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在全球缺芯的背景下,半導體成為了當前最熱門的板塊之一。近日,英偉達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成為業界唯二超過5000億美元市值的半導體公司、台積電超過騰訊成為亞洲市值最高公司的兩則新聞,再給火熱的半導體行業增添了一把熱度。

近年來,儘管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在努力應對失業率飆升和經濟增長驟降的問題,但全球頂尖半導體公司的市值仍在繼續大幅增長。這一點從費城半導體指數的增長趨勢中也能得到佐證。

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風向標,費城半導體指數象徵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走勢與興衰。費城半導體指數在1993年12月1日開始計算,初始值為200。截至2021年8月19日,該項指數為3208.8。回望費城半導體指數近5年來的走勢,從800多一路攀升至此,芯片股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熱烈追捧。可見,以費城半導體指數的成份股為代表的半導體巨頭們,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瘋狂。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費城半導體指數(圖源:Investing)

以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15強榜單為例: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2021年Q1全球半導體企業營收Top15(圖源:IC Insights)

2021年第一季度排名前15的半導體廠商分別是:英特爾、三星、台積電、SK海力士、美光、高通、博通、英偉達、德州儀器、聯發科、AMD、英飛凌、蘋果、意法半導體、鎧俠。

其中,拋開蘋果公司和暫未上市的鎧俠,筆者對剩餘13家企業,根據5年前與如今的市值以及增速情況進行了盤點。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全球半導體巨頭市值對比和增長幅度(半導體行業觀察製圖)

其中漲幅超過1000%的公司有2家,分別是AMD和英偉達;此後,增速在500%以上的有意法半導體、美光科技、台積電三家;英特爾增速位列最後,不過單論營收及盈利的話,英特爾還是遠超AMD、英偉達等企業的。表單中的其他半導體企業增速處於200%~500%之間。

下面以幾家有代表性企業為例,來分析一下半導體巨頭們股價瘋漲和緩慢增長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影響着資本市場對其的追捧或忽視。

AMD:得道者多助

對於AMD來說,近幾年的翻身仗打得漂亮。

這家成立於1969年的老牌半導體廠,前些年一直被英特爾、英偉達等公司苦苦壓制,直到2014年AMD CEO蘇姿豐的降臨,開始帶領AMD打起這個漂亮的翻身仗。

短短六七年的時間裡,AMD的市值從20億美元一路漲到了現在的1200多億美元,暴漲50多倍的表現將這家曾岌岌可危的芯片大廠拯救了出來。

蘇姿豐上任之初,AMD推出了可供家用遊戲主機使用的芯片,一舉拿下了索尼PS4、微軟Xbox One以及任天堂WiiU的芯片訂單,成為當時前三大遊戲主機廠商的芯片供應商。僅PS4和Xbox One上市幾天的銷量就超過了100萬台。

彼時,AMD在PC市場幾乎還一敗塗地,但憑藉主機市場的絕對份額,AMD始終一息尚存,尋找一個在PC市場東山再起的機會。直到2017年,AMD推出基於Zen架構的Ryzen處理器,為全球PC玩家、內容創作者和硬件愛好者帶來了和英特爾同價位但性能更強的CPU。

同年6月,AMD發布了高性能數據中心處理器EPYC,10月又發布Radeon系列GPU,性價比均超過了當時市面上同類芯片。

一個接一個的重磅產品,征服了無數用戶的心,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邁上快車道的AMD,一度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一支股票。

AMD已隱隱散發出勢不可擋之勢,去年,除了Ryzen 5000系CPU的發布,AMD還發布了再次震驚世界的Radeon 6000系列GPU,性能摸到了RTX 3090的水準,可以說一舉追平了跟英偉達多年的差距

2019年以來,通過Ryzen升級款CPU的全球爆賣、7nm EPYC霄龍處理器在服務器領域的破冰之旅、RDNA架構顯卡的成功試水,連續三年業績飄紅的AMD在原有市值基礎上繼續大幅上漲,成為美國標普500強中最強領漲成分股。

如此“戰績”的背後,足以見得AMD在經營策略、產品結構方面極佳的戰略規劃,騰訊、蘋果、微軟及各大OEM整機商紛紛持票進場,巨額大單支持造就了AMD業績長虹。

從Mercury Research的數據可以看到,經過長達六年的重返數據中心的爭奪戰,到2021年第一季度,AMD的X86處理器在數據中心的銷售份額達到了11.5%,並且制定了可靠的路線圖,以應對不斷壯大且正在復蘇的英特爾的競爭。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AMD與英特爾所有CPU市場份額對比(圖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根據PassMark的數據,今年二季度AMD在所有CPU中的市場份額佔比達到44.1%,英特爾則由巔峰時的82.5%下降至55.8%。

