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1969 年 7 月 20 日,人類首次登上了月球。三位美國宇航員乘坐阿波羅 11
號飛船抵達月球軌道,其中兩位駕駛着“鷹”號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員,是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他在出艙時說了一句後來被奉為經典的話:“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也是人類的一大步。”

第二位宇航員巴茲・奧爾德林,也在欣賞月球景觀時留下了一句簡短的感想:“壯麗的荒涼”(Magnificent desolation)。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為奧爾德林拍了張照

美國的登月計劃本是冷戰時期太空競賽的一部分,卻極大地調動了大眾對於太空探索的積極性,激發了文藝界的創作靈感。像是科幻作品《2001:太空漫遊》與《人猿星球》,都誕生在 20 世紀 60 年代的“太空熱”時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同一時期的電子遊戲,也從太空競賽與登月計劃中受益匪淺。事實上,僅在阿姆斯特朗走出“一大步”的四個月後,美國人就已經能夠在“登月模擬器”遊戲中感受“壯麗的荒涼”了。這裡的“遊戲”固然和 21 世紀大眾認知中的遊戲存在巨大差距,卻也承載着人類對於太空的一份美好幻想。

此後,這種操縱飛船在月球上着陸的簡單玩法,又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變遷,至今仍有玩家樂在其中。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使用 Windows 10 系統複製粘貼進度條改編的登月遊戲

1

全世界約有 6.5 億觀眾通過電視直播見證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走出第一步,其中就有 17 歲的美國高中生吉姆・斯托爾(Jim Storer)。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電視中的登月艙

自那時起,吉姆有了編寫一款登月模擬程序的想法。剛好他所就讀的列剋星敦高中開設了計算機課程,還購買了一台由 DEC(數字設備公司)生產的 PDP-8“迷你電腦”。

雖然被稱作“迷你”,PDP-8 的實際大小仍和一台小型家用冰箱差不多。PDP-8 在 1965 年的售價為 18500 美元(相當於 2021 年的 16 萬美元),是第一台敢賣到 2 萬美元以下的電腦,也是當時歷史上最暢銷的電腦。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PDP-8 使用晶體管電路板進行運算,運行內存 12KB

1969 年 11 月,阿波羅 12 號完成了第二次登月計劃,而吉姆的秋季學期也結束了。這時的吉姆已經學會了 PDP-8 特有的編程語言 FOCAL,編寫了不到 50 行的代碼,將自己的靈感變成了現實。

於是,第一部“登月模擬器”誕生了。技術限制決定了這部遊戲只能以文字呈現遊戲內容,沒有畫面,也沒有聲音。不過文字的力量亦不可小覷,僅需三言兩語,吉姆就為這部遊戲營造出了一種沉浸感。

控制登月艙降落的電腦壞了,由玩家扮演的宇航員必須手動控制推進器的燃料消耗量,減緩飛船的下落速度,從而安全着陸。每隔 10 秒鐘,屏幕上會顯示一行報告,統計飛船的高度、降落速度,以及剩餘的燃料總量。報告的結尾是一個問號,要求玩家輸入 0-200 之間的一個數字,決定接下來 10 秒內的燃料消耗量。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登月艙需以一個極低的速度接觸到月球表面,遊戲才會提示“完美着陸”。要是速度太快,登月艙就會墜毀、爆炸,遊戲還會故意諷刺玩家:“你在月球上炸出了一個 xx 英尺深的新隕石坑!”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那年年末,吉姆的傑作上傳到了學校的系統數據庫。負責計算機課程的老師,試着將這部遊戲提交給 DEC,還為遊戲起了第一個名字:“FOCAL 登月模擬器(阿波羅號)”。

1970 年,DEC 的教育營銷經理與時事通訊編輯大衛・阿爾(David H.Ahl),將吉姆的遊戲翻譯成了 BASIC 編程語言,又通過 DEC 的紙質刊物,將源代碼分發給了各大教育機構。此後,吉姆的遊戲遭到美國各地程序員的大量拷貝,翻版層出不窮:“阿波羅號 2”“阿波羅 12 號”“火箭”“LEM(登月艙的縮寫)”……

