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2.14億年前生活在格陵蘭島的新恐龍物種

根據一項新研究,雙足恐龍Issi saaneq生活在大約2.14億年前,生活在現在的格陵蘭島。它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長頸食草動物,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蜥腳類恐龍的祖先。它是由來自葡萄牙、丹麥和德國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的,其中包括哈雷–維滕貝格馬丁·路德大學(MLU)的科學家。新恐龍的名字向格陵蘭的因紐特語致敬,意思是“冷骨”。該團隊在《Diversity》雜誌上報告了他們的發現。

Issi-saaneq-Living-Reconstruction-777x437.jpg

1994年,哈佛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在東格陵蘭的一次發掘中首次出土了恐龍的最初遺骸——兩個保存完好的頭骨。其中一個標本最初被認為來自板龍,這是一種著名的長頸恐龍,三疊紀時期生活在德國、法國和瑞士。只有少數來自東格陵蘭的發現被準備和完整記錄。“發現眾所周知的板龍的近親令人興奮,其中數百隻已經在德國發現,”來自 MLU 的合著者奧利弗·溫斯博士說。

該團隊對骨骼進行了微 CT 掃描,這使他們能夠創建內部結構和仍被沉積物覆蓋的骨骼的數字 3D 模型。“兩個頭骨的解剖結構在許多方面都是獨一無二的,例如骨骼的形狀和比例。這些標本肯定屬於一個新物種,”主要作者 Victor Beccari 說,他在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進行了分析。

Issi-saaneq-Skulls-777x549.jpg

食草恐龍Issi saaneq生活在大約 2.14 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正是在這個時候,超大陸盤古大陸分崩離析,大西洋開始形成。哥本哈根大學的 Lars Clemmensen 教授解釋說:“當時,地球正在經歷氣候變化,這使得第一批食草恐龍能夠到達歐洲及其他地區。”

新物種的兩個頭骨來自一個未成年和一個幾乎成年的個體。除了大小,骨骼結構的差異很小,只與比例有關。新的格陵蘭恐龍不同於迄今為止發現的所有其他蜥腳類恐龍,但它確實與在巴西發現的恐龍有相似之處,,它們的年齡將近 1500 萬年。它們與來自德國的板龍一起構成了板龍科:體長可達 3 至 10 米的兩足動物。

新發現是格陵蘭恐龍物種獨特的第一個證據,它不僅增加了晚三疊紀(2.35億-2.01 億年前)恐龍的多樣性,而且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些恐龍的進化途徑和時間線。在地球上生活了近 1.5 億年的標誌性蜥腳類恐龍群。

一旦科學工作完成,化石將被轉移到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

(0)
上一篇 2021-11-10 12:18
下一篇 2021-11-10 12: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