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抗旱戰高溫 一文了解人工增雨原理

視頻中看到的火箭彈齊發的現場並非軍事演練,而是氣象工作者們正在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今天(19日)中央氣象台發布了第8個高溫紅色預警,此前一天,今年首個氣象乾旱黃色預警也已發布。

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抗旱戰高溫 一文了解人工增雨原理

連日來,極端高溫炙烤着川、渝以及江南多地,超過200個國家觀測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特別是大火爐重慶,最高溫度竟然達到了45℃,讓不少人驚呼,好容易熬過了38度的夏天,卻迎來了40多度的秋天。為了抗旱戰高溫,最近浙江、湖北、江西等地紛紛都在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向天借一場甘霖,為人們解暑,給土地“解渴”。

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

緩解旱情,人工增雨的確是個好辦法。它是如何實現的?是不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很多人疑惑,既然我們已經掌握了“呼雲喚雨”的方法,為何還會有高溫乾旱的問題呢?

人工增雨,很多人都喜歡說成是人工降雨,也就是人為讓天下雨。增雨降雨,一字之差有啥區別?人類真的可以憑空呼風喚雨嗎?

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抗旱戰高溫 一文了解人工增雨原理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姚展予:我想要澄清一個概念,現在很多人可能把人工增雨雪理解叫做人工降雨或者人工降雪,其實一字之差概念完全不一樣。我們叫做人工增雨或者人工增雪,這一字之差,差在什麼地方?人為力量跟自然界力量相比還是微乎其微,正常的降水過程其實絕大部分都是自然降水的作用,怎樣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使降水能夠在自然降水的前提下多增加一些,達到增加降水的目的,所以我們稱之為人工增雨或者人工增雪。

具備哪些條件才能進行人工增雨?

夏天人工增雨,冬天人工增雪,都是同樣的原理,說到底,起決定作用的依然是大自然,而人為干預只能是助一把力。那人工增雨雪究竟需要哪些條件呢?

要想實現人工增雨雪,首先得有一團合適的雲。一般來說,當雲的厚度超過兩千米,缺乏冰晶卻擁有豐富水汽,且雲體外圍還有充足的水汽源源不斷進行補給,氣象工作者就認為這團雲具備幻化雨雪的潛力。

其次,雲有冷暖之分。暖雲里充滿小水珠,溫度在0℃以上,上升氣流的托舉使它們飄浮在空中掉不下來。

而冷雲的溫度在0℃以下,雲里有許多閃亮的冰晶和過冷水珠,但由於它們又小又輕,在上升氣流的托舉下,也不會掉下來。這時候,就需要人工來幫忙了。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姚展予:人工增雨雪就是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往雲層當中播撒一定的催化劑,促使雲層當中的降水條件朝着有利於我們想要達到的條件發展。比如說自然降水要求冷雲當中有一定數量的冰核,但是如果這種自然的冰核數量或者濃度不足以產生降水,我們可以通過人工方式往冷雲當中增加一些冰核。當冰核播撒到豐富過冷水區域當中,就能夠通過冰水轉化過程,把這些過冷水逐步轉化到冰核當中形成雲滴,雲滴逐漸地長大,長大到一定程度以後大於托舉的力量就往下掉落,最後降落到地面形成雨或者雪的過程。

哪些催化劑可助氣象工作者”化云為雨”?

想要實現人工增雨,合適的雲團和催化劑缺一不可。究竟是哪些催化劑可助氣象工作者化云為雨呢?

專家告訴我們,人工增雨雪使用的催化劑通常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可以大量產生凝結核或凝華核的碘化銀等成核劑;第二類是可以使雲中的水分形成大量冰晶的乾冰等製冷劑;第三類是可以吸附雲中水分變成較大水滴的鹽粒等吸濕劑。

將催化劑送入雲中要靠哪些特殊裝備?

緊接着問題又來了,這些能夠促進降雨的催化劑,是如何被送入雲團的呢?

人工增雨如何向天借"甘霖"?抗旱戰高溫 一文了解人工增雨原理

人工增雨作業飛機是雲內播撒催化劑的最佳裝備,可將催化劑直接撒入雲中。其上裝載的探測儀器還可對作業前後雲的狀態變化進行追蹤監測。飛機作業機動性強,催化面積大,增雨效果好。

與飛機作業相比,火箭和高炮作業,能將催化劑播撒得更集中、形成冰核濃度高,特別適合針對飛機難以進入的對流雲作業。

安靜燃燒的地面煙爐是最“ 沉默”的人工影響天氣裝備。人工增雨地面煙爐常用於針對山區地形雲的作業。作業人員將其設置在迎風坡面后,在氣象條件適合時,利用計算機發出點火信號。煙爐開始燃燒含催化劑的焰條,通過環境場上升氣流將人工冰核送入雲中。除山區以外,對於較難或不能申請作業空域許可的城市及周邊區域,地面煙爐也是非常適宜的。

人工增雨會否污染環境 影響人體健康?

人工增雨能夠有效地抗旱降溫,但也不禁讓人擔心,向雲中播撒各種催化劑,會不會污染環境,特別是會不會對人體健康有害呢?

氣象專家介紹,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採用的催化劑主要是乾冰,也就是固體二氧化碳,以及液氮、碘化銀等,且每次作業只需使用少量。以常用的冷雲催化劑來說,其主要成分乾冰和液氮,汽化后成為二氧化碳和氮氣,都是空氣的主要組成元素,因此它們都是“生態安全催化劑”,不會污染環境。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姚展予:最常用的催化劑是碘化銀,但是人工影響天氣所播撒的碘化銀濃度是極其微小的。世界衛生組織對飲用水、環境當中的銀離子的含量有一個安全標準,每升水當中銀離子的含量不大於0.05毫克。我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經過人工影響天氣以後,所使用的催化劑對環境和水應該是不會影響人體的,不會污染環境,因為濃度遠遠低於標準值至少是兩個量級以上,在國外和國內都有檢測的數據。

(0)
上一篇 2022-08-20 06:00
下一篇 2022-08-20 06: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