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紅的數字愛豆到不知疲倦虛擬員工,他們對數字人都做了些什麼? | 元宇宙

從最開始的唱跳愛豆,到人工智能助手,再到能適應不同工作場景的虛擬人員工,虛擬數字人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專題策劃 | 林意欣

文 | 曉菲
專題插圖 | 迢迢

來源:南都周刊,此報道刊登於2022年2月期《南都周刊》。

2021年,以蘋果為代表的后消費電子時代,摩爾定律不再靈驗,扎克伯格將臉書更名Meta舉世嘩然,成功引爆元宇宙概念。
國內外互聯網巨頭紛紛FOMO入局,各路資本都在元宇宙身上押下重注,恐落人後。元宇宙滋生了意想不到的商機,“捏臉”成為新職業,NFT拍賣風風火火,虛擬世界開始囤地炒房,再不濟也能去社交網絡賣課……沙泥俱下,雞犬升天。
日前,銀監會罕見提示風險,稱利用元宇宙名目非法集資等新型騙局已出現。
誰是韭菜誰是鐮刀尚無定論,“元宇宙仍然是現實世界當前一個很大的懸念,許多問題都在等待答案。”
此報道刊登於2022年2月期《南都周刊》。

早前,一位名叫“柳夜熙”的女生幾天之內漲粉800萬,秒殺了一眾網紅,但她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人類,而是創壹科技製造出來的虛擬數字人。其實虛擬數字人並不是什麼新事物,像是洛天依和初音未來早就已經人氣很高,但隨着元宇宙概念的爆火,虛擬數字人又再次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日前,OPPO發布了自己首個虛擬數字人小布,騰訊也推出了能制定不同角色的數智人。

從最開始的唱跳愛豆,到人工智能助手,再到能適應不同工作場景的虛擬人員工,虛擬數字人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早期的虛擬數字人需要真人驅動,真人戴着數據採集頭盔服裝進行運動,上百個攝像頭對其身體進行全方位掃描,捕捉細微的表情和細緻的動作,錄入人類的語音,然後把數據輸入虛擬數字人以控制其表情和語言行動,從而得到模擬真人的效果。

後來的虛擬數字人,則在採集真人的原始數據之後,可以用算法重組數據和驅動,從而更為智能化。

影片《阿凡達》面部動畫技術的開發者Mark Sagar在新西蘭創立的公司的Soul Machines,號稱要給元宇宙提供數字勞動力,類似於NPC(非玩家角色)跟人類自身的延伸。

人類在不同的場合也會有不同的個性跟角色,比如你在教小孩子踢球時候的表現,跟在酒吧和朋友們喝酒時的表現是不一樣的,人們會在環境參數下調整自己的行為。當創造虛擬數字人的時候,也可以創建這種結構。

目前Soul Machines主要製作客服虛擬數字人和宣傳虛擬數字人,比如一些國際組織、大學、銀行、品牌之類的,也為歌手威廉姆·亞當斯按照他的外形製作了虛擬數字人。在今天,這個賽道上已經有不少企業參與競爭,比如美國的公司AI Foundaiton等。

Soul Machines把神經科學引入了虛擬數字人的創造中,可以讓虛擬數字人在自己的領域進行工作,像是虛擬數字人客服能跟真人進行實時的交流互動。他們跟IBM沃森技術合作,以人腦和中樞神經系統作為模型,虛擬數字人能產生類似人類大腦的化學反應。

從爆紅的數字愛豆到不知疲倦虛擬員工,他們對數字人都做了些什麼? | 元宇宙

如果用戶對着網絡攝像頭微笑,計算機系統會使用視覺識別技術鑒別出這是微笑,然後虛擬神經系統將其解讀為積極的訊息,併產生多巴胺和血清素的虛擬版本,讓虛擬數字人感到開心並反過來對用戶微笑。

現在的虛擬數字人仍然需要人類對其進行訓練,但未來的終極目標是讓虛擬數字人學會自己作出基於目標或價值的決策。這當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們也許並不會很快看到《失控玩家》里那些擁有自主學習能力會自己進化的NPC(非玩家角色)。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克羅斯(Greg Cross)說,未來人們也許可以創造多個數字版本的自己,這些虛擬數字版本的分身可以自行完成各種任務,替你去上班掙錢,然後你自己就可以去做些更有趣的事情。

不過這聽起來有點像已經存在於各大遊戲里的機器人外掛。很多遊戲公司並不允許這種第三方的機器人外掛,還會採用跟可疑玩家對話的方式,來踢掉那些不會像真人一樣回應的機器人玩家。如果能夠模仿真人的虛擬數字人加入外掛行列,很可能會改寫遊戲的規則。

