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曉君:國產14nm芯片明年底可以實現量產,國產芯片迎最好時刻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接受採訪表示,國產14nm芯片明年底可以實現量產,國產芯片已經迎來最好的時刻。“認同行業預判,儘管面臨著技術方面的難題,但已看到希望。14nm甚至28nm芯片國產化快速發展意味着,我們採用退回策略,用成熟工藝滿足一般性的芯片需要,不一味追求高製程,更加重視設計、封裝優化,以時間來換取半導體應用和全產業鏈自主的空間。”

6ddc8eb0gy1grrcj9g8mqj20w00prgs4.jpg

在他看來,14nm芯片的發展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題:刻蝕機、薄膜沉積等關鍵裝備實現了從無到有,批量應用在大生產線上;14納米工藝研發取得突破;后道封裝集成技術成果全面實現量產;拋光劑和濺射靶材等上百種關鍵材料通過大生產線考核進入批量銷售。而這些成果基本覆蓋了我國集成電路全產業鏈體系,扭轉了之前工藝技術全套引進的被動局面。

此外,在他看來,14nm芯片量產以後,後續擴大產能還需要做好資金支持,包括光刻機、清洗設備、拋光儀器等所需設備不僅價格昂貴,且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水和電;其次,需要在原材料、元器件等供應商層面上做好整合工作,提前做好客戶導入,確保產能得到充分利用。

溫曉君對於國產芯片的未來表示看好。他認為,目前國產芯片“雖然離芯片大廠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已看到希望”。

溫曉君稱,14-12nm這一代的生產線,在目前半導體中非常的關鍵,14nm製程及以上能夠滿足目前70%半導體製造工藝的需要,定位中端的5G芯片均採用了12nm工藝。另外,14nm基本能滿足我國國產台式CPU需要的製程的需要。

溫曉君還表示,我國14nm技術蓬勃發展,並交出了不俗的成績單,但是想要后發制人,實現追趕,也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業內領先廠商在14nm上已經有多年的生產經驗,產線折舊已經完成,我國企業在成本上與其他廠商競爭並沒有優勢。因此,在技術追趕上我們和世界第一流的代工企業存在着代差,想要后發趕超則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與時間成本。

(0)
上一篇 2021-06-24 14:28
下一篇 2021-06-24 14: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