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登《自然-醫學》封面:這種難治癌症終於遇到了剋星

2012年,年僅7歲的患兒Emily Whitehead在經歷兩次白血病複發后,已經命懸一線。此時,化療已經失效,病情已經失控,她的父母在多番考慮后,最終決定帶着她來到費城兒童醫院,加入了當時還在摸索的一項療法的臨床試驗,這項療法即現在耳熟能詳的CAR-T療法。

▎葯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接受CAR-T療法的白血病患兒,Emily在接受多個治療療程后,體內的癌細胞竟然徹底消失了。如今,她已經長大成人,8年多都沒有癌症複發。而這些年來,CAR-T療法也在飛速發展。中美已經批准多款CAR-T療法上市,血液腫瘤免疫治療的新篇章也就此展開。

CAR-T療法的重中之重就是高效利用T細胞,其中核心部件CAR的全稱是“嵌合抗原受體”,它包含了一個能結合腫瘤相關抗原的結構。這意味着,經過人為改造的T細胞,可以像抗體一樣精準鎖定腫瘤細胞上的抗原,達到殺滅腫瘤的效果。而Emily也曾接受了這類改造T細胞的回輸,成功幫助她戰勝了癌症。

治療Emily的CAR-T療法針對的是CD19蛋白。這是一類在許多血液腫瘤細胞上高度表達的分子。因此通過製造針對這一分子的CAR-T細胞,就可以開展高效的腫瘤獵殺行動。但遺憾的是,腫瘤細胞作為一種極其狡猾的個體,也會採取方法來抵抗治療:它們可能會在治療過程中逐漸降低,甚至完全不表達CD19!

在一種叫做大B細胞淋巴瘤(LBLC)的血液腫瘤里,複發的患者中,有62.5%的CD19表達已經缺失或者很低。這意味着,現有針對CD19的導航系統會失效,T細胞找不到CD19也就發揮不了作用。

既然單個導航不好使,我們再添加一個靶標,讓T細胞雙管齊下是不是就能保證療效了?最近一期的《自然-醫學》就展示了一種雙特異性的CAR-T療法。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在CD19之外,將CD22當作了T細胞的第二靶標。

榮登《自然-醫學》封面:這種難治癌症終於遇到了剋星

許多B細胞腫瘤也會表達CD22分子。就過往研究來看,先使用針對CD19的CAR-T療法,再使用針對CD22的CAR-T療法就能使患者獲得73%的完全緩解率。無論患者是否表達CD19,這種聯合療法都能獲得同樣的效果。因此,在靶標CD19的基礎上搭配CD22,組成雙特異性的CAR分子來導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研究者招募了39位B細胞腫瘤患者參與1期臨床試驗,包括17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患者和22名LBLC患者,其中38位接受了雙特異的CAR-T療法治療。當然,療法能否起效關鍵在於改造的T細胞能不能存活。研究者在將改造T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后,能通過多種方式(包括流式細胞術、定量PCR)從血液樣本中檢測到改造T細胞的存在,並且數量會在回輸10-14天後達到頂峰。

榮登《自然-醫學》封面:這種難治癌症終於遇到了剋星

隨後,研究者在T細胞回輸3個月後對患者作出了初步評估,在LBCL組中,15名接受了推薦劑量治療的患者,總緩解率(ORR)和完全緩解率(CR)分別達到了40%和33%。對所有LBCL病人來說,最好的ORR和CR分別達到62%和29%。在後續長達10月的隨訪評估中,研究者指出,接受治療之後患者的總體生存期中位數可以達到22.5個月,並且隨着隨訪時間的推進,這一數字還將不斷上升,也就是說在未來患者的生命還將得到延續。

榮登《自然-醫學》封面:這種難治癌症終於遇到了剋星

此外,一些顯示腫瘤存在的指標也會隨治療而好轉。研究中,有16名病人接受了循環腫瘤DNA(ctDNA)檢測,這一指標能很好地反應血液中癌細胞的存在情況。根據檢測結果,4名接受治療后,臨床反應較好的患者在最近的一次評估中,已經檢測不到來自腫瘤的ctDNA;12名仍伴有疾病進展的患者,在回輸雙特異性的CAR-T細胞14-21天後,同樣也能看到ctDNA不斷下降的趨勢,這說明腫瘤確實正在被改造T細胞不斷清除。

而B-ALL組的情況更加樂觀,T細胞回輸28天後,該組17名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緩解,其中CR達到了82%,6個月後,總體的CR已經達到88%。根據隨訪9個多月數據,患者總體生存期中位數可達11.8個月。

兩個組別的結果說明,針對CD19-CD22的CAR-T療法對兩種血液腫瘤都能起到顯著的治療效果,並且不需要針對不同靶標分開、多次進行治療,雙特異性的CAR-T細胞可以一次性就能完成效果。

綜合來看,單單針對CD19來治療B細胞腫瘤或許是不足夠的,未來針對兩個靶標的雙特異CAR-T療法或許是更有效的抗癌手段。目前,研究團隊正嘗試改進雙特異CAR-T細胞的製造過程,再進行後續的臨床測試。

(0)
上一篇 2021-09-06 14:07
下一篇 2021-09-06 14: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