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手機飛行器同時布局 吉利的野心不止汽車

除了造車,吉利還做了什麼?日前,吉利宣布造手機,定位為全球高端智能手機,計劃實現車機協同的智能生態圈。實際上,這並不是吉利首次跨界,在本身的汽車業務之外,吉利還有出行業務、航天業務等。在出行方面,吉利的曹操出行、倫敦電動汽車分別對標國內與海外市場,已經頗受關注;而在航天業務方面,日前吉利的首個衛星工廠業已宣布下線。

從各方面來看,吉利都已經不單單想要做一家車企了,而是在儘力的提升自己的科技屬性,想要將自己打造成科技公司。

那麼,在吉利頻頻跨界的背後,李書福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吉利這些年都已經做了哪些業務?除了汽車之外,吉利還布局了什麼?本文帶你一一盤點。

一、創業35年4次轉行 李書福並不“安分”

李書福這次是認真的嗎?

上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在吉利宣布進軍商業航天業務時。

彼時,沒有人知道李書福是否能成為中國的馬斯克,而一年過去,就在9月27號,吉利集團全國首個商業化衛星工廠首星已經下線。

這廂衛星工廠剛剛下線,緊接着,9月28號李書福帶着他的又一個新業務出現在了公眾面前——吉利手機來了。

如果說李書福布局商業航天業務是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面對如今已是一片紅海的手機市場,李書福是作何考慮才選擇入場的呢?

這些年來,外界對於吉利一直都有兩種聲音,有人認為吉利越來越不務正業,也有人放言願當李書福的擁躉。

其實李書福的跨界之路從他創業之初就已經開始了。

1986年,浙江台州市的一個名叫石曲鄉的村子里,12個農民集資成立了一座北極花冰箱廠,主營電冰箱配件生產,李書福的創業之路正是從這裡開始。但三年後由於未能獲得生產批准,最終李書福的第一次創業宣告破產。

電冰箱之後,李書福又陸續做過裝潢材料、摩托車,幾經波折之後,李書福成立吉利集團,併到新世紀初中國加入WTO之後,2002年吉利才真正推出了首款轎車“自由艦”。

回顧創業的這30多年,李書福更像是當下年輕人們所嚮往的“斜杠青年”,敢於去嘗試更多的可能,並且一步一個腳印地將其付諸實踐。

回到開頭拋出的那個問題,李書福造手機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一是吉利本身的跨界文化;作為一家熱衷於跨界的企業,汽車到手機的轉變,對於吉利而言,倒也並非石破天驚般的轉行。

二是醉翁之意不在機;無論是官方放出來的消息抑或業界所進行的解讀。吉利手機的定位都並非普通智能手機市場。發布會上頻頻出現的“車機協同”已經暗示了吉利的手機將會和吉利的汽車產業鏈緊密結合。

仔細梳理吉利集團的各大業務布局,其實不難發現,兜兜轉轉,吉利的每一個令人意外的跨界,其實都是在運籌帷幄大出行這盤大棋。

吉利控股集團下現有五個核心子集團,其中吉利控股旗下目前有五大核心子集團,分別是吉利汽車集團、沃爾沃汽車集團、吉利科技集團、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和銘泰集團。除了銘泰集團主打教育文體業務之外,其餘的四個子集團都是吉利大出行業務的排頭兵。

吉利控股集團管理架構
吉利控股集團管理架構

二、汽車老本行 吉利確實強

自2002年推出吉利首款轎車自由艦之後,隨後的十年內,吉利在汽車這條賽道上開啟了全速奔跑模式。2009年吉利與福特就收購沃爾沃汽車達成初步協議,並於2010年在瑞典正式簽署沃爾沃汽車股權轉讓協議。這可以說是吉利汽車的一個里程碑。

收購沃爾沃后,吉利繼續大刀闊斧地開拓業務版圖,倫敦出租車、寶騰汽車、蓮花汽車都被收入囊中。

2018年2月24日,吉利宣布已收購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成為戴姆勒集團最大股東。

從生產出吉利第一輛“自由艦”到成為成為奔馳最大股東,李書福用了17年。

經過大量地收購以及開發自主品牌,目前吉利旗下的乘用車品牌包括吉利、幾何、領克、沃爾沃、極星、寶騰、路特斯、太力飛行汽車、吉銘、楓葉、極氪等;商用車主要為倫敦電動汽車、遠程商用車。

乘用車方面,吉利在同等價位的傳統的燃油車市場中一直保持不俗的表現,近幾年來,吉利也開始跟緊新能源趨勢,陸續推出了極星、幾何和楓葉、極氪等電動車。

雖然李書福對這幾款主力電動車給出的定位都是“對標特斯拉”“走向世界”等高指標,但這幾款電動車目前都後繼乏力,市場反響平平。

商用車方面,遠程汽車作為國內第一家專註新能源的商用車品牌,涵蓋了重卡、輕卡、LCV、皮卡、客車等商用車全系產品。今年遠程計劃發布一款新概念重卡,支持純電(含換電)、增程混動、甲醇等多種新能源動力形式,並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和豪華駕駛座艙,為用戶提供房車般的使用體驗。