此外,業界關心的AMD對賽靈思(Xilinx)的收購,目前已經得到英國監管機構和歐盟的批准。目前正在接受中國的審批,有消息稱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收購。

AMD一旦完成了對Xilinx的收購,將會在與英特爾的競爭中擁有更多的籌碼。

英偉達:拳打AMD,腳踢英特爾

英偉達真的漲瘋了。

英偉達目前的市值比英特爾、AMD、美光三家市值加總還要高。近日,英偉達市值超過了5000億美元(近期圍繞此市值上下波動),成為半導體行業中第二個超過5000億市值的公司,僅次於台積電。在不知不覺間,英偉達衝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英偉達近年來股價走勢圖(圖源:東方財富)

儘管英偉達的營收在近兩年才剛剛突破百億美元,但在過去短短5年間,其股價實現了數十倍的爆炸式增長,反映投資人對英偉達不斷的蛻變報以喝彩。那麼,英偉達為何被資本市場寄以厚望,它做對了什麼?

從3D加速卡開發商,到GPU的發明者,再到“AI芯片第一股”,英偉達驚人的成長速度正是來自於對算力痛點的精準突擊。

GPU起家的英偉達,在過去幾年每一步都踏准了科技進步的紅利,從區塊鏈,比特幣到AI人工智能,原有圖形計算的顯卡瞬間轉變為直接能通過密碼運算挖出“金子”的金礦,賣的風聲水起。在礦潮接近尾聲之際,英偉達更是推出了鎖算力的顯卡和專業礦卡兩種規格,擺明了礦老闆和玩家的錢兩手都要抓,這樣的表現,英偉達股價哪有不翻倍的道理?

在ASIC礦機逐漸替代GPU后,英偉達又順利的踏上了AI的東風,是當前服務器領域AI訓練和推理的絕對壟斷者,佔據了四大雲平台(微軟,Google,亞馬遜,阿里)95%以上的份額,數據中心領域成為英偉達增長的重要動力,為英偉達創造了一條寬廣而深厚的護城河。

同時,隨着英偉達成功收購Mellaonx又提前業界一步成為網絡處理卡DPU的先鋒,在這次收購的競爭中戰勝了英特爾,英偉達在雲端和數據中心領域進一步壯大,業務收入將有望迎來大幅提升。從英偉達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能看到,遊戲業務雖仍是英偉達營收的主要來源,達到了30.6億美元,但數據中心業務緊隨其後,營收達到了23.7億美元,未來隨着AI和數據中心的興起,市場對GPU的需求的暴增,給英偉達帶來巨大機遇和市場空間。

英偉達在股價和市值上的突飛猛進,與其採用多點開花戰略息息相關,也是資本市場對於英偉達在AI領域前景的反應。

觀察其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可以發現英偉達股價的騰飛集中在2015年之後。2015年英偉達收入47億美元,當時股價為20美元,而僅在兩年後,英偉達的收入增至近70億美元,如今股價則早已躥升至200美元。股價轉折背後,其實是英偉達的一次堅定轉型,並且在人工智能領域佔據了絕對的先發優勢。

除了上述提到的遊戲和數據中心市場,目前,在深度學習領域,幾乎無法避開英偉達GPU;而在無人駕駛領域,英偉達芯片也佔據了重要地位。

靠着虛擬貨幣、人工智能市場的快速崛起,這家不到30年的年輕企業,在巨頭林立的半導體市場正在上演一出“拳打AMD,腳踢英特爾”的精彩戲碼。

在完成了GPU,DPU的布局之後,英偉達又把目光瞄上了CPU。2020年9月,英偉達計劃用400億美元收購ARM。如若這筆交易最終達成,英偉達與ARM將會進一步改變汽車、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以及移動終端等多個領域的競爭格局。

英偉達的股價肯定還要繼續飆升。

意法半導體:欲重回巔峰

意法半導體(ST)成立於1988年,是由意大利的SGS微電子公司和法國Thomson半導體公司合併而成,公司名字也由此而來。

作為早期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地區之一,歐洲將汽車半導體和工業半導體兩個細分市場視為是其發展半導體產業重點方向。在此基礎上,孕育了汽車半導體和工業半導體方面的巨頭,意法半導體就是歐洲半導體企業之榜上有名的基石之一。

