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訪問原網址

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巨潮WAVE,作者|老魚兒,編輯 | 楊旭然

8月以來,新冠檢測概念股連續下跌,這與一條通知不無關係。

7月29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的通知》,通知要求:

不同渠道展示的核酸檢測結果具有同等效力。各地在查驗時都應當予以認可,嚴禁以本地健康碼未能查詢、未在本地開展核酸檢測等為由拒絕通行,拒絕群眾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要求群眾重複進行核酸檢測。 

重點在最後一句,不得要求群眾重複進行核酸檢測。

據資本市場相關人士的判斷,這讓“逐漸不富裕的核酸檢測行業雪上加霜”。

很多投資人對於這個論調可能並不相信,畢竟此前核酸相關公司的業績實在太好。

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動輒數以百萬計算的全城核酸,背後都是數以億計、十億計算的支出:

2020年5月,武漢疫情,全城完成核酸檢測約990萬人次;

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2021年1月,石家莊疫情,僅第一輪核酸檢測人數就超過千萬;

2022年5月,上海疫情,當月前六日核酸檢測超5700萬人次。

2022年4月16日,國家衛健委臨床檢驗副主任李金明對外表示:“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已經完成了約115億人次的核酸檢測。”

疫情帶來龐大市場需求的刺激之下,許多檢測企業“拆遷式增長”。

任何一個行業也不會以掏空社會財富的方式發展,核酸檢測也不例外。政策風向一單調頭,行業的商業邏輯就開始迅速崩塌。

01 核酸“暴發戶”

暴富過後,一季不如一季。 

2019年,有一家叫達安基因的A股上市公司,遭遇了連續三年的營收和扣非凈利潤的下降。

這一年,達安基因營業收入只有10.98億元,同比下降25.73%,扣非凈利潤只有0.12億元,同比大降74.73%。這家“集臨床檢驗試劑盒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全國連鎖醫學獨立實驗室臨床檢驗服務為一體的”生物醫藥企業,遭遇了2004年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業績危機。

類似的窘境還發生在之江生物身上。2019年,國內分子診斷試劑生產的龍頭企業之一的之江生物凈利潤僅有5152萬,還比2018年的數據下降了近2成。

而彼時的聖湘生物,也僅僅是一個凈利潤不到4000萬的企業。

所有變化發生在2020年。這一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六家企業的六個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獲批應急上市。之江生物、聖湘生物、達安基因名列其中。

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新冠檢測試劑的剛需屬性推高了企業盈利

到2020年,達安基因營收達到了53.41億,而在此之前,達安基因的最高年營收僅僅16.12億。2021年,達安基因收入76.64億;2022年一季度,其收入已經到了33.62億。

總體上計算,2020年以來達安基因的收入已超過了過去10年營收的總和,凈利潤則超過了上市以來的總和;之江生物在2020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692.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708.96%;聖湘生物則在2020年收入增長了12倍,歸母凈利潤增長65倍。其中,該公司僅核酸試劑一項,就創造了20億元的凈利潤。

在疫情的催化下,除了新冠檢測產品廠家,還有很多的上游原材料廠家,以及下游檢測廠家,這一條原本不起眼的產業鏈,突然膨脹,湧現了一個又一個的“造富神話”。

這感覺就像是一些原本不怎麼富裕的家庭,忽然趕上了拆遷,一夜暴富。

暴富總是難以持久的。許多公司的業績都在顯示,疫情紅利正在逐漸消退。

聖湘生物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5.22%,凈利潤同比下降14.29%。

之江生物2021年營收下降1.62%,凈利潤下滑18.61%。2022年一季度,雖然營收同比上漲20%以上,但是凈利潤再次呈下滑趨勢降12.9%。

達安基因情況較好,2021年業績並未負增長,但是營收增速從2020年的386.35%驟降至43.49%,凈利潤增速從2020年的2556.8%大降至47.74%。

即便是這樣,在核酸檢測概念企業中,這三家的表現已經算是出類拔萃。很多其他公司甚至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2022年7月14日,科華生物發布半年報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為3500萬-5000萬,同比下降可能超過90%;

同日,樂普醫療也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新冠檢測相關業務營收同比降低80%,總營收佔比從去年的37%下降至9%;

華大基因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33.7%至46.6%,主要由於新冠相關的業務收入較2021年同期較高基數有所下降。

02 政策來“殺價”

從各個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下降中窺得一二。 

不可迴避的事實是,新冠核酸檢測是一個由政府部門主導而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這決定了這個行業最大的變量就是政策波動。

對各企業最為致命的,就是政府親自“殺價”。

面對2022年一季度的業績增速下降,聖湘生物解釋稱主要系受國內新冠病毒檢測試劑集采,及新冠相關產品價格普遍下調等因素影響。

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核酸檢測試劑真正的“買家”只有一個

之江生物也在2021年財報中解釋,業績下降主要系2021年廠家和原料供應商的產能恢復充分,使得新冠檢測產品的供給充足、行業競爭較激烈,再加之全國多地對新冠檢測試劑盒實施降價集采,促使核酸檢測試劑盒大幅降價所致。

兩家都提到了集采,這就是政策殺價的終極武器

2020年4月,湖北率先啟動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集采,最低中標價16.78元,最高24.99元。