這些翻版遊戲也不都是完全的抄襲。如《火箭》就使用文本製作了一個簡單的圖形界面,展示登月艙的高度;《LEM》則首次增加了水平方向的速度,提升了遊戲難度。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火箭》遊戲截圖

1973 年,DEC 出版了一本由大衛所編纂的編程書,書名叫《101 款使用 BASIC 語言編寫的電腦遊戲》,其中包括吉姆的原版登月遊戲,以及《火箭》《LEM》兩個受吉姆啟發製作的翻版。

1978 年,第二版《BASIC 電腦遊戲》發行,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部銷量超過 100 萬冊的計算機書籍,也為吉姆“登月遊戲之父”的地位留下了確鑿的證據。大衛在書中寫道,吉姆的遊戲是“迄今為止最流行的單一電腦遊戲”。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書中留下了吉姆的名字

吉姆本人並不在乎這些頭銜。計算機課的寶貴編程經歷,的確影響了吉姆的職業生涯,現在的他已是布蘭戴斯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但在高中畢業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吉姆忘掉了那部登月遊戲,更不知道自己的遊戲遭到了同行的百般山寨。

2

1972 年 12 月的某一天,DEC 兼職顧問傑克・伯內斯(Jack Burness)纏着一位當地的參議員,索要阿波羅 17 號發射現場的通行證。阿波羅 17 號是美國阿波羅計劃的最後一次任務,也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後一次登陸月球的任務。

傑克本就是美國登月計劃的狂熱粉絲。12 月 6 日,傑克在三英裡外(約 4.8 公里)的距離親眼目睹了火箭升空,這樣的經歷更是令他終身難忘。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運載阿波羅 17 號的土星 5 號火箭,攝於 1972 年 11 月

1973 年初,DEC 準備在他們新推出的 GT40 計算機上編寫一部演示用的遊戲。GT40 使用了當時並不常見的矢量 CRT 顯示器,能夠在屏幕上繪製相對清晰的圖形,還允許用戶使用集成光筆,直接和屏幕進行交互,實現“觸摸屏”的效果。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GT40 計算機

好巧不巧,簽下這個任務的人,剛好是傑克。他當即決定開發一部帶有實際畫面的“登月模擬器”。根據外媒 Technologizer 在 2009 年的採訪,傑克並不記得自己玩過吉姆的那款“登月模擬器”,因為與之相類似的翻版遊戲早已“司空見慣”。

傑克一共花了九天時間開發遊戲,還用了一天時間,拜訪了參與設計登月艙的麻省理工學院,獲取了一部分登月艙的真實數據,以便精確計算遊戲中推進器的燃料消耗量。

最終的成品被傑克命名為《登月者》(Moonlander)。《登月者》有了直觀的單色遊戲畫面,玩家不必再憑空想象登月的情景。遊戲過程中,玩家需要使用光筆,點擊屏幕右上角的圖形界面,來調整登月艙的發動機推力與飛行角度,使其緩慢着陸在使用大量折線繪製的月球表面之上。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豎線控制推進器,箭頭控制飛船方向

在即將着陸的時候,遊戲畫面會突然放大,變成登月艙着陸的特寫鏡頭。一旦玩家做到了平穩着陸,一名宇航員就會走出登月艙,給月球表面插上一面小旗;屏幕下方還會顯示阿姆斯特朗的那句經典名言。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登月者》因為首次引入遊戲畫面而獨樹一幟,很快變成了所有 GT40 終端必備的電腦程序,以及接下來數十年內所有登月遊戲都要直接或間接參考的樣本。

《登月者》還創下了多個世界之最。它第一次在遊戲中使用圖形,確切地描繪出了人類的存在。它也是第一個包含彩蛋的遊戲 —— 前幾年倍受遊戲玩家追捧的電影《頭號玩家》,或許搞錯了這一點。