將來也許醫療保健和教育行業會是虛擬數字人的主要應用場景。格雷格指出,不是用虛擬數字人替代專業醫護或者教師,而是用他們來輔助專業人士。

對虛擬數字人在特定專業領域進行編程和培訓,並將其大規模應用,理論上可以讓那些付不起一對一醫療或教學費用的群體得到虛擬數字人的個性化服務。

有不少數據顯示,在很多互動場景人們可能更願意選擇跟虛擬數字人溝通而非真人。比方說在銀行,有些用戶或許會覺得跟虛擬數字人談論自己的財務狀況更為自在。

其實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早已應用在教學場景,不過讓虛擬數字人來輔助一個獨特的複雜的人類體驗,這種想法本身就富有爭議。昆士蘭科技大學的設計教育和認知專家尼克·凱利(Nick Kelly)指出,孩子們在教學環境除了學習知識,還通過觀察成年人的行為範式,來學習社交、情感、倫理等等,從而成長為一個大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大概每周觀察老師30個小時左右,且持續觀察12年。

不管虛擬數字人的影像多麼逼真,分辨率有多高,他們提供的個性化關注程序有多完善,在教孩子們如何做人這方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虛擬數字人都無法替代真人教師的權威。而且由逐利的企業去跟政府合作來決定整個教育體系形態,也可能帶來風險。

至於將虛擬數字人引入醫療系統,考慮到數字技術在隱私保護方面的問題,也可能會帶來一系統新問題。比如說讓用戶自主選擇虛擬數字人的外形或行為,這種操作是否合乎道德規範?

此外,設計者為大企業創造出來的數字虛擬人品牌代表,他們並不具備表達負面情緒的能力,也始終跟特定職業角色的價值觀保持一致。但大家看到今天以亞馬遜為首的互聯網大廠對其員工的非人性化管理,以此為標準來製造虛擬數字人是令人不安的。

虛擬數字人不知疲倦,也不需要最基本的同理心,且無條件認同他所供職的企業,這將改變人們對客服的感知及互動的模式,即便這個客服戴着人臉面具。

在被問到當元宇宙的倫理時,格雷格指出人們現在更清楚什麼數據被採集了,是如何被採集的,以及這些被採集到的數據是如何使用的。

他說每一波新技術都給世界帶來了巨大改變,無論是生產力、民主、旅行能力等等,大多數人運用科技來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也有少數人用科技來做不那麼好甚至有害的事情,這是人類狀況的映射。但恐怕這有點理想主義。

今天臉書就被指稱對數以百萬計的用戶造成了傷害。數字領域的權威博格·斯特(Ian Bogost)在《大西洋雜誌》里寫道,技術驅動的元宇宙構建是個權利和控制的幻境,是對科幻概念的扭曲和浪漫化,是不需要處理資本主義遺留現實的億萬富豪的同樣扭曲的逃生路徑。

隨着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可以相見未來類似Soul Machines的公司將填補從遊戲到醫療等各行業的客服空白。如果虛擬數字人要成為這個超越物理世界的新宇宙的支柱,那麼虛擬數字人在遊戲中的進化應該受到其在醫療教育等領域裡同樣程度的審查。

遊戲不只是人們放鬆的東西,而是價值十億美元的產業,有着由開發者、藝術家、製作人、聲優、遊戲測試工程師、營銷人員、流媒體等組成的完整的生態系統,微交易、博彩化和氪金佔了遊戲很大一部分。像堡壘之夜遊戲里的購買,也反映了依賴化妝皮膚和熱門流行文化的元宇宙經濟里一個具體的願景。遊戲帶來的諸多倫理問題才剛剛開始受到質疑。

而且,每個公司的平台都是相互獨立的, 虛擬數字人又如何可以穿梭於不同平台的元宇宙工作?比方說你有一個虛擬數字人助理,他們如何能夠無縫地對接不同的遊戲和IP並保持一貫性?一個模擬的人類存在會如何影響我們跟遊戲的關係?遊戲究竟是幻想的逃離,是謀生的手段,還是放鬆的愛好,抑或以上所有的綜合?能夠買得起遊戲角色的人,跟那些買不起或者不玩遊戲角色的人,這種差距又會帶來怎樣的緊張關係?

如果純粹從效用方面考慮,使用能模擬人類行為又無所不能的人工智能是有理由的。但考慮到這樣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似乎製造出來的虛擬數字人只能用來盈利。

審視虛擬數字人也像是照鏡子,看看我們希望從勞動力和勞動中得到什麼,我們又是如何看待正在從事這些勞動的人。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35994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3-16 09:20
下一篇 2022-03-16 09: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