2020年6月15日,北京公布“京津冀新冠病毒相關檢測試劑聯合採購掛網成交結果”顯示,11個核酸檢測試劑產品掛網成交,最低為12元。

到2021年9月7日,京津冀魯聯盟集采,納入22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最低供貨價已低至5.38元。

從核酸檢測的價格上來看,武漢疫情時,單人單檢的定價是200元。到2022年4月25日北京居民大規模核酸檢測時,單人單檢價格已降至每人份28元;多人混檢統一降至每人份不高於8元。

自2022年6月1日起,上海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的核酸單樣本檢測價格由25元下調至16元,多樣本混合檢測價格由每人份5元下調至3.5元。

廣東省醫療保障局局長在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基本醫療保障工作情況的報告時稱,廣東省先後7次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價格,目前核酸單樣檢測價格不超過16元,混檢不超過5元,政府組織的大規模檢測混檢價格不超過3元。

目前核酸檢測相關產品成本已被壓到極限,徹底進入薄利多銷階段。

這點從各個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下降中窺得一二:

2020年聖湘生物凈資產收益率高達107.29%,2021年這一數字迅速縮水成39.02%,2022年一季度,又繼續快速下滑至9.77%,已經和疫情之前的水平相差無幾;

達安基因這三個數字分別為80.21%、63.07%和20.51%;

之江生物這三個數字分別為91.62%、22.13%和6.95%,已經低於疫情之前的水平。

不論是此次推動的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還是之前的行程卡摘星,以及行程卡查詢結果的覆蓋時間範圍由“14天”調整為“7天”。越來越多的寬鬆政策都在表明,疫情防控正在尋求更多和正常工作生活之間的兼容性,一些“過度防控”的舉措會逐漸消失。

尺度的逐漸寬鬆所直接帶來的,就是核酸檢測需求增速的放緩。

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8-2021年,中國核酸檢測的市場規模分別為90億,106億,121億和132億。從增長幅度來看,2021年的增長金額相比前兩年反而有所下降,而增長率也在一路走低。

整個利益鏈條的利潤被攤薄了之後,許多問題紛沓而來。有的企業甚至會選擇鋌而走險。

5月29日,北京市通報了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違規多管混檢情況。因其涉嫌違法犯罪,目前北京警方已對“中同藍博”立案偵查。

艾迪康因檢測報告出具時間緩慢等問題屢被用戶在多個社交平台上投訴。金域醫學作為四大ICL服務商之一,2022年初在河南市場出現檢測準確性等醜聞。

可見在利潤降低的情況下,相關企業的壓力巨大。

隨之而來的,是市值承壓。

03 “瘋”口不再

核酸的輝煌,像煙花一樣。 

市值的定義是企業未來利潤的總和。

這意味着,如今和過去幾年賺取的利潤的數量,對於核酸企業市值判定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投資者眼中,核酸檢測相關概念股即便是賺得盆滿缽溢,其長遠價值也不會被認可。

因此幾乎所有和核酸檢測相關的上市公司,如今都被市場定出了極低的市盈率估值:達安基因3.6倍左右,聖湘生物6.5倍,之江生物不足9倍,九安醫療更是被定出了極為罕見的、一般只在將要破產的企業身上出現的1倍以下的市盈率。

股價忠實地反映了投資者對於核酸“事業”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瘋口”過後,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形。

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之江生物股價表現(上市至今)

聖湘生物上市后,股價曾經突破百元,現在不足原來三分之一,之江生物上市之後連續下跌,市值回到百億元以下,華大基因則已經把新冠疫情以來形成的股價漲幅全部跌完。

對於核酸業務不再抱有希望之後,市場上出現了一種論調,認為疫情紅利給核酸檢測企業積攢了大量的現金流,能幫助企業開闢新的賽道。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財富來得有些突然,很多企業也許並沒有真正準備好利用這千載難逢的天降財富。

以最體現科研決心的研發投入費用來看,達安基因2020年凈利潤狂增2556.8%后,研發投入佔比卻從8.64%跌至3.12%;2020年華大基因的營收增加199.86%,利潤增加656%,但是研發投入比卻從11.33%降至7.38%;聖湘生物更是在營收增長了12倍,凈利潤同比增長65倍的情況下,研發投入佔比從10.66%暴跌為1.74%。2021年聖湘生物雖然將研發費用增長了126.53%,但占營收比也不過4.15%,遠不及疫情之前。

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聖湘生物股價表現(上市至今)

目前來看,這個行業裡面的眾多企業仍在吃疫情的紅利,並沒有因為核酸帶來的財富而謀求產業升級,也沒有表現出真正的成長性,而是像以往的一些風口一樣,一鎚子買賣之後,迅速歸於平凡,沒有再一次的爆發,也沒有沉澱出足夠優秀的企業。

核酸的輝煌就像煙花,瞬間絢爛,可一旦拐頭向下之後,就是末路狂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媒體報道

      投資界  鈦媒體  投中網  搜狐  搜狐

相關事件

  • 核酸末路:是時候重估核酸企業價值了  2022-08-03
  • 上海首個核酸產業園近期開工系生物醫藥產業布局新動作,跟疫情毫無關聯  2022-07-11
  • 上海:今天全市範圍還將繼續開展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  2022-04-07
  • 上海警方:市民應當配合進行核酸採樣檢測,應檢未檢將被依法處罰  2022-04-02
  • 上海: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2-03-21
(0)
上一篇 2022-08-03 17:17
下一篇 2022-08-03 17: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