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小啤酒肚的對策,終於來了

肥胖會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而問題最大的肥胖類型要數內臟脂肪過度積累引起的肥胖,外觀的表現就是腹部的“游泳圈”、“啤酒肚”。腹腔深處,脂肪包圍着重要的器官,為各種基本功能提供支持;但是如果內臟脂肪過於豐富,對鄰近組織和器官就會產生慢性炎症等負面影響。

過量的內臟脂肪非常危險,而且還很難消除。一些研究發現,即便管住嘴刻意少吃,也很難有效減少腹部脂肪。

葡萄牙Champalimaud研究與診斷中心的科研小組決定着手探索“自然燃脂”的機制,希望從中找出潛在的臨床應用。最近,他們的研究成果登上了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通過相互作用指導內臟脂肪存儲的過程。這一發現為對抗肥胖和肥胖相關疾病提供了多種新的對策。

縮小啤酒肚的對策,終於來了

很多人或許以為內臟脂肪就是均勻的一大坨油脂,實際上裡面除了脂肪細胞,還含有神經纖維和多種類型的細胞,包括免疫細胞。

其中一種叫ILC2(2型天然淋巴細胞)的免疫細胞引起了這支研究小組的注意。“ILC2在很多組織和器官里對各種免疫功能至關重要,包括維持脂肪組織的健康狀態。”研究一作Ana Filipa Cardoso博士介紹。

他們發現,內臟脂肪中,神經末梢與ILC2之間的交流需要一個關鍵的“中介”:間充質細胞(mesenchymal cell)。

這一發現出人意料,因為很長時間以來,間充質細胞只被看作是組織中的“腳手架”。研究負責人Henrique Veiga-Fernandes教授說:“間充質細胞一直以來被廣泛忽視,直到最近十多年,科學家們才發現,間充質細胞發揮多種重要的積極作用。”

一系列實驗指出,脂肪組織中的間充質細胞就像翻譯,接收到交感神經末梢發送的信號后,向ILC2發送信息,然後由ILC2命令脂肪細胞增強脂質代謝、消耗能量,避免過量脂肪引起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的傾向。研究人員指出,間充質細胞在內臟脂肪組織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適合用來精準調節其他細胞的活動。

在確認了內臟脂肪的這一燃脂機制后,研究小組繼續追溯源頭,尋找交感神經末梢的信號是從哪裡來的。“內臟脂肪中的神經纖維屬於外周神經系統,但它們不是‘老闆’,它們受到大腦所屬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指揮。” Cardoso博士解釋。

利用逆行示蹤技術和外科手術、化學遺傳學等操作,最終研究人員確認,下丘腦室旁核(PVH)位於這條神經環路的上級指揮中心。下丘腦在大腦底部,是一系列重要過程的控制中心,包括新陳代謝、生殖、胃腸道和心血管功能。

“這一發現意義重大。”Veiga-Fernandes教授說,“我們第一次發現這樣的神經環路,這條長距離的神經環路將大腦信息轉化為與肥胖有關的免疫功能。”

縮小啤酒肚的對策,終於來了

這一發現進一步引出了許多新的問題,例如,是什麼觸發下丘腦室旁核發出“燃脂”的指令,與特定的飲食或鍛煉有關嗎?還是依賴內部的代謝信號?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於預防和治療肥胖具有指導意義。

研究小組表示,在他們揭示的長距離、多步驟過程中,有多個可能的切入點,有望調節內臟脂肪燃燒,對抗肥胖並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與肥胖有關的疾病的風險。

據Veiga-Fernandes教授期待,目前研究機構下屬的初創公司LiMM正在計劃靶向神經免疫過程,轉化為創新的治療方法。期待研究人員的發現早日帶來臨床應用。

(0)
上一篇 2021-08-25 12:21
下一篇 2021-08-25 12: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