回溯其發展歷程,在上世紀90年代,隨着亞洲經濟的起飛,意法半導體將前後端產能向亞洲地區傾斜,以靠近用戶的方式,完成國際化布局。21世紀之交,在新科技崛起與互聯網泡沫破滅交織的時刻,意法半導體穩紮穩打的打造IDM模式,躋身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行列。

2005年開始,這一歐洲勁旅卻踏上了下滑路,意法半導體先是在存儲器市場折戟,隨後整合了來自愛立信、NXP的手機無線產品業務,成立ST-Ericsson,專註基帶芯片及無線產品,由於市場策略問題,最終以倒閉收場。至此,意法半導體的營收也呈斷崖式下滑,在2009年前後跌至冰點,且一直在谷底持續了五六年之久。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意法半導體20年來股價走勢(圖源:東方財富網)

之後,依賴於2007年問世的STM32通用微控制器產品系列和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MEMS等產品,意法半導體股價下降的態勢得以停止。後續隨着產品的逐漸起量,營收也開始逐步回歸。

自2007年意法半導體在北京發布首款STM32產品以來,十四年時間裡,STM32全球的銷量早已突破30億,並且STM32被打造成為一個MCU超級平台。意法半導體STM32系列產品如同傳教士般將MCU生態的種子播撒在全國。

STM32憑藉其豐富的產品線,龐大的資料庫,以及無法令人抗拒的價格優勢,讓無數工程師成為其忠實粉絲,在國內佔據近50%的市場份額,並且成為國產的熱門標的,中國本土MCU廠商競相研發對標產品,甚至連產品型號和管腳都一一對應,足以證明其強大的生態規模和影響力。

根據摩根士丹利於發布的2020年全球MCU市場回顧及2021年市場展望報告顯示,在32位MCU市場,意法半導體佔據着優勢地位。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2020年MCU市場份額佔比(圖源:Gartner)

另一方面,意法半導體在傳感器業務上的表現也非常突出,意法半導體是全球第一大高集成度ToF模塊廠商,排名第三的MEMS廠商,以此保證了意法半導體在汽車和工業傳感器領域領域很強的競爭力。另外,意法半導體在汽車和分立器件、模擬器件以及微控制器和數字IC產品都有相當比例的市場表現。

ST的成功繞不開其產品和技術的廣泛組合,完全與終端市場和應用重點保持一致。其布局的終端市場和產品系列幾乎覆蓋了所有電子類應用。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在熱門領域的開拓使得意法半導體的客戶遍布全球,至今ST服務超過10萬家客戶,公司也獲得了蘋果、博世、思科、大陸集團、惠普、華為和三星等知名系統廠商的高度認可。

廣泛的產品布局是意法半導體市值不斷上升的有力保障,但近幾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速,對於未來新技術和市場的探索,或是吸引資本市場的另一大因素。在當下正火的第三代半導體方面,意法半導體早已展開布局。

2019年意法半導體與Cree簽署了超5億美元的SiC晶圓購買合同,完成對瑞典碳化硅(SiC)晶圓製造商Norstel的收購。前不久,意法半導體還宣布製造出了首批8英寸SiC晶圓片。

在氮化鎵(GaN)方面,意法半導體去年與法國GaN創新企業Exagan公司簽訂了多數股權的併購協議,將拓寬並推進意法半導體的汽車、工業和消費用功率GaN的開發規劃和業務。同年,意法半導體為了加快GaN工藝技術的開發以及GaN分立和集成器件的供貨,牽手台積電,將採用台積電領先業界的GaN製造工藝。

通過意法半導體的市場戰略也能夠發現,過去幾年,併購浪潮在某種程度上重塑了全球半導體行業。通過併購,巨頭公司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急需的技術,實現發展甚至是多贏的局面。

隨着PC市場和移動終端市場紅利期的結束,緊隨5G網絡普及而來的正是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智能電動汽車、無人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全新紅利市場的到來,或許將給半導體產業帶來新一輪的增長周期。

即將重回巔峰的意法半導體,又能否抓住接下來的新一輪機遇,躍上新的巔峰?

