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捧的元宇宙是炒作還是泡沫,它的價值究竟在哪?

背景

12月20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光明網、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1”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最終,“元宇宙”與“治”“建黨百年”“疫”共同當選為2021年度字詞,同時,“元宇宙”還成為了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不得不說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元宇宙莫名其妙的成為了年度備受關注的詞語,也成為了科技圈和投資圈熱議的話題,似乎自區塊鏈以後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如元宇宙這般火熱的科技新詞出現,甚至當人們以為這陣元宇宙的“妖風”很快就會過去時,事情反而發展的愈演愈烈。 

如果是關注元宇宙行業的人大概會發現,頭部互聯網公司似乎都已經入局了元宇宙,甚至一些頭部傳統科技公司也紛紛投入了元宇宙的懷抱,一時間,人們對元宇宙的評論不再是好奇和崇尚,反而多了幾分懷疑,就像高老莊一家看待豬八戒一樣,從好生歡喜變為了一臉嫌棄。 

於是,元宇宙又被貼上了“炒作”和“泡沫”的標籤,如果以前此類聲音還是蚊子“嗡嗡叫”,那麼現在則成了突然飛過的烏鴉,嘎嘎嘎…… 那麼,面對元宇宙的這般火熱,它究竟是炒作嗎,還是我們必須經歷這場泡沫?以及,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理解元宇宙背後的價值?

為什麼有人稱元宇宙為泡沫?

元宇宙概念不同於上一波的“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手段,有一定的門檻,而元宇宙則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元宇宙代表的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甚至都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 

元宇宙貫穿着多個產業,比如支撐元宇宙場景的底層技術產業: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5G等;再比如鏈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技術產業:穿戴設備、腦機接口、微型傳感器等,因此在可炒作性上就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只要是和這類技術相關聯的公司,都可以與元宇宙沾邊。 

伴隨着社交巨頭Facebook官宣改名Meta后,字節、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都紛紛入局元宇宙,作為一個新的藍海市場,不少公司都想抓住風口,但也不乏部分公司有炒作概念、博眼球的可能。

熱捧的元宇宙是炒作還是泡沫,它的價值究竟在哪?

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國內已有400多家公司註冊了與元宇宙相關的商標;中青寶公布了一款模擬經營類元宇宙遊戲《釀酒大師》,公司股價一路高漲,上周除了中青寶,還有鋒尚文化、中文在線等被稱為A股上的元宇宙概念股,又經歷了一波超過10%的大漲。 

在大家還沒搞清楚什麼是元宇宙的時候,市場上的熱度已經一波又一波了。因此不少人認為元宇宙不過是”新瓶裝舊酒“,熱度再高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風口,風口過後很可能只留下一地雞毛。 

元宇宙本身的確是一個宏大的概念,而實現元宇宙也需要技術、應用、軟硬件等多方的共同支持,元宇宙不是一個公司、也不是一個平台、它是屬於用戶的,除了滿足用戶之間交互的需求,還具備高度自由的創作性。 

在缺乏落地條件的前提下,就出現了質疑元宇宙的聲音,如同當年的VR/AR一樣,爆火的背後是泡沫破裂的尷尬。 

儘管目前雲計算、大數據、5G等新技術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就曾表示,要供數十億人實時訪問就需要將計算能力從目前最先進水平再提高1000倍,因此當下的技術要支撐元宇宙落地還存在較大差距,而過熱的概念可能就增加了泡沫的可能。 

所以,面對這些零零總總的元素,隨着元宇宙的火熱,“元宇宙泡沫論”也愈演愈烈,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高估當下,低估未來

2021年12月6日,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瀋陽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青年企業家峰會”上介紹了該團隊撰寫的《2020-2021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並且指出了元宇宙是目前可見的移動互聯網的終極形態,但由於元宇宙產業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整體處於“亞健康”狀態。 

瀋陽及其團隊成員認為,當前元宇宙行業至少存在十大風險點,這十大風險點分別是資本操縱、輿論泡沫、倫理制約、壟斷張力、產業內卷、算力壓力、經濟風險、沉迷風險、隱私風險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毫無疑問的說,元宇宙的當下是被我們“高估”了的,產業和市場都需要回歸理性。 

然而,元宇宙產業是否已經到了社區或者媒體反對聲所說的泡沫期呢?此時我們應先正確理解什麼是泡沫期? 

熱捧的元宇宙是炒作還是泡沫,它的價值究竟在哪?

