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次成功在核聚變反應中實現“凈能量增益”

訪問原網址

核聚變能源擁有其他能源品種無可比擬的諸多優點,但它在未來10年、20年甚至50年的能源體系中能扮演何種角色,答案依然模糊。
美國能源部12月13日稱,將於周二宣布勞倫斯利弗莫國家實驗室(LLNL)研究人員取得的一項“重大科學突破”,發布人員包括美國能源部長珍妮弗·格蘭霍姆(Jennifer M. Granholm)、美國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吉爾·赫魯比(Jill Hruby)等人。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發布公告,將於美東時間13日上午10時對新聞發布會進行直播。
外界猜測,上述消息與核聚變研究相關。位於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是目前最大、最複雜的慣性約束聚變裝置,主要任務是產生高能量的聚變反應,其實現要依靠激光系統中心的微型腔體和燃料膠囊的精密工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資料顯示,其點火裝置擁有192束激光,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裝置。
激光聚變是點燃核聚變反應的一種方法,是磁約束的潛在可替代方案。“一個稱作‘空腔’的圓柱形金色容器裡面裝有包含氘-氚燃料的膠囊,利用激光加熱該容器內壁,激光與空腔的相互作用產生X射線,X射線使膠囊加熱並壓縮,在芯塊內形成一個中心熱斑,在那裡發生聚變反應。”國際原子能機構對該裝置介紹稱,為實現點火——核聚變實現完全自持的點,國家點火裝置的膠囊應該釋放出比其吸收的能量多30倍左右的能量。
在美國能源部發布上述消息之前幾小時,《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過去兩周的聚變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凈能量增益。“聚變反應產生了大約2.5兆焦耳的能量,大約是激光裝置消耗的2.1兆焦耳能量的120%,具體數據仍在進一步分析中。”
國內核聚變研究領域專業人士對澎湃新聞表示,如果得到證實,該進展的物理意義更大,證明了除磁約束聚變之外,慣性約束聚變技術的可行性。但由於持續時間太短,這並不意味着清潔、無窮無盡的核聚變發電已經觸手可及。
“在所有商業化條件變得可行之前,這仍是幾十年漫長道路上的第一步。很小但意義重大的第一步。”理論物理學家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M. Krauss)在社交平台對此事評述時仍對核聚變的商業化應用前景持懷疑態度。
人類距離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實際應用還有多遠?關於這個問題,業內一直存在一種戲稱:核聚變是一項距離成功“永遠還有50年”的技術。
多位國內外聚變能源學者曾對澎湃新聞表示,這種說法一方面折射了核聚變科研和工程技術的難度,另一方面,也與早期人們對核聚變的研究不夠深入有關:隨着研究逐步推進就會發現,有很多過去沒想到的技術挑戰又凸顯出來,攻克這些未知的挑戰又需要時間。可控核聚變的科學可行性已經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得以證實,但其商業化發電依然遙遠。
這種科研進程的不平坦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聚變研究上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
2021年8月,該實驗室曾宣布破紀錄的聚變反應——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產生了超過10萬億瓦特的聚變功率,這一突破使得沉寂已久的美國國家點火裝置再煥生機。
可是,重複該實驗的嘗試失敗了。
據《自然》報道,“2021年8月8日那次破紀錄的激光實驗證明了該裝置終於完成了它的主要使命,但之後多次重複實驗所獲得的能量最多只能達到那一次的50%。研究人員在打算進行重複時就做好了遭遇挫折的準備,因為這個龐然大物目前正在聚變‘點火’的臨界點運行——此時,不同實驗間微小、偶然的差異都會對結果造成巨大影響。儘管如此,對很多人來說,對去年8月實驗的重複失敗顯示出研究人員目前仍無法精準理解、操縱和預測這類高能實驗。”

媒體報道

      36Kr  新浪科技  投資界  網易科技  澎湃新聞  和訊科技  IT 之家  搜狐  新浪科技  搜狐  新浪  新浪  快科技  新浪  網易科技  新浪  新浪  快科技  澎湃新聞  品玩

相關事件

  • 美國首次成功在核聚變反應中實現“凈能量增益”  2022-12-13
  • 核聚變取得突破,美國稱首次實現核聚變反應凈能量增益  2022-12-12
(0)
上一篇 2022-12-14 11:14
下一篇 2022-12-14 11: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