美光科技:踏上存儲紅利

2017年至2018年間,內存條、固態硬盤價格瘋漲,全球各大閃存芯片製造商獲利頗豐。2019年以來,閃存市場瞬間崩塌,全線產品價格暴跌30%至40%,儘管芯片廠商通過減少庫存的方式來阻止產品價格下跌,也於事無補。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美光科技近年來股價走勢(圖源:東方財富網)

上述趨勢反映在全球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的股價走勢上,一覽無餘。內存芯片價格的周期性波動是直接影響美光科技在內的存儲廠商業績表現的重要因素。

8月12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名為《凜冬將至(Winter IsComing)》的看空存儲芯片行業研報,將美光科技評級從“增持”下調為“中性”,使其股價應聲下跌19.8%。儘管如此,美光科技整體股價在近年來仍舊是呈現出瘋漲的趨勢。

前不久,美光公布的202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部分芯片在期內價格大漲,其中,DRAM芯片均價按季度上漲約20%、NAND芯片均價按季上漲接近10%。存儲芯片和記憶芯片廣泛應用於數據中心、電腦、手機等終端市場,近年來隨着消費領域和數據中心市場的大力發展,內存芯片需求旺盛,在這期間中令美光業績大增。

針對未來市場,美光在最新的季報中表示,數據中心方面不僅增加了雲客戶,而且對於模組密度的要求變高,因此在今年下半年仍然會有較大出貨需求;在電腦和顯卡方面,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銷量都變高,這牽涉更多的內存條、硬盤的需求,而下一代顯卡和遊戲用卡也對存儲出貨提出要求;手機方面,則在持續推進對最先進製程1α DRAM、176層工藝NAND的需求,這些低能耗、高效率的產品受到新一代手機的歡迎;在汽車方面,美光則指出“產能正在恢復”,而且車用的信息設備、駕駛輔助系統會需要更多的存儲芯片。

在先進製程工藝上的進步,讓美光的產品能夠繼續競奪電子設備迭代期間的市場。

有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將達12%至5000億美元規模;其中存儲器增長將達19%至1460億美元規模。結合當前全球缺芯的現狀和趨勢,存儲器市場未來幾年內仍將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也為美光科技帶來了持續的推動力。

台積電:半導體一哥

台積電在過去幾年中的股價坐火箭般躥升至6000多億美元,穩坐半導體行業龍頭位置。

2021年台積電高業績增速繼續高歌猛進,二季度營收132.9億美元,同比增加28%。在業績發布不久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預期,今年全球不含存儲的半導體產值將成長17%,晶圓製造產值將成長20%,台積電還將繼續擴大晶圓製造產能。這預示着未來產能會進一步釋放,業績可能繼續高走的市場信號,引發二級市場券商及投行紛紛看多。

另外,通過集邦諮詢發布的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排名預測報告可以看出,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已是獨孤求敗。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晶圓代工市場份額(圖源:數碼燕)

台積電營收佔到了全行業總營收的56%,是第二名三星的三倍還要多。台積電能有這樣的成績,與其技術、產能與客戶等幾方面缺一不可。

台積電技術水準高,7nm及以上先進工藝為台積電貢獻了將近50%營收,這是台積電能在營收方面甩開對手的關鍵。台積電在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量產5nm芯片,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3nm芯片,目前也已經開始研發2nm芯片,量產可能會在2026年開始,無論是技術性能還是推出時間,均由於競爭對手。

其次,全球70%的EUV光刻機都在台積電手中,而且目前台積電還在全球建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並保持領先地位,台積電計劃將其資本支出從2020年的172億美元增加到今年的約300億美元,並在未來三年內總共支出約1000億美元,未來產能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然後在客戶方面,穩定的訂單讓台積電在發展過程中可以減少風險。市場即將推出的芯片,包括AMD的Zen 5 CPU、蘋果新一代處理器和高通的下一代驍龍芯片等,都將採用台積電的3nm工藝製造。即使是最近加倍加大國內代工計劃的英特爾,也會將部分芯片外包給台積電的3nm供應線。台積電的3nm節點已經全部預訂到了2024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原本業界認為台積電失去了華為這個第二大客戶后,業績將出現下滑,然而結果卻是其營收迭創新高。

DigiTimes給出的數據指出,蘋果為台積電的第一大客戶,2020年為台積電貢獻了24%的收入,預期今年蘋果將為台積電貢獻25.4%的收入。除了蘋果之外,還包括AMD、博通、高通、英特爾、英偉達等美國芯片企業是台積電的前七大客戶,它們和蘋果一起為台積電貢獻了超過六成的收入,DigiTimes預計這些美國芯片企業給台積電貢獻的收入佔比將進一步提高。

美國芯片企業對台積電業績的支持還因為從去年四季度以來,全球芯片市場面臨芯片短缺導致芯片代工價格大幅上漲,先是汽車芯片企業因為供應短缺主動提出提高芯片代工價格,隨後眾多芯片企業接受提價,為台積電貢獻了最大比例收入的美國芯片企業願意接受提價無疑成為台積電業績的推動力。

