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訪問原網址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馮曉亭

編輯 | 饒霞飛

線上健身平台Keep赴港上市的步子終於向前邁了一步。 

2月25日晚上,Keep提交招股書,在港交所申請IPO,聯席保薦人為高盛和中金公司。 

若上市成功,Keep將成為國內“線上健身第一股”。據灼識諮詢報告,按2021年月活躍用戶及用戶完成的鍛煉次數計算,Keep是目前中國及全球最大的線上健身平台。 

招股書數據顯示,Keep成立於2014年,成立至今共獲得了9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軟銀願景基金、高瓴資本、GGV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BAI資本等。其中最大一筆融資為2020年12月完成的3.55億美元F輪融資,這筆融資也是迄今為止業內最大一筆融資。F輪融資后,公開報道稱其投后估值達2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IPO前,Keep創始人兼CEO王寧持股18.61%,聯合創始人彭唯、劉冬和文春鵬分別持股2.26%、1.18%、1.16%。GGV紀源資本持股16.14%,軟銀持股10.39%,其他投資者持股50.25%。 

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後,Keep營收有了爆髮式增長,從2019年的6.63億元( 人民幣,以下未註明則同 )增長66.9%至2020年的11.07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也進一步增長至11.59億元。 

不過,即便如此,Keep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Keep經調整虧損凈額分別為3.66億元、1.06億元、6.96億元。 

對於經調整虧損凈額從2019年至2020年有所縮小,但在2021年又被快速拉開。Keep給出的解釋是,“由於我們對長期盈利能力的信心加強,我們於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策略性地增加了我們在流量獲取和品牌推廣方面的支出,以進一步獲取、激活及挽留用戶。” 

但從月活躍用戶數據來看,Keep在2021年前三季度高達8.18億元的銷售及營銷開支,並沒有讓月活躍用戶數發生質的飛躍。 

招股書顯示,2020年及2021年,Keep平均MAU( 月活躍用戶數 )從2973萬增長16%至3436萬。2021年,Keep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由2020年的191萬增長72%至328萬。在並沒有過多投入的2020年,反而取得了更好的數據增長。其2020年平均MAU相對於2019年增長了37%,2020年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則比2019年增長了148%。 

從下圖能清晰看出,整個2019年Keep的MAU數據都在往上漲,但在2019年第三季度后數據來時回落。2020年初,因疫情這一黑天鵝事件影響,Keep徹底扭轉了局面,MAU數據走出了一個“深V型”折線,但從2021年全年數據來看,雖有增長,但增長依舊處於較平緩狀態。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數據來源/Keep招股書 

製圖/燃財經 

作為“國內線上健身”第一股,以及數據顯示的“中國及全球最大的線上健身平台”,Keep理應能在二級市場拿到不錯的價格。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一年,上市的獨角獸公司在二級市場並未能如魚得水。此前同樣備受資本追捧的“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上市首日更是遭遇暴跌破發,二者至今股價仍處於低位。 

與此同時,Keep的對標公司美國健身平台Peloton( PTON.US )也正經歷着一場生死劫。2022年開年以來,已有多家媒體消息稱,“Peloton正在考慮出售,並且亞馬遜與耐克正在評估對該公司的出價。”過去幾個月時間裡,Peloton的股價也在不斷暴跌,目前股價僅28.19美元/股,市值僅93.48億美元。 

因此,Keep面臨的挑戰除了虧損和增長外,即便能夠上市之後,其二級市場的表現仍有待市場檢驗。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懸崖邊上,疫情“救”了Keep 

成立於2014年的Keep,很大程度上源自創始人王寧一次成功的減肥經歷。 

王寧在接受高盛採訪時曾說,自己從小到大都很胖,給他的心理和生理都帶來了負擔。因為沒錢請健身教練,零基礎的他便在網上看健身視頻和文章自學,並琢磨出一套運動計劃,於是在大學畢業之際堅持八個月後成功瘦身50斤。 

恰逢2014年正處移動互聯網風口崛起之際,計算機專業出身的王寧萌生了做一款移動健身應用APP的念頭,於是王寧在拿到天使輪投資后開始投入研發創辦了Keep。 

彼時,“互聯網+健身”的概念也深受風投青睞,與Keep同期湧現的項目還有黃曉明投資的火辣健身、真格基金和險峰投資的FitTime睿健時代等線上健身平台。 

Keep的發展很快,上線不到3年,Keep在2017年8月對外宣布註冊用戶數突破1億,成為國內首個用戶數破億的運動應用APP。並且在2014-2016年期間,Keep完成了多輪融資,融資總額過億美元。 

擁有過億用戶積累和資本加碼,Keep有了變現的資本。特別在時隔2年,Keep在2018年完成1.27億美元的D輪融資后,商業化探索的步伐加快了。但商業化的嘗試並非一帆風順,其觸角從線上伸向線下零售。 

