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實錄:Web3 和技術融合

7 月 14 日,首屆“全球 Web3 生態創新峰會・新加坡”(GWEI 2022 – Global Web3 Eco Innovation Summit -Singapore)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行,由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及其普惠金融科技節點(SUSS NiFT)、巴比特海外新品牌“DeFi 之道”聯合主辦。

本次峰會由全球領先的 Web3 生態建設者歐易 OKX 總冠名贊助。

在今日下午 Room 2 的圓桌《Web3 和技術融合》上,NCS 集團項目首席安全官 Anthony Lim,loMob Tech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Boyd Cohen 博士,AID:Tech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Joseph Thompson 以及 OSL 新加坡負責人 Kanny Lee 就“Web3 與社會價值”以及“Web3 與 Web2 技術的融合”展開了精彩對話。本場圓桌主持人為 Chronicled 創始人 Ryan Orr 博士。

圓桌實錄:Web3 和技術融合
圓桌實錄:Web3 和技術融合

以下內容出自圓桌對話錄音,經 DeFi 之道整理(有部分刪減和調整):

Ryan Orr:我們是否看到了 Web3 與社會價值的融合?

Kanny Lee:首先,進化是艱難的,迭代往往伴隨着陣痛。融合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在新的數字經濟中會有贏家,也會有輸家。隨着時間的推移,會出現一些混合模式,在這些模式中,一些公司試圖推出 Web3 功能,他們聲稱自己是 Web3,但實際做得並不是很好。早在 90 年代,核心銀行系統就試圖嘗試數字經濟,然後出現了我們現在所說的 Web 2。他們說,真正的電子商務是在脫離傳統系統時才真正起飛的。所以我認為會有更多的顛覆和融合。

對於 Web3 是否在輸出社會價值,我認為 NFT 會是一個不錯的例子。NFT 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由於疫情原因,過去兩年對於喜歡社交的朋友來說是艱難的,但當你進入元宇宙時,你可以用化身展示自己,或者炫耀你的 BAYC 頭像。這可以將你與其他人區分開來。當然,在元宇宙中,要判別你的真實身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使用的是假名,它是數字化的,身份是完全隱蔽的。

Joseph Thompson:在我看來,融合需要發生,但 Web3 還沒準備好。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問題是糟糕的用戶體驗。對於非加密圈子的用戶來說,使用 Metamask 都是有難度的。我認為,在跨越這些障礙之前,Web3 不會突然獲得所有的新用戶,融合也不會發生。至於 Web3 的社會價值,我覺得碳抵消是一個很好的用例。

Boyd Cohen:我認為,我們在 Web3 中幾乎還沒有做任何有社會價值的事情,但有很多關於 Web3 如何能夠真正改變人類和地球的概念。我非常看好我們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無論是碳抵消還是社會包容。我們做了研究,如果整個世界大規模地採用我們的技術,每年能減少 30 億噸的碳排放,佔全球排放量的 2% 以上。至於一些例子,我個人喜歡 Gitcoin 所做的事情,利用社區來促進公共產品的資金籌集。我同意 Joseph 的觀點,我們現在的成績還不多,但潛力是存在的。我們已經從投機性 DeFi 開始發展到了 NFT 和元宇宙,我們將開始看到所有這些去中心化工具的轉變,然後真正對世界產生影響。

Anthony Lim:對於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兩點講述。

首先,我喜歡 Joseph 和 Boyd 他們公司所做的事情,無論是碳信用還是再生經濟學。但這些事情我們很早就開始涉獵了,已經發生的事情不能稱之為 Web3。我們可能還沒有到融合這一步。

第二點是,Web3 的目標是從社會性目的開始的。我們渴望去中心化,不想被互聯網巨頭控制。在某種程度上,區塊鏈是一種社會正義,它是關於去中心化、公共領域、社區、開放源代碼的想法。因此根據定義,Web3 還沒有達到融合的程度。

圓桌實錄:Web3 和技術融合
圓桌實錄:Web3 和技術融合

Ryan Orr:感謝各位精彩的回答。下面,進入第二個問題——Web3 將與 Web2 融合還是對其進行顛覆?

我發現,目前行業里存在着這兩種明顯對立的說法,有些人認為,Web2 的公司將協同 Web3 發展,見證 Web3 中發生的令人興奮的事情。比如 Facebook 就在利用其用戶基礎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而另一個觀點是,Web3 足夠獨特,Web2 公司將很難向 Web3 發展。所以第二個問題是:Web3 將與 Web2 融合還是對其進行顛覆?