在遊戲中,玩家有幾率見到月球上的一座麥當勞餐廳。登月艙平穩落地后,宇航員將徑直走進餐廳,點上兩個芝士漢堡和一個巨無霸(Big Mac),“打包帶走”。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假如登月艙撞上了麥當勞,遊戲就會呵斥玩家:“你剛剛摧毀了月球上的唯一一家麥當勞,你個笨比(Clod)。”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最初版本的遊戲還把“麥當勞”(McDonald)這個詞拼錯了,多打了一個字母 a。2021 年,外媒 A Critical Hit 就這件事詢問傑克,傑克回答,在 1972 年初,麥當勞其實“不太常見”;他只是覺得遊戲里需要一些額外的東西,所以才把麥當勞加了進去。

這也能夠解釋,《登月者》紅到國外以後,不少玩家會對遊戲中時不時出現的神秘建築感到困惑,更不知道“巨無霸”是啥。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可能並不喜歡遊戲中的植入性廣告。總之,“麥當勞”彩蛋遭到了後續山寨版本的移除,知名度遠不如《登月者》本身來得高。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1979 年的一部荷蘭教育短片展示的《登月者》翻版,使用了一座高聳的山峰,蓋住了“麥當勞”通常可能存在的區域

和吉姆的經歷類似,傑克沒有因為《登月者》賺到一分錢,但 GT40 的使用體驗鞏固了他對計算機圖形學的興趣。他在幾家計算機圖形公司之間奔波,為多個科技初創公司提供諮詢服務。2022 年 1 月 20 日,傑克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享年 75 歲。

3

20 世紀 70 年代的某一天,程序員霍華德・德爾曼(Howard Delman)參觀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期間看到 NASA 員工正在玩某個版本的《登月者》,便牢牢記住了這款遊戲。

後來,霍華德去了雅達利。雅達利想要推出一款使用矢量顯示器的投幣式街機遊戲,接手這項工作的霍華德第一時間想到了《登月者》。

雅達利一貫擅長“改良”,將既有的遊戲創意商業化。在美國第一本遊戲雜誌《電子遊戲》的第一期中,雅達利方面的代表明確表示,要在遊戲中埋藏“復活節彩蛋”之類的東西。這句話首次創造了“彩蛋”的概念,也讓許多人忽略掉了此前符合“彩蛋”定位的創意,比如《登月者》中的麥當勞。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在霍華德與多位同事的努力下,1979 年 8 月,雅達利推出了首款街機版本的《月球登陸者》(Lunar Lander)。街機版本將操縱登月艙的光筆換成了帶有彈簧的搖桿,還引入了四種不同的難度,讓遊戲變得不那麼硬核。玩家要通過多次着陸刷取高分,若是以最平緩的速度降落在面積較小的着陸區,還能取得翻倍的分數。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在街機上投入的那點硬幣比一台電腦的價格便宜太多,《月球登陸者》自然贏得了比《登月者》更廣泛的受眾。又因此時沒有互聯網,難以查證相關資料,便有記者稱讚雅達利,說他們創造了“世界上唯一一款真實模擬登月任務的視頻遊戲”。

不過,吉姆與傑克都沒玩過這部遊戲,事後也沒向雅達利索要過任何經濟補償。

在《月球登陸者》的商業化嘗試成功后,市面上的“登月”類別遊戲迎來了一個百花齊放的井噴期。仍據《電子遊戲》雜誌記載,“似乎每家能夠複製遊戲卡帶的公司都在試圖銷售這個主題的遊戲”。

1979 年 11 月,日本大東公司推出了街機遊戲《月球救援》。玩家操控的飛船從一艘母艦出發,使用推進器減緩落地速度,躲避現實中並不存在的小行星帶,落在指定的平台,營救困在月球的宇航員。與原版《登月者》不同,這一作的飛船只能在水平方向平移。

