納並使用,則重新進入”世俗”的範疇,因為機制共識想要被廣泛接受和採納,仍需經過“世俗”這道門檻,加密貨幣想要符合邏輯地演化成普遍認可的方式,需要監管的作用。

而比特幣作為第一個創新應用,曾經被稱為數字黃金,擁有超規模的世俗崇拜,而隨着各種林林總總的山寨幣、模因幣、衍生幣的出現,按照正常的發展規律,加密貨幣行業將經歷自身的演變和迭代,進而形成更為普適的價值標的,在應用實用性方面不斷提升,以生態價值替代早期的盲目崇拜,而比特幣已經展現出一定的活力和需求,但仍然需要經歷市場的考驗,發展潛力自不容小覷,但如何演化來說至關重要。

礦業下一步的潛力地帶

對於限制令頒布之後的外部影響首先體現在於算力方面的下降,包括螞蟻礦池、F2poo、poolin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更宏觀的影響則在於行業的淘金和洗牌,新的礦機服務商或者礦業相關板塊都會在壓力下倒逼自身革命,許多產業性的布局者更有機會在此輪洗牌中獲得勝利。

高壓之下,礦業會發生什麼?

(數據來源:BTC.COM)

高壓之下,礦業會發生什麼?

(數據來源:QKL123)

再一個就是比特幣作為價值存儲層,能否藉助節點發揮另一層面的價值作用,如加密生態的其他板塊如Filecoin可順勢而為,借力比特幣、以太坊的礦工節點,形成相互賦能的產業格局,有沒有可能在底層架構上進一步互通,實現價值存儲和算力存儲的“指數”級增長。目前來看,可能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但未來很有可能形成這樣的格局,在國家發改委下發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 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中,重要註腳就是構築新型算力網絡格局,比特幣等挖礦節點極有可能成為這批算力格局構建中的先行兵。

總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礦工,地區間的遷移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其本質還是要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從政策入手,還是藉助優勢發揮底層價值,更好的延展區塊鏈技術的初心和使命。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42468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05-29 08:59
下一篇 2021-05-29 09: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