可以看到,無論是工藝技術、產能效率還是客戶質量,台積電都是芯片代工廠中最頂尖的存在。以台積電現在的發展勢頭,相信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製造商,半導體市場的長期增長應該會讓其更領先對手。

英特爾: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英偉達2020財年營收109.18億美元,英特爾2020年營收779億美元,是英偉達的7倍,而市值只有英偉達的一半。可見,華爾街是多麼不待見英特爾。

英特爾多年來積極推動轉型,“以數據為中心”方向是核心戰略,而一些看似還不錯的業務也紛紛被英特爾砍掉,比如基帶業務賣給了蘋果,閃存業務賣給了海力士。但遺憾的是,轉型戰略最重要的板塊營收依舊疲軟,且芯片市場腹背受敵,面臨AMD、英偉達強大競爭。

在PC個人電腦時代,英偉達與英特爾可以說是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在人工智能時代,戰況卻悄然發生了改變。早年間,憑藉著x86架構在數據中心CPU中的壓倒性地位,英特爾幾乎壟斷了數據中心CPU市場,市場份額高達90%。

然而,人工智能的爆發把英特爾打了個猝不及防,僅靠CPU已經不足以滿足飆升的高性能計算需求,看似鐵板一塊的x86市場被撕開一道口子,以英偉達為首的GPU、AI芯片企業瘋狂湧入。

芯片巨頭的瘋狂五年

英偉達與英特爾數據中心業務增速(圖源:36氪)

英偉達這幾年在遊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各領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增長,對GPU的算力要求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嘗試收購ARM,算是一種順勢而為。

再看英特爾,自從當年賣掉了ARM芯片業務之後,英特爾的命運就和x86架構綁定到了一起了,x86架構在這幾年的計算能力方面也是達到了一個瓶頸,但是ARM架構每年都有一個巨大的性能增長。蘋果的M1芯片搭載在筆記本上,更是第一次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x86架構真的已經落後了。因此,英特爾不被資本市場看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另一邊,英特爾的CPU大本營也在持續被攻擊。作為行業營收龍頭的產業一哥,英特爾依舊是全球銷量最高的芯片設計巨頭,但在CPU市場的領先地位逐漸被縮小。尤其是近三年AMD在CPU方面的進步有目共睹,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提升,和英特爾形成了有力競爭。儘管在短期內,仍無法超越英特爾的壁壘,但不得不說,AMD的勢頭仍兇猛,並且還在奪取更多CPU市場份額。

擠了多年牙膏的英特爾,正在承受這一行為帶來的代價。資本是逐利的,你不好好乾,自然資本就會跑到好好乾的地方去。

代工方面,台積電和三星都遠遠領先於英特爾,英特爾努力實現從10nm芯片到7nm芯片的大規模生產飛躍,最初計劃在2021年底推出其首批7nm芯片,但由於一系列製造事故,該計劃已被推遲到2023年。

回看這幾年,英特爾在布局新興產業的同時,不僅CPU的主戰場受到AMD、ARM等廠商的挑戰,在AI、5G方面也受到英偉達、互聯網巨頭的猛烈競爭,先進工藝製程也是麻煩不斷,進展一再拖延,真可謂四面楚歌。

近來,在技術老將Pat Gelsinger作為CEO回歸的熱度之下,英特爾也在通過精簡7nm工藝架構、宣布IDM 2.0轉型、公布RISE戰略、招攬眾多技術老將回歸等一系列動作重新鞏固行業地位。

就在不久前,還傳出英特爾計劃將以超過20億美元收購RISC-V初創企業SiFive,以拓展其在RISC-V領域的布局,並為英偉達收購ARM作提前準備。

總之,意識到問題的英特爾正在調轉航向,任誰都無法忽視這家巨無霸的半導體巨頭,即使其正面臨重重困局。英特爾仍然是一個不可預測的競爭者,只是曾經風起雲湧的盛宴已過。

寫在最後

近年來,在技術變革和市場需求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半導體行業水漲船高,企業整體市值均呈較大上漲幅度。

身處其中的芯片巨頭們,起起伏伏,映襯着大機遇下各企業的布局與策略,改變或鞏固行業格局。

誰能抓住機遇,誰就能跑得更快;誰能持續抓住機遇,就能跑得更遠。

(0)
上一篇 2021-08-22 23:35
下一篇 2021-08-22 23: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