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重建了東地中海的白銀貿易情景:從特洛伊戰爭到羅馬共和國

科學家們重建了東地中海的白銀貿易,期間包括特洛伊戰爭、羅馬的建立和耶路撒冷所羅門聖殿的毀滅等傳統日期。由法國、以色列和澳大利亞科學家以及錢幣學家組成的團隊發現,在青銅時代晚期和鐵器時代,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銀器貿易仍在繼續,只是供應偶爾會放緩。銀的來源是整個地中海東北部,甚至遠至伊比利亞半島。

科學家們重建了東地中海的白銀貿易情景:從特洛伊戰爭到羅馬共和國

研究小組利用高精度的同位素分析來確定在Hacksilber銀礦中發現的微量鉛的礦石來源。Hacksilber是不規則切割的銀塊,包括破碎的銀錠和珠寶,從公元前二千年初到公元前四世紀,在黎凡特南部作為支付手段。在當地和國際交易中使用,它的價值是通過在天平上用標準化的砝碼進行稱重來確定的。它在該地區的考古發掘中被發現,通常儲存在陶瓷容器中,由於在黎凡特沒有銀礦,它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Liesel Gentelli博士在Goldschmidt地球化學會議上介紹了這項研究,他說:”即使在硬幣出現之前,也有國際貿易,Hacksilber是被交換的商品之一。”

研究小組分析了來自黎凡特南部、現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86年的13個不同遺址的Hacksilber。這些樣本包括來自’En Gedi、Ekron和Megiddo(也被稱為Armageddon)的發現。他們將他們的發現與礦石樣本相匹配,並表明大部分Hacksilber來自愛琴海南部和巴爾幹地區(馬其頓、色雷斯和伊利里亞)。也發現一些來自遙遠的撒丁島和西班牙。

首席研究員Liesel Gentelli(法國里昂高等師範學院)說:”此前的研究人員認為,在青銅時代晚期的社會崩潰后,銀器貿易已經結束,但我們的研究表明,特別是南黎凡特和愛琴海世界之間的交流從未停止過。東地中海地區的人們仍然保持着聯繫。白銀很可能是由於貿易或掠奪而流向黎凡特。

我們看到在青銅時代向鐵器時代過渡的時候,也就是公元前1300-1100年左右出現了白銀稀缺的情況。這一時期的一些藏品顯示銀錠當中的銅含量異常高,這可能是為了彌補銀的不足而添加的。

我們無法將當前對白銀貿易的發現與具體的歷史事件一一對應,但我們的分析表明,從特洛伊戰爭之前(一些學者將其定為公元前12世紀初),到公元前753年羅馬的建立,直至公元前586年鐵器時代的結束,以尼布甲尼撒摧毀耶路撒冷的所羅門聖殿為標誌,Hacksilber貿易的重要性。在此之後,我們看到硬幣的逐漸引入,首先是發現了一些古錢幣,後來在大約公元前450年,利凡特南部過渡到貨幣經濟,這使得哈克希爾伯的貿易變得不那麼重要。然而,這項工作揭示了Hacksilber在青銅和鐵器時代的經濟中所發揮的持續而關鍵的經濟作用”。

利物浦大學考古材料學高級講師Matthew Ponting博士在評論時說:”這是一項重要的新工作,證實了我們對鐵器時代早期黎凡特地區的貿易和交換路線的理解。在該地區發現的所有銀器都必須是進口的,這一事實為更廣泛地調查貿易路線以及了解這一重要歷史時期的合金使用和偏好提供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0)
上一篇 2021-07-05 07:55
下一篇 2021-07-05 07: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