可能受到了自家《太空侵略者》(或稱“小蜜蜂”)的啟發,《月球救援》多了一個飛行射擊的環節。飛船升空時,小行星帶會被外星飛碟代替,啟動推進器的按鍵則變成了開火鍵。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1981 年,剛成立不久的 HAL 實驗室,基於 Commodore 的 VIC-20 電腦開發了《木星着陸》。VIC-20 作為家用電腦相對廉價,《木星着陸》受到了歐美地區不少電腦玩家的歡迎,此後也在賣得更好的 Commodore 64 電腦上得到了復刻。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木星着陸》設計了與《月球登陸者》同款的高分着陸區

1983 年,雅達利推出的個人電腦上多了一款模仿《登月者》的遊戲《點火》(Retrofire)。這部遊戲首次引入了第三個維度,還在月球表面添加了一些需要玩家及時躲避的障礙物,例如輻射區和火山。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1990 年,日本發行商 Pack-In-Video 在任天堂 Game Boy 上推出了一部僅在日本發售的《月球登陸者》。圍繞登月前後,遊戲設計了兩個額外環節,在登月前,玩家要控制火箭發動機,全力升空進入宇宙;登月後,玩家要扮演宇航員,在外星人的圍追堵截下採集足夠的礦物。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降落部分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 採礦部分

同年,微軟的 Windows 3 操作系統引入了一款名為《登陸者》(Lander)的共享軟件,使用 16 位的彩色畫面,忠實還原了原版《登月者》的遊戲內容。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4

自《登月者》以來,類似的登月遊戲無非遵循着兩種不同的思路推陳出新。第一種思路注重真實性,動用當時能夠用上的所有技術手段,模擬以前的作品難以實現的登月體驗。第二種思路更注重遊戲性,在登月遊戲本體之外,引入一些和太空題材相關的額外遊戲內容。

當然,隨着遊戲開發技術和理念的進步,兩種開發思路完全可以兼得。

2012 年,澳大利亞的 Shovsoft 工作室,推出了一款 3D 版本的獨立遊戲《月球飛行》(Lunar Flight)。這部遊戲致力於構建月球與登月艙的全貌,支持包括宇航員第一人稱在內的四種視圖,甚至支持 VR 設備,是毋庸置疑的《登月者》高清重製。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為了提升遊戲性,《月球飛行》設計了一套任務系統,玩家安全着陸后,還得做些送貨、搜集地形數據之類的雜活。完成任務就能獲得金錢,而金錢能夠用於升級飛行器和設備,提升完成任務的效率,以此提供一種令玩家沉浸其中的良性循環。

而在 2015 年發售的《坎巴拉太空計劃》,更是太空模擬遊戲的集大成者。遊戲雖然發生在虛構星系,卻高度貼合現實世界的物理學規律。玩家將全權管理坎巴拉人的太空計劃,就連火箭與飛船都要自己動手去造,對太空的探索也不會止步於月球。

登月模擬遊戲如何風靡了半個世紀

就和傑克的《登月者》一樣,NASA 也看上了《坎巴拉太空計劃》。2016 年 E3 展會上,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位員工公開表示,實驗室中半數的工作人員都為這款遊戲着迷。

在阿波羅 17 號登月以後,再無任何人類登上月球,進一步的宇宙探索計劃更是遙遙無期。反倒是從登月狂熱中衍生的一款登月模擬遊戲,繼承了人類對深空的渴望,隨後歷經了半個世紀的沿革與演變,依舊經久不衰。

有朝一日,當人類真的在月球上設立第一家麥當勞的時候,市面上肯定還會有更真實、更有趣的登月模擬遊戲,肯定還會有無數嚮往太空的玩家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參考

  • 1. Forty Years of Lunar Lander  https://www.technologizer.com

  • 2. 50 Years on the Moon: The Evolution of Lunar Lander Games  https://www.pcmag.com

  • 3. The True First Easter Egg: Ready Player One Was Wrong  https://www.acriticalhit.com/

  • 4. Moonlander: One Giant Leap For Game Design  https://www.acriticalhit.com

(0)
上一篇 2022-09-20 16:26
下一篇 2022-09-20 16: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