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賠三,給你4雙有問題嗎?”:電商售假,緣何底氣十足

承諾“假一賠三”,直接發4件假貨;保證“買到賺到”,結果大跌眼鏡,賣點無一為真;叫囂“就賣假貨”,就等願者上鉤……近年來,短視頻平台電商帶貨方興未艾,但部分商家賣假貨時明目張胆,其“理直氣壯”的程度讓人驚訝費解。

售假商家一家更比一家“牛”

近期,有多位消費者爆料,短視頻平台存在不少商家“理直氣壯”售假的行為。在此,選取3個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倚假賣假的典型故事。

故事一:“假一賠三啊,給你4雙有問題嗎?”

江西南昌丁公路街道的王大爺學會網購后在某短視頻平台買鞋,買之前特意詢問商家鞋子是否為正品,得到的回答是“假一賠三”。在得到承諾后,王大爺立馬下單。結果,到貨后打開快遞盒一看,他目瞪口呆——快遞箱里竟然放了4雙鞋。他聯繫賣家討要說法,對方“理直氣壯”地說“假一賠三啊,給你4雙有問題嗎?”賣家以這種“發貨即賠付”的方式,大大方方承認其銷售的鞋子就是假貨,讓王大爺“哭笑不得”。

故事二:“那您就不要買,退貨運費自理。”

來自江西宜春的方芬(化名)刷短視頻時被一家居用品短視頻中的實貨展示吸引,賣家拍着胸脯保證其店鋪的地墊“買到就是賺到”——地墊正面是十分Q彈、腳感很好的水晶絨,底面的硅藻土軟橡膠抓地牢、黏性強,兩面的面料均易擦洗打理。這三點正合她心意,更何況商品僅需19.9元。然而收貨后,方芬發現,3個賣點全是噱頭:地墊正面是層薄布,與底面粘連不牢;底面並非硅藻,完全不防滑;地墊極易粘毛粘灰,用水沖或刷都洗不幹凈……當她找商家理論時,商家只甩出一句:“那您就不要買,退貨運費自理。”

故事三:“想聽實話?我賣的就是假冒偽劣產品。”

一位擁有上千萬粉絲的網紅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直播賣貨時跟粉絲強調,其所銷售的護膚品庫存不止1000件,不存在貨發不出去的情況。本以為他想表達的是為粉絲爭取到大量貨源,讓更多的粉絲能享受低價福利,但他接下來的解釋匪夷所思。只見他用手指着屏幕,身體隨着音樂搖擺,眼神得意,嘴裡夾雜着髒話:“想聽實話?我賣的就是假冒偽劣產品。”

諸如此類的事例在短視頻平台上並非個案,相關店鋪繁多,所售商品銷量可觀。艾媒諮詢《2021年中國品牌電商服務商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為9610億元,主流直播電商平台年成交額都達到數億元量級。據抖音發布的《2020抖音電商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底,平台主動清退售假店鋪9384家、處罰帶假貨行為達人2345個,積極配合各地執法機關,打擊5起制假售假的犯罪案件,涉案金額達1567萬元。

商家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胆”

明知賣假貨違法,可商家為何敢如此“明目張胆”?

一是對於商家來說,銷售假貨本小利大。“比如賣假鞋說假一賠三,但實際上顧客買一雙的錢就相當於至少5雙的成本。”來自福建南平的一位銷售鞋類產品的電商負責人坦言,“我賣一雙上千的鞋賺好幾百,平均利潤率超50%,這利潤空間多大啊。”

二是對於消費者而言,維權性價比不高。“一般這些假貨價格都不高,比如我買它花了19.9元,退貨沒有運費險的話,我可能就得花比這價格更多的錢給商家寄回去,再加上與商家周旋的時間成本,怎麼算都遠超19.9元,所以乾脆權當花錢買了個教訓。”方芬說。

三是一些平台“懲罰商家就是懲罰自己,索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據一家電商平台的員工透露:“電商對於短視頻平台是一條有明顯市場商機的賽道,現在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我們通過降低准入門檻、政策扶持、流量傾斜等方式逐步構建小店生態,商家入駐並非難事。如果商家被消費者舉報,那就直接走流程下架,但很多時候都能‘規避’。平台不願意大費周章懲罰商家,因為懲罰商家就是懲罰自己。”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聯合網絡消費糾紛【進入黑貓投訴】調解平台“電訴寶”發布的《2021年Q4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國零售電商消費評級中,7個平台獲“謹慎下單”評級,7個平台獲“不建議下單”評級,9個平台獲“不予評級”。

強化監管剎住賣假成風

當下,越來越多百姓在短視頻平台購物,亟需完善監管手段,不讓假貨大行其道。

面對假貨商家的“理直氣壯”,監管部門建議,消費者應該藉助法律的力量,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南昌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人員張新指出,消費者遇到購買假貨情況時,要第一時間保留好商品、購買憑證、商家聊天記錄及廣告宣傳頁面截圖等證據,及時向商家或購物平台進行投訴並要求索賠,如協商未果可以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同時,若消費者收到商品后發現質量很差,與商家及商品購買鏈接中的商品描述不符時,可以要求退貨、更換、修理,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北京鋒衛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方遒補充:“假一賠三的‘三’指的絕對不是3件假貨,而是按商品購買價的3倍金額賠償。”

王方遒建議,市場監管部門也應該督促有關平台搭建起更加便利的渠道,引導消費者維權。例如給消費者提供一條商品反饋的通道,設置一個百分比,假設某產品的舉報量超銷量的30%,平台就應進行商品假貨公示和商家查處,直接精準打擊售假行為。

受訪專家強調,有關短視頻平台要強化責任意識,提升管控力度,層層把關防止店家賣假成風,只有這樣才能健康發展。

來源:《半月談》2022年第3期 原標題《“假一賠三,給你4雙有問題嗎?”:短視頻平台電商售假,底氣十足?》

作者:朱雨諾 余賢紅 | 編輯:原碧霞

責編:秦黛新

校對:黃琛茜(實習生)劉天宇(實習生)

(0)
上一篇 2022-03-15 13:40
下一篇 2022-03-15 13: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