先是在2018年3月,Keep舉辦了第一場戰略及新品發布會,王寧在會上宣布未來Keep將打造一個科技互聯的運動新生態,宣布Keep啟動場景化戰略,推出了面向家庭場景的KeepKit和面向城市的線下健身空間Keepland。 

在2018年和2019兩年時間裡,Keep逐漸勾勒出招股書所呈現的商業模式。招股書顯示,Keep的收入來源,包括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自有品牌產品,以及廣告和其他服務。其中自有品牌產品包括在自營商城和第三方電商平台上銷售的智能健身設備、健身裝備、服飾和食品等商品,該部分業務貢獻了Keep 50%以上的收入。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來源/視覺中國 

但這兩年,即是Keep商業化探索最為重要的兩年,同時也是市場對Keep質疑聲最大的兩年。特別在2019年底,伴隨着Keep前員工一篇《Keep的困頓與終局》文章走紅網絡,Keep業務增長遭遇瓶頸以及變現渠道模糊不清等問題擺在大家面前,這篇文章與Keep裁員事件、多條業務線解散以及多家線下門店關閉的消息結合一起,更是讓外界對於Keep的關注達到頂峰,唱衰聲音不絕於耳。 

就在眾人對Keep不抱以多大希望的同時,疫情席捲而來,帶來的還有Keep的利好消息。 

“不得不說,Keep是幸運的,疫情之前裁員關店等一系列瘦身操作,讓Keep在疫情停工期間少負擔很多運營成本。而且疫情帶來的健康意識空前提高,Keep的用戶數也是猛漲。”某地健身工作室創始人陳輝說道。 

“一是疫情的到來使得人們更關注自身健康問題;二是線下健身房被迫停業后,互聯網健身成為了用戶唯一的可選擇的渠道。”某地健美健身協會工作人員李想認為,疫情將線上健身往前推進了一大步,使得健身房從原先單一模式朝着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發展。 

這恰好就是Keep的機會,2020年上半年,數家有“互聯網”基因的健身行業企業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其中Keep完成了8000萬美元E輪融資,投后估值據悉超10億美元。此次融資間隔不滿一年,Keep乘勝追擊完成了3.55億美元F輪融資,投后估值達20億美元。 

Keep成了運動科技領域當之無愧的獨角獸企業,但這隻獨角獸的財務數據相對於其耀眼的融資成績,顯然黯淡許多。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業內龍頭,流血上市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在線上健身市場,Keep是無可爭議的龍頭。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以2021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及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計,Keep在中國線上健身平台中排名第一,且平均月活躍用戶及訂閱會員數均為競爭對手的兩倍以上。 

除了用戶數據外,灼識諮詢還給出了Keep在很多方面都名列前茅的調查結果。以品牌知名度計,本公司在健身應用程序及智能健身設備品牌中排名第一,因為70.1%的中國健身用戶及64.2%的中國智能健身設備用戶了解Keep移動應用程序。Keep在中國健身人群線上健身應用程序市場及智能健身設備市場中擁有最高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4.7%及38.8%。 

然而現實情況是,即便Keep已經成為業內頭部,但仍未實現盈利,且各方面數據呈下降趨勢,即便花大量金錢投入也未能對現狀起到很好效果。 

具體來看,Keep2019年的營收為6.63億元,2020年為11.07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收入為11.59億元。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為66.9%,而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2020年前三季度增速只有41.3%。 

不止如此,Keep的毛利增速也在走低。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毛利同比增速分別為83.2%和28.2%。 

營收和毛利增速放緩的同時,Keep2021年的經營虧損還在大幅擴大。 

招股書顯示,Keep2019年的經營虧損為3.73億元,2020年為1.28億元。可以看出,受2020年疫情影響,Keep花更少的錢實現了營收,經營虧損相比2019年實現大幅收窄。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來源/視覺中國 

但自疫情常態化時期后,Keep為了留住新增長的用戶以及吸引新用戶,將大筆錢砸向進一步獲取、激活及挽留用戶上。 

數據顯示,Keep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在2019和2020年一直維持在3億元左右,但在2021年便開始加大投入,截止2021年前三季度便投入了8.18億元,該項開支占當期收入比高達70.6%。即便Keep對此表示對自己長期盈利能力信心加強,才花這麼大筆錢在流量獲取和品牌推廣方面的支出。 

整體來看,Keep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Keep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期內虧損分別為7.35億元、22億元、25億元。而且Keep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也為負值,Keep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錄得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凈額分別為2.77億元、0.7億元、7.57億元。 

對此,Keep也表示“無法保證我們日後將能夠自經營活動產生溢利或正現金流量。”畢竟,Keep實現盈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吸引新用戶、擴大平台、進一步變現用戶群、將非付費用戶轉變為付費用戶及留住付費用戶的能力。 

起碼目前從Keep花銷的大額銷售及營銷開支對應的成效來看,市場反響平平。而從未來計劃來看,上市后Keep的募集資金會將用於研發以提升技術能力並推動產品創新,以及用於健身內容開發及多元化,其中依舊會有部分資金用於品牌宣傳及推廣。 

