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宣布獲得餘杭國投1.25億元投資,“元宇宙新物種”再次崛起?

來源:藍鯨財經

作者:齊智穎

原標題:《Rokid年內獲超10億元融資,“元宇宙新物種”再次崛起?》

Rokid宣布獲得餘杭國投1.25億元投資,“元宇宙新物種”再次崛起?

圖片來源:由無界版圖 AI工具生成

在發布了被宣稱為“元宇宙新物種”的Rokid Station后短短數日,Rokid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獲餘杭國投1.25億元投資。至此,Rokid於年內累計獲得三輪共計超過10億元融資。

儘管有新產品及融資傍身,但市佔率排名第三的Rokid的盈利狀況始終是個謎。隨着此前影創科技陷入欠薪危機,該行業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外界的質疑。

如今,各家密集發布AR眼鏡,行業迎來大爆發,但這並不是AR眼鏡第一次成為焦點,該行業也曾經歷過大起大落。那麼,之前的技術困境是否真正得到了解決,Rokid們面對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的競爭,是否能守住自己的陣地?

Rokid智能眼鏡被質疑是智商稅

事實上,Rokid並不是以AR眼鏡起家,其首先研發出了陪伴機器人和智能音箱產品。據該公司官網顯示,目前,Rokid定位為一家專註於人機交互技術的產品平台公司,致力於AR眼鏡等軟硬件產品的研發及以YodaOS操作系統為載體的生態構建。

目前,Rokid旗下研發的智能眼鏡包括Glass系列、Vision系列、Air系列。

此次Rokid發布的新產品"Rokid Station"並不是一款智能眼鏡產品,而是一款與眼鏡連接的新終端,從外形上看有點像一個小型主機,定價為799元。而這款產品被Rokid宣稱為“元宇宙新物種”。

據介紹,Rokid Station切入的是觀影、娛樂和辦公三大場景,在與AR眼鏡連接之後,相當於隨身攜帶了一個巨幕影院、一個遊戲手柄,搭配上鍵盤鼠標,還可以成為一套小型的移動辦公軟件。

但就體驗來講,Rokid的智能眼鏡產品似乎與其宣傳的有所差別。以Air為例,用戶佩戴可能會出現頭暈狀況,並且屈光度調節沒有記憶能力,容易誤碰,要重新調節。

儘管從觀影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用戶對Air反映體驗良好,但從遊戲體驗角度來講,有用戶表示這個價位不如買台顯示器,更是有用戶表示該產品為智商稅。

年內融資超10億元,盈利能力不得而知

根據Rokid微信公眾號中的一篇專訪文章信息,2007年祝銘明開始在杭州創辦了做手機操作系統的猛獁科技,阿里巴巴先是戰略投資,然後收購了猛獁科技,猛獁OS也逐漸變成了阿里YunOS。

2013年,阿里巴巴委任祝銘明為M工作室的領頭人,進行包括機器人、圖形圖像識別、二維碼掃碼等,還有跟導航、車載相關的,以及最新的藍牙技術研究。一年後,祝銘明離開阿里並創立了Rokid。而這一次,他跟團隊說要做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在Rokid的高管團隊中,還有另一個來自阿里的向文傑,他曾為阿里雲OS高級產品經理、淘寶電影產品負責人。

創始人及高管團隊的背景無疑為Rokid加分不少,其成立后一路受到資本青睞,共獲得8輪融資,僅2022年的3輪融資額就超10億元。其中IDG資本、元璟資本與線性資本一直從天使輪投到了B輪,IDG資本更是參投了B+輪。

Rokid宣布獲得餘杭國投1.25億元投資,“元宇宙新物種”再次崛起?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未公開任何財務數據,該公司的盈利能力究竟如何,其是否已實現盈利,外界不得而知。