實際上任何一項新興產業發展到某個階段都會產生一定的泡沫,我們常常說“經濟泡沫”、“房地產泡沫”、“互聯網泡沫”,是歷史發展的長期趨勢,且難以完全避免。

它的產生往往是期望值高於自身實力所致,就好像五顏六色且巨大的肥皂泡沫,雖然美麗,但是一經陽光的照射、風的吹拂就會紛紛自行破裂。

以1995年到2001年的互聯網泡沫為例,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段,美國股市陷入了瘋狂,大量的財富湧入了價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最終成為了“非理性繁榮”

然而僅僅3年時間,互聯網泡沫全速消退,短短三年時間就抹去了技術公司約5萬億美元的市值,那麼元宇宙行業會重蹈這樣的覆轍嗎?

首先互聯網泡沫的產生是由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盈利能力差且“變大優先”的企業戰略對於大多數互聯網公司而言是一種策略上的失誤。高預期和低產出之間的矛盾導致當風投資金被燒光之後,企業只能走向被收購或破產清算的命運。

然而,元宇宙行業從一開始就有較為清晰的經濟架構和經濟模型,其去中心化、分佈式、沉浸感等等核心抓住了當下社會痛點,卻並沒有出現非常尖銳突出的矛盾,因此元宇宙行業距離泡沫期似乎還有一定的距離。

同時根據2021年Garter技術發展曲線表明,元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去中心化身份、NFT、人工智能增強軟件工程等等均處於期望膨脹期,而數字人類、去中心化金融、基於物理信息的人工智能等等還處於技術萌芽期,整體來看,元宇宙仍處於技術萌芽期的早期階段

熱捧的元宇宙是炒作還是泡沫,它的價值究竟在哪?

而2021年的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中“以人為本”,“位置獨立性”和“彈性交付”卻正是元宇宙的發展方向。雖然網絡中有部分聲音指出所謂的“元宇宙泡沫”,但是這些反對的聲音讓更多人知道了元宇宙,並且積極的投身其中。 

“泡沫”從一定程度上為新興產業提供了大量的參與者和資金,加速了有關產業的成熟。 

Gartner副總裁Brian Burke指出,“首席信息官現在必須努力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來架構未來的業務,企業和組織的可塑性來隨着業務環境的變化而動態地形成和改革”,元宇宙的未來或許被有所低估。 

我們回顧近年來區塊鏈產業的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VR/AR領域的發展,不難發現“泡沫論”一直不曾離開這些新興產業的網絡討論。然而隨着技術逐漸走向成熟,全球CBDC的進展為全球貿易節約了大額的資金;新冠通行證的大數據通過區塊鏈技術保障了最高級別的安全;小愛同學走進了千家萬戶;英偉達的CEO黃仁勛利用全息投影進行“廚房演講”,那麼元宇宙產業是否也會如此呢? 

我們期待元宇宙的未來早日到來,無論是被高估的當下還是被低估的未來,我們都需要更加理性的來看待這個產業。

元宇宙的價值究竟在哪?

所以,面對新技術,我們不能僅就一部分現象就下結論說這是一種泡沫,而應該撥開泡沫看看泡沫之後這個技術真正能帶來怎樣的價值,進而辯證地評估這樣的價值是否會是真實的需求。只有帶着懷疑而包容地心態去探究新技術,才有可能撥雲見日地發現新技術的紅利。 

那麼元宇宙作為融匯眾多新技術的方向,又會帶來怎樣的價值呢?

元宇宙最大改變之一,就是打造出一系列的虛擬空間鏈接我們彼此,讓物理空間不再成為人與人之間的限制,隨之便誕生出了許多新的交互方式和新的體驗。基於此,我們可以剖析出元宇宙的多種價值。

元宇宙可以省時省錢省力

朋友之間最難得的便是一起聚會,比如一起看一場球賽或者一起去KTV唱歌,但是大家往往分散在一座城市的東南西北角,要聚在一起需要花費每人幾十分鐘甚至更多的時間用在通勤路上,如果再遇到堵車或者天氣不好,往往聚會的時間就比較短,體驗也會很糟糕。

但是如果進入元宇宙,我們便可以輕鬆地在虛擬世界中與朋友一起看球、唱歌、聊天,無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路途上,也可以無視天氣的影響,甚至無視距離與遠方的朋友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也省下了許多費用。

熱捧的元宇宙是炒作還是泡沫,它的價值究竟在哪?

元宇宙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

現實中的許多場景往往是我們需要當面才能完成,現有的互聯網在傳遞信息方面依然比較有限,往往溝通需要線下當面溝通才能做得更好。

而在元宇宙中,如果虛擬世界的真實度與物理世界無二,並且還提供更方便和更多功能的工具,反而會比現實中見面溝通更高效

比如大家共同在一個虛擬世界中圍繞着一個3D設計進行頭腦風暴式的調整,又比如一些機械故障發生時,現場人員可以遠程讓技術專家迅速地“手把手”指點怎麼操作和調整。

想想我們一生中有多少時間是用在趕路和等待中的,如果這些時間都會因為元宇宙而節省下來,我們或許會有多活了十分之一的感受。 順着這個思路想開去,我們通過元宇宙所提高的效率,會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空出來陪伴家人,也大幅減少了出差遠離家人的情況。