也就意味着,接下來Keep還將花費更多精力在吸引用戶和優化平台上,這些都離不開資金支撐,Keep上市輸血勢在必行。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上市以後,前景幾何 

穩坐運動科技領域頭把交椅的Keep,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態度是樂觀的。 

畢竟,線上健身市場規模仍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根據灼識諮詢報告,中國的線上健身市場於2021年達到人民幣3701億元,預計2026年將增至人民幣895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9.3%甚至報告還認為中國健身市場的未來增長將主要歸因於中國的線上健身市場。根據灼識諮詢報告,2021年中國線上健身市場佔中國整體健身市場的47.0%,預計2026年將佔60.6%。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來源/Keep招股書 

燃財經截圖 

但對於Keep來說,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不可忽視。 

首先從運動科技賽道來看,過去幾年賽道上已經有大部分玩家退出了這場爭奪遊戲。從天眼查上可看到,Keep的競品信息有近百家,但當前融資輪次基本都停留於早期,甚至沒能獲得融資已經草草宣布創業失敗。 

就連Keep也是借疫情爆發才迎來的“第二春”。從融資輪次來看,Keep在2020年疫情后融資前的最近一回融資時間停留在了兩年前的2018年。《2020年中國居家健身短報告》顯示,2020年初,線上居家健身相關的軟件下載量持續走高。從新冠肺炎疫情初步爆發的1月25日起一個月內的時間,Keep、每日瑜伽、薄荷健康App的日下載量均實現了大幅的增長,其中Keep增幅最高,達478%。 

與Keep同樣享受到疫情帶來紅利的,還有Keep的對標公司,美國健身平台“Peloton”。從Peloton的股價表現不難看出,2020年疫情爆發期間,Peloton股價一路高漲,市值更是一度接近500億美元。 

然而Peloton卻因產品問題和業績增長放緩等原因,股票不斷暴跌,目前市值僅有93.48億美元,相距高點目前Peloton的市值已蒸發超400億美元。 

誰能想到,在過去幾年猶如國內健身賽道領域的一盞“明燈”的Peloton如今卻深陷困境。對於一定程度上在複製Peloton商業模式的Keep來說,也並非一件好事。 

畢竟二者在商業模式上有極高相似性。Peloton營收主要來自會員付費和智能硬件。在內容上更多參考奈飛的付費會員模式,先付費后享受;智能硬件的銷售也是Peloton最重要的盈利方式。Keep的商業模式來自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自有品牌產品以及廣告和其他服務。 

儘管二者採取的方式有些不一致,但總歸萬變不離其宗。疫情過後,Peloton面臨著賣身的處境,Keep的處境也不容樂觀。易觀分析2021年6月份數據顯示:Keep 30天用戶留存率僅為20.85%,遠低於運動健康類App的中位數34.56%。而這數據還是Keep花錢做了系列應對措施后的結果,如果日後停止這筆開支,用戶留存數據可想而知會多麼不盡如人意。 

“Keep上市除了是為了業務發展需要外,幫助Keep背後的投資方套現退出或許才是最主要目的。”一位二級市場觀察員告訴燃財經,未來Keep不可避免要面臨其他同行分流用戶的可能,“免費的用戶看內容,哪個平台免費內容好就去哪個平台;付費用戶看服務,哪家平台服務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用戶就去哪家。” 

健身賽道並非是最近才催生的風口,早在幾年前便大浪淘沙篩走過一波玩家。即便疫情紅利下又帶來了新玩家,但這些企業在疫情后時代同樣面臨用戶留存和商業變現難題。Keep雖然現在是業內第一,但遠做不到一家獨大。 

在線上,同品類App有FitTime、每日瑜伽等;在線下,Keepland面對一眾超級猩猩、樂刻等專註線下門店的對手;在智能硬件上,Fiture、樂刻、咕咚在爭奪不說,連科技公司小米、華為也紛紛下場,傳出消息要推出智能健身硬件產品。 

也因此,上市后的Keep,計劃將募集資金用於研發、用於健身內容開發和多元化,以及投入品牌宣傳及推廣。但不得不說,Keep依舊面臨著嚴峻挑戰。 

 

*題圖及部分文內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陳輝、李想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燃財經工作室,36氪經授權發布。

媒體報道

      鈦媒體  鈦媒體  36Kr  36Kr  36Kr  36Kr

相關事件

  • 3億健身人群撐起一個IPO,9個月營收近12億  2022-02-26
  • 家庭健身科技品牌「Yesoul野小獸」獲過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2021-10-11
  • 咕咚發布家庭健身子品牌FITMORE  2021-05-27
  • 咕咚發布心率手環、耳機以及健身直播課程  2018-09-19
  • 咕咚x小喬發布智能跑步機,開啟智能運動交互新時代  2018-05-29
(0)
上一篇 2022-02-28 09:52
下一篇 2022-02-28 10: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