今年8月,同在智能眼鏡賽道的影創科技被曝欠員工薪水。而在影創科技CEO孫立對藍鯨TMT記者獨家回應中,他也坦承因疫情公司停發了部分員工某些月份的績效工資。這不禁讓人對這一賽道的盈利情況表示擔憂。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AR、VR賽道的硬件產品盈利是建立在訂單量足夠大的基礎上的,其背後的內容和生態是未來盈利的重要板塊,而內容和生態只有在打開了市場之後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VR/AR賽道大起大落

實際上,VR/AR眼鏡產品成早已成為行業焦點之一。早在2012年,Google發布初代Google glass便揭開了智能眼鏡產品的序幕,隨後微軟、索尼等全球科技企業先後進入該市場。但幾年後,受限於技術等問題,該類產品出現延遲與眩暈等瓶頸,加之涉及用戶隱私等問題,智能眼鏡市場逐漸歸為平靜。

而隨着社會的發展,5G、雲計算與光學顯示技術的進步加之元宇宙概念的興起,再一次助推該賽道爆發。

根據IDC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全球AR/VR總投資規模接近146.7億美元,並有望在2026年增至747.3億美元,五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38.5%。

但多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元宇宙僅僅是處於概念火爆階段,實際上,提升AR/VR硬件設備在消費者市場中的接受度仍然任重道遠。

易觀分析稱,與以沉浸式娛樂為主的VR眼鏡不同,注重虛實結合與功能性的AR眼鏡擁有更強的成為下一代智能工具與平台的潛力。但是,由於技術和市場的不成熟,過往的AR主要以企業級市場為主,在消費級AR市場中的投入相對有限。在智能眼鏡領域,想要打入C端卻並不容易,此前入局者們紛紛選擇了較為保守的B端。

清華大學《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顯示:由於元宇宙產業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具有新興產業不成熟、不穩定等特徵,至少存在資本操縱、輿論泡沫、產業內卷等十大風險點,產業和市場需要回歸理性。

未來元宇宙熱潮一旦褪去,智能眼鏡是否會再次歸為沉寂,目前還暫無定論。

消費級AR眼鏡市場群雄盤踞,Rokid們能否突破圍剿?

2022年第三季度,在國產品牌的共同發力下,消費級AR眼鏡市場整體銷量實現了快速增長。

各大品牌也接連發布智能眼鏡新品,Nreal於2022年8月同時發售Nreal Air和Nreal X兩款產品。進入10月以來,Rokid發布Rokid Station;隨後雷鳥創新發布新一代消費級XR眼鏡雷鳥Air 1S。

易觀分析數據顯示,本季度國內消費級AR眼鏡銷量已達數萬台,Nreal、雷鳥創新、Rokid、小米米家、INMO分列銷量前五。

Rokid宣布獲得餘杭國投1.25億元投資,“元宇宙新物種”再次崛起?

然而,消費級AR眼鏡的網生屬性比其他硬件產品更加明顯。易觀分析稱,一方面,產品的宣傳、推廣與運營均以在線平台為核心,種子用戶多為科技極客,用戶也在社交、視頻等平台進行分享交流。

另一方面,易觀分析結合行業專家意見認為,消費級AR眼鏡的銷售不僅目前以線上平台為主,未來較長時間內仍有望保持較高的線上佔比,線上銷售佔比有望維持在80%至95%。

但電商渠道相比傳統線下零售,更依賴平台方的流量推薦以及顧客的主動搜索。隨着線上流量紅利褪去,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對於入局AR眼鏡的企業而言,這可能是未來需要突破的瓶頸。

除此之外,這類企業還面臨著科技巨頭的圍剿。畢竟,在該領域,不少科技大廠也在摩拳擦掌:微軟HoloLens應用正在持續深入,谷歌消費級AR眼鏡測試正在開展,蘋果消費級AR眼鏡也不斷被提上日程。

易觀分析稱,儘管主要品牌均在消費級AR眼鏡方面各有優勢,但市場影響力相比於蘋果等大型科技企業仍非常有限。

那麼,未來Rokid們能否與科技巨頭分庭抗禮,仍需拭目以待。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86360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11-07 11:52
下一篇 2022-11-07 12: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