所以,如果運用得當,元宇宙不會像某些人擔憂的讓我們沉迷虛擬世界而忽略掉我們身邊的人,反而能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家人,讓我們生活地更好。

元宇宙可以更環保,符合節能減排

既然許多需要趕路的場景會因為元宇宙而大幅減少,我們出行的需求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交通工具的使用變少了,自然也會減少能源的消耗。 在元宇宙中的演唱會,可以做到同時有上千萬人參加。但一場現實中的演唱會,努力坐滿了也才幾萬人,而舉辦一次就需要有幾萬人從不同地方通過各種交通工具趕到現場,這其中要耗費多少燃料,花費多少人的時間和精力不言而喻。

並且如果要達到在元宇宙中的同樣的效果,就要舉辦幾百場,而幾百場下來所帶來的浪費又有多少?

再進一步拓展,現實中的生產和建設無一不是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破壞,既需要開採各類原材料,還需要豐富的能源進行加工,還會排放許多對環境有害的物質

但當我們花更多精力在元宇宙中時便會減少現實中對物質的需求,而元宇宙中涉及到的各種虛擬土地、建築物、物品等等都只是代碼,只會消耗一些電能、存儲空間、網絡資源等等,很輕鬆地就能創建和保存。

兩相比較,高下立判,元宇宙會明顯減少人類對能源消耗,減少對環境有害的排放。因此,元宇宙的興起是完全符合全球當下對環保迫切需求的共識的,也將是人類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熱捧的元宇宙是炒作還是泡沫,它的價值究竟在哪?

元宇宙可以讓生活更豐富

元宇宙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和交互方式,這會給創作者帶來許多新的靈感。比如新的電影類型,也許之後會誕生出沒有主角的第一人稱視角的電影,而我們就是主角。觀眾不再是看故事一樣看電影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而是親自去感受這個故事描繪的事件。 

又比如藉助一些體感設備與元宇宙結合,可以讓社交也能帶來全新體驗。

當下,異地戀一直是困擾着許多人的一種困境,有些人甚至發出了“異地戀有什麼用”的悲觀言論,主要是因為異地造成的物理隔閡讓兩個人的交互變得太少,心也越來越遠。

但是在元宇宙中,如果結合一些體感衣之類的反饋設備,我們就能做到即使在現實世界中相隔甚遠,也能在虛擬世界“感受”到對方。

《頭號玩家》中,男女主角在虛擬世界的酒吧里跳舞,兩個年輕的男女在虛擬世界中觸摸到對方,會通過體感衣實時反饋到他們現實中的身體上,這種體驗與現實中無異。

如此來看,元宇宙來臨后,異地戀也不再是一個惱人的詞了,說不定到那時網戀反而會變得十分普及

又或者在一個元宇宙中體驗另一種人生,比如在一個虛構的魔幻世界中成為一個歷經百戰身懷絕技的冒險者,但不同於現在的大部分遊戲,玩家在元宇宙中所獲得的資產都是有實際價值的,並且能夠兌換成現實世界中的資產,這種體驗絕不是遊戲所能帶來的簡單反饋,而是會真切地感受到是生活在其中,而這種體驗我們不可能在現實中體會得到(畢竟現實中沒有魔法)。

而這些都是元宇宙將會帶來的全新體驗,一場文化、娛樂和生活方式的範式轉換正在悄然進行中。

後記

如果是愛喝啤酒的朋友一定知道,如果從瓶中往杯子里倒入啤酒定會免不了產生啤酒沫,而如果着急馬上喝到杯中啤酒,必然需要同飲泡沫,而元宇宙和這杯帶泡沫的啤酒一樣,我們不能只想喝到杯底的啤酒而嫌棄泡沫,它將與泡沫同在。 

所以,關於元宇宙的泡沫論可能還早了點,即使未來真有泡沫產生,我們能做的還是欣然接受,回望科技行業的發展,又有哪個領域沒有泡沫產生呢,即使現在更受資本青睞的新能源造車,或許本身就是在創造更大的泡沫,但事實又告訴我們,沒有泡沫的產生哪來資本、人力和資源的堆積? 

當然,如果我們衡量一條賽道有無泡沫的邏輯僅僅是看熱不熱鬧,是不是被萬人讚賞,或許本身就不是完整的邏輯,畢竟當價值產生時,難免帶來塵土,何況哪有隻長稻穀而無雜草的農田。 或許我們最後不得不承認,元宇宙需要一場泡沫,但沒人知道泡沫何時到來,以及會不會到來?

【聲明】:本文為元宇宙之心運營團隊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文章版權和最終解釋權歸元宇宙之心所有。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17588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12-23 12:40
下一篇 2021-12-23 14: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