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可以在地下生活嗎?

北京時間12月15日消息,如今有許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都面臨著嚴重的擴張問題。這些城市已經無法再向上搭建、或向外擴展,只能往地下挖掘。有些國家已經開始投資地下生活設施項目,但只能作為短期使用,例如夜間休息。但如果由於全球變暖或嚴重災難,地面文明被徹底摧毀,我們又該怎麼辦呢?人類能否永久居住於地下?我們能否達到足夠發達的科技水平?我們的體型會不會逐漸退化、最終變成矮妖般彎腰駝背的形象?

圖為庫伯佩迪的一家地下酒店。

圖為庫伯佩迪的一家地下酒店。

要想回答這些問題,許多事情都要先弄清楚才行。

不可或缺的能源

在考慮退居地下的可能性時,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從哪裡獲得水、電和食物。這些東西能保證我們生存下去,但還不足以讓我們好好“生活”。

如果有充分的規劃和充足的物資供應、一支優秀精幹的維修團隊、以及針對心理問題的解決機制,事情就好辦多了。不過,這還僅僅是開始而已。

電源

假設發生了一場驚天災難,我們不得不收拾行囊、轉入地下。可以肯定的是,地面上我們原本賴以生存的任何電力來源此時都已付之一炬。

將太陽能電池板帶到地下恐怕不行。考慮到災難發生后的地表狀況,我們可能無法回到地面將其取回,更何況它們在地下大概率曬不到一點陽光。

也許更好的選擇是向下挖,嘗試利用地球本身的能量。我們可以考慮利用地核熱量提供的地熱能,從熱水和岩石中設法提取出這些能量、加以利用。

說到水,在災難發生之後,我們可能根本沒有機會先取水、再逃入地下。假如地表條件不算太糟糕,我們可以設立一座雨水收集器,但恐怕不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況且誰知道水裡含有什麼成分呢?)

還好,我們可以在地下找到一些天然蓄水層。假如我們在用水前能夠先將其提純、並保證水源不會泛濫,這些蓄水層將成為絕佳的用水來源。

食物

儲存罐頭食品等耐放食物雖是個好主意,但並非長久之計。如果能將家畜帶入地下,倒是能解決問題,但要想讓它們餵飽我們,我們得先設法養活它們才行。更何況我們還得考慮素食主義者的需求。

水培蔬菜如今已經十分常見,在地下或可使用此法培植蔬菜、草藥和水果。這種農業理念不僅省水、省空間,還能為我們提供大量富含營養的食物。

污水

沒人想和這些又臟又臭的東西打交道,但我們總得找到一種有效的污水及廢水管理方法,不能任由它們彙集堆積到一處,否則我們很快就會生病。

取決於我們種植的是哪些作物,我們不妨考慮將廢水用作肥料,但前提是保證充足的通風。如果我們的藏身地在山裡、或者任何高於海平面的地方,我們說不定還能找到一處水源,可以藉此將廢水排到大海里(發生全球大災難之後,想必我們也不會那麼注意環保問題了)。

驚慌失措

如果我們能設法在地下長時間生存下去,還要解決人們心頭巨大的精神壓力。畢竟,“生存”和“生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人類在地下居住時,可能會面臨哪些精神和生理問題?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壓倒一切的恐懼

對許多人而言,光是被關在地下這件事就已經夠恐怖了。看不到太陽,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發生火災或洪水時無處可逃,頭頂的“天”甚至還可能塌下來,許多人都會被這些念頭弄得焦慮不已。

研究地下心理學與空間設計的古納爾•D•延森發現,約3%的人患有嚴重的幽閉恐懼症。不過,這種恐懼心理還是有方法應對的。

“關鍵在於,我們要讓人們覺得自己擁有對現狀的掌控權。”延森指出。他還補充道,乾淨的空氣和空間在這種情況下至關重要,哪怕是通過幻覺創造出的空間感也好。

延森曾參與過全世界四條最長的隧道項目,在沿線設置了一系列光線明亮的“綠洲”,種植了棕櫚樹,還模擬了天空的效果,以此創造出空間開闊的幻覺。“儘管你頭上壓着1000米高的山脈,你卻會覺得自己身在戶外。”

缺少陽光

陽光是我們最主要的維生素D來源。沒有陽光,我們很快就會變得情緒低落、焦慮易怒。但“陽光”並不一定來自太陽。只要我們有穩定的電力來源,就可以用LED燈提供安全的紫外光照明,讓我們可以合成身體所需的維生素D。不僅如此,這些光照對農作物也非常重要。而且如果這種方法不可行,我們還可以通過服用膳食補充劑、或是攝入營養含量更高的食品解決這一問題。

缺乏陽光還會引發精神問題,比如季節性情緒失調(SAD):當白晝時間變短、陽光照射量變少時,人們會更容易感到抑鬱。好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有助於解決季節性情緒失調的工具,比如提供人造陽光的燈具。

目前的地下生活

目前,我們日常生活的許多組成部分都“埋”在地下,比如供電系統、信息網絡、水、污水管道、地下室、隧道、地鐵等等。但在有些地方,已經有人實打實地住在地下了。

例如,在澳大利亞南部有一座名叫庫伯佩迪的小鎮,那裡氣候炎熱、不適宜居住,地表溫度可高達50攝氏度。但當地居民並沒有選擇離開,而是選擇“向下”發展。約一個世紀前,當地礦工發現地下的空氣比地面涼爽很多,於是他們通過開鑿岩石挖出了一套套住宅,此後便一直居住在這些石頭房子里。

新加坡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國家之一。該國正在考慮打造一座“地下科學城”,位於肯特崗公園地表下方80米處,由40座實驗室和數據中心構成,可容納超過4000名研究人員。

人類可以住在地下嗎?

就目前而言,有些人已經住在地下了。有些城市將地下住宅視為人口過密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案,還有些地方的環境條件對人有害、人們只能移居地下。

南加州大學空間分析實驗室主任安妮特•金姆曾花了一年時間研究中國的地下居住條件。她認為,地下生活或將成為全球許多大城市未來的發展走向。

但假如真的發生了全球性大災難,情況又有所不同,因為我們也許只能徹底遷居地下、永無“出頭”之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部署全新的能源、食物和水源。另外,我們還需要很多很多好運氣。(葉子)

(0)
上一篇 2021-12-15 14:19
下一篇 2021-12-15 14: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