三、出行也不慌 吉利照能抗

當前全球的汽車發展風向已經是公認的“四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電動化。作為國內走在前列的車企,吉利早早地布局了大出行業務的“四化”方針。

在共享出行業務方面,吉利目前較為知名的兩個項目分別是曹操出行和倫敦電動汽車(LEVC)。

曹操出行主打高端的“專車”業務,全部車型採用吉利帝豪EV純電動汽車,司機主要是雇傭模式。但在國內網約車的市場中,曹操出行目前依舊無法擠入第一梯隊,甚至頻頻傳出地圖漏繪、司機違規駕駛等醜聞。

雖然背靠着吉利這棵大樹,曹操出行在頻頻融資后,在部分城市依舊處於虧損狀態。甚至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8月網約車行業運行情況,月完成訂單量超過30萬單的18家平台中,曹操出行的訂單合規率僅56.8%,合規率整體排名第九。

另一邊倫敦電動汽車(LEVC)主打電動出租車,主要面向英國市場,目前擁有明星產品TX電動出租車等。

今年7月,LEVC 還與英國MINI公司合作,利用舊的日產Leaf(聆風)動力系統,為經典MINI車型開發了一套電動改裝包,“復活”了MINI經典車型。

此外,LECV還為其他一些經典車型提供了電動化改裝套件,如莫里斯Minor、莫里斯Traveller和路虎衛士等。

四、上天造衛星 吉利也能行

去年備受關注的商用航天業務,李書福從零到有,一年多的時間帶領吉利把中國第一個商業化的衛星工廠建成並下線。

9月27日,其全國首個商業化衛星工廠首星已經下線。這也標誌着吉利科技商業航天業務已經形成了涵蓋衛星設計研發、製造、測控、運維服務的全產業鏈。

這造衛星,跟大出行有什麼關係?

吉利方面表示,低軌衛星布局將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全面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

9 月 29 日,時空道宇與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第 13 屆珠海航展上籤署發射服務合同。根據合同,時空道宇將採購多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全球首個低軌未來出行星座的組網。

此舉將會有力推動吉利商業航天與智能製造、未來出行、大數據行業深度融合,實現航天商業化應用。

其實這並非吉利第一次計劃着要把業務做到“天上”去了。

2017年,吉利收購了一家美國新創公司——太力飛行汽車,主攻飛行汽車業務。2019年,吉利的全球首款飛行汽車在美國量產。今年1月份,太力飛車Transition(TF-1)又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適航證書,並且已經正式上市。

據悉,該款太力飛行汽車採用的是油電混合動力,在空中飛行的時候使用的是汽油,在路面上行駛的時候使用的是電力,油箱的容積為76升,最高的飛行高度為3048米,續航表現高達640公里。

除了太力Transition(TF-1)之外,今年4月吉利還聯合了Volocopter在上海車展推出Volo2X“純電動飛車”。

五、跨界圖個啥 吉利可不傻

正如前文提到的,吉利不斷跨界,其實歸根結底無不是為了其大出行業務鋪路布局。也許從這個角度而言,吉利的跨界並非無稽之談,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除了前述的出行、空中業務之外,吉利新鮮出爐的手機業務也是頗受爭議的。

按照布局衛星業務同樣的邏輯,李書福在日前的吉利手機官宣發布會上也提到,吉利的手機將充分利用本集團內部的科技生態產業鏈,打造一個汽車和手機軟件技術緊密互動的生態圈。

通過手機鏈接車聯網、衛星互聯網,打造豐富的消費場景,做強生態圈,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萬物互聯的多屏互動生活體驗。

可以看到,無論是衛星還是手機,都是吉利在大出行智能化的布局。而這,將是未來極為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

其實在龐大的大出行智能生態圈背後,吉利還藏了一個殺手鐧——吉利科技(長興)數據中心。

該數據中心承擔著吉利在5G車聯網、自動駕駛、航空航天等多項核心業務的算力保障,同時面向社會各界提供機架租賃、雲平台、數據信息等服務。

今年8月,(長興)數據中心宣布其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ISO27001信息安全體系及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三級認證。

官方表示,這標誌着吉利在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方面完成了一項關鍵部署。

結語:吉利大出行生態圈不斷完善

隨着吉利不斷擴大業務版圖,其大出行的業務生態圈也在不斷完善。對吉利跨界的質疑聲還在繼續,究竟這次,吉利能否依舊把夢想照進現實,實現國內車企進軍高端智能手機業務的第一個成功案例?我們拭目以待。

文|車東西 木米

編輯 | Juice

(0)
上一篇 2021-10-01 21:57
下一篇 2021-10-01 22: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