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發現大量沒上紅色名錄物種也瀕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因生態學數據缺失而未予評估的物種中,有56%很可能存在滅絕風險。這項4日發表在英國《通訊·生物學》上的研究顯示,這類“數據缺乏物種”可能比IUCN評估過的其它物種面臨更大的滅絕風險,提示當前保育優先級中存在潛在偏差。

monk-seal-uicn-mediterranean-octopus-fundation.jpg

挪威科技大學(NTNU)研究人員訓練了一個機器學習算法,讓它計算IUCN紅色名錄之前評估過的26363個物種的滅絕風險。計算基於這些物種生活地區的已發表數據,以及已知會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各種因素,如氣候變化、人類的土地使用,以及入侵物種構成的威脅。作者隨後利用該算法預測了全部7699個數據缺乏物種的滅絕風險。

研究人員估計,4336個(56%)數據缺乏物種可能存在滅絕風險。相較之下,IUCN紅色名錄評估的物種中只有28%有滅絕風險。數據缺乏物種的滅絕風險因種群和地理區域而異,其中85%的兩棲動物、40%的輻鰭魚類、61%的哺乳動物、59%的爬行動物、62%的昆蟲可能都有滅絕風險。有滅絕風險的數據缺乏陸棲物種通常在中非、南亞和馬達加斯加這些地區的較小地理面積內活動。據預測,全世界海岸線周圍有1/3到一半的數據缺乏海洋物種有滅絕風險。

以上結果凸顯出針對大量有滅絕風險但未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的數據缺乏物種的保育重要性。研究團隊指出,對這些物種開展更準確的評估或能幫助轉變保育優先級,並更快地將它們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和生物多樣性保育對象中。

(0)
上一篇 2022-08-05 08:26
下一篇 2022-08-05 08: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