Kanny Lee:在我看來,Web3 將顛覆 Web2。我是一個忠實的 Fitbit 用戶。10 年來,我為其高級服務支付額外費用以獲得額外的數據統計。但是,當 Web3 模式出現時,當有一個 Move to earn 模式出現時,這會給你帶來即時的滿足感,並激勵你採取更多行動。Stepn 在第二季度通過 Move to earn 模式賺了 1.22 億美元。此外,Stepn 還宣布,其第二季度有 1/3 的用戶是非加密人士。我想,這就是 Web3 的進化,或者說是對 Web2 的顛覆。

Joseph Thompson:首先,我認同 Kanny 的觀點。我認為在一些行業內會出現顛覆,但有些行業過於強大,顛覆很難發生。就以我們在跨境支付和匯款方面的經歷而言,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實現更低價、更快速的轉賬。但問題在於,那些身份得不到政府驗證的人(例如某些國家地區的女性)需要支付更高的轉賬費用。因此,在技術方面並不真正重要,解除這些限制才是關鍵。從這一角度來看,Web3 將與 Web2 融合。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我們在美國與一些婚姻組織合作開展的“volunteer to earn”的活動來說,建立一個鏈上聲譽系統可以免去志願者的背景調查,而這可能會徹底顛覆志願服務領域。

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具體的領域。

Boyd Cohen:就我個人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我同意 Kanny 的觀點Web3 已經準備好真正顛覆很多 Web2 行業。它創造了一種模式,能夠在與創造價值的人分享財富時具有包容性,而不是從那些貢獻價值的個人身上提取價值,並只把這些價值給到風險基金和大公司的創始人。我們不會看到融合。我認為 Kanny 所說的是正確的。很多網絡公司被商業模式、股東和文化所困,它們都專註於提取利潤,不知道如何分享。

但是,我想指出的是,就我所處的行業來看,融合也是合理的,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事實上,很多採用我們技術的客戶都是 Web2 或傳統的公司,如鐵路運營商和航空公司。所以,這些行業中的一些公司可能不會直接被 Web3 顛覆。他們將通過像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那樣成為 Web3 的直接參与者。

Anthony Lim:在我看來,首先,Web3 的意圖不是與 Web2 融合,或對其進行顛覆。我認為這更像是一種進化。即使 Web3 顛覆了 Web2,它也是副產品而已。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沒有必要擺脫 Web2。NFT 也好,元宇宙也好,它們都建立在 Web2 的基礎設施上。也許我們在一個大周期后最終會見證融合,但再說一次,不是有意為之。意識形態者無法做到這一點。

Ryan Orr:我認為這是一個客觀的說法。當你在 2016 年或 2017 年建立 Web3,那時已有去中心化的意識形態,但後來你實際上需要為 ETH 節點建立索引,而這需要中央服務器。你需要存儲一些數據,也許它是雲託管的,但它仍然是一些公司的中央服務器。

但現在,我們有了這些基礎設施的去中心化版本,比如提供分佈式存儲的 Filecoin,去中心預言機服務 Chainlink。我們看到了去中心化組件的嘗試,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不過正如你所說,我認為今天仍然有相當數量的 Web2 中心化基礎設施。

圓桌實錄:Web3 和技術融合
圓桌實錄:Web3 和技術融合

Ryan Orr:限於時間關係,關於這一話題,大家還有什麼想分享的嗎?

Joseph Thompson:我認為,要想讓顛覆發生,必須更好地關注產品,讓非加密原生用戶加入進來。用戶體驗必須得到極大的改善。

Boyd Cohen:我想接着 Joseph 的話說,我認為顛覆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會發生,即人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在使用加密工具。最終,Web3 將無處不在,許多工具、應用程序和我們的手機都會是去中心化應用。像 Solana 手機那樣的實驗就很有趣。我認為很快,我們的手機上既會有 Web2 的 App,也會有 Web3 的 App。我可以不知道哪個是哪個,但只要它有優秀的產品體驗,我就會使用。那時我們就成功了,但現在還沒達到。

Anthony Lim:我認為在短期內,Web3 和 Web2 是共生的。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67914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7-28 17:23
下一篇 2022-07-28 1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