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多部門縮編,數位美研高管離職

訪問原網址

文 | 李安琪

編輯 | 楊軒

行業寒冬之下,自動駕駛頭部公司小馬智行迎來了一輪業務瘦身和人事震蕩。

36氪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小馬智行內部正在進行業務調整:基礎架構與數據(Infrastructure & Data)部門縮編,人員優化比例達50%,其中隸屬該部門的上海Data部已經被解散。

與此同時,公司出現高層人事動蕩:位於美國加州研發中心的基礎架構與數據部負責人Kevin此前已經離開。此外這次調整還涉及地圖部門,同樣位於美研的地圖負責人馮一也已離職。

一位小馬智行員工猜測,被調整優化的部門在內部基本無法創收,同時系統的很多���西已經開發完了,工具平台已經夠用。“如果沒有新業務擴展,工具維護不需要那麼多人。”

根據多方了解,基礎架構與數據(Infrastructure & Data)、地圖等部門是小馬這次重點調整的部門,但有內部員工透露,未來業務調整的範圍可能還會擴大。

據悉,基礎架構與數據(Infrastructure & Data)部門,現階段在內部屬於重要但並非相當核心的部門,主要是為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提供工具和服務,例如仿真平台,數據挖掘平台,數據標註系統等。團隊分佈在北京、上海、廣州,規模在百人以內。

一位小馬智行員工向36氪透露,該部門於2019年成立,最初公司希望部門通過對內對外提供服務,實現部分營收,但這個願景沒能實現。今年以來,該部門多數工作內容都是優化原來的工具架構,很少接觸新項目。

雖然沒有更多信息表明小馬智行將進行大規模業務調整,但這家自動駕駛明星公司正面臨著艱難的技術商業化落地問題。

小馬智行成立於2016年,是全球知名的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由前百度北美研發主任架構師彭軍和“中國編程第一人”樓天城(人稱“樓教主”)聯合創立,前者任CEO,後者任CTO。

憑藉過硬的技術實力,小馬智行一躍成為國內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公司(達85億美金),紅杉資本、IDG資本、晨興資本、君聯資本、豐田、一汽集團等投資機構先後出手押注,目前融資金額超過11億美元。

小馬智行曾是業內典型的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路線玩家,企圖用一步到位的自動駕駛技術來代替人類駕駛。與之相抗衡的,是以特斯拉等為代表的輔助駕駛玩家,系統從輔助人類駕駛起步,逐步迭代進化。

兩年前,兩種路線多少還能分庭抗禮。但如今,在特斯拉全球年銷百萬的席捲下,行業已經變了天。完全替代人類駕駛的技術路線並沒有找到最合適的商業落地模式,也很難再打動投資人。行業里普遍的悲觀看法是,自動駕駛也許5年、10年都不會到來。

國外同行先一步風雨飄搖。此前,總融資金額高達36億美元、背靠福特、大眾兩大汽車巨頭的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已經宣布倒閉。另一個公司Aurora則是通過裁員、高管降薪、出售資產、減少福利等方式節省開支,甚至還考慮將公司出售給蘋果、微軟等現金充足的科技巨頭。

小馬智行同樣被架在火爐上。從今年3月小馬智行宣布的D輪融資首輪交割信息來看,公司賬上現金流還有近10億美元。但內部員工表示,年初公司曾開過全員會議,會上CEO彭軍表示,公司的現金流還能維持兩年多。

“兩年時間其實蠻長的,如果今年還沒有新的融資進來,明年開始可能就只能堅持一年多了。公司需要找到健康的現金流,活下去。”該小馬智行員工表示。

基於悲觀預期,小馬智行正在進行一些業務調整。

11月1日,小馬智行CEO給內部發了一封全員信,其中包括中美兩地公司此前業務合作、技術架構方面的交流很多,往後各個區域做的事情需要分開,中美兩地,甚至國內北京、上海、廣州都只做各自的業務重點。“感覺中美兩地業務應該是要做一些切割。”一位小馬智行員工表示。

據了解,小馬智行的美國研發中心團隊已經在萎縮:除了上述Infrastructure和地圖負責人,小馬美研的感知技術經理Shuyang Cheng、個人專家劉一鳴等總監均已離職,這些人的級別大多在L8級,基本直接向創始人彙報。此前美國研發中心有百來號人,但近一年時間裡該團隊已經走了半數。

今年5月,美國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已經撤銷了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測試許可證。這也使得小馬智行在美國加州的車輛測試等業務開展進一步受限。

加之,行業友商已經上市的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圖森未來長期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調查,這也讓擁有中美兩地業務的��馬智行頗為擔憂,決心切割中美兩地業務。這意味着,無論出於主動還是被動,小馬智行美國業務可能會進一步收縮。

而在國內,小馬智行也用開源節流等方式來維持公司的運營。一些員工能明顯感覺到,公司的節日福利、零食種類正在變少,半年度的獎金激勵也打了折扣。

更重要的是,小馬智行正在尋找Robotaxi以外的、能夠商業落地的業務。據36氪了解,今年以來小馬智行在積極地在和一些車企接觸,尋求轉型成為輔助駕駛供應商的可能。

這關乎小馬智行的生死存亡。車企的每一款車從產品規劃、研發生產、到量產交付都需要2-3年時間,即便小馬智行能夠突破車企供應鏈准入防線,也要等到2-3年後才能真正落地。更何況,成為車企的智能駕駛Tier1,已經是人人都搶破頭的紅海市場。

如果小馬智行能夠突破過往,成為車企輔助駕駛供應商,這家公司將會迎來重要轉折點。不過截止目前,該公司還沒有正式官宣的合作案例。

此外,小馬智行還將部分重心轉移至自動駕駛卡車Robotruck上,提供重卡無人化服務。11月1日,小馬智行宣布了與中國外運、三一集團的合作,成立三方戰略聯盟,建立智慧物流“技術+車輛+場景”黃金三角,並且交付了首批30輛智能重卡。這也有望為小馬智行帶來部分營收。

創始人的光鮮履歷、業務模式的超高潛力、人才間的相互吸引,曾是小馬智行得以成為行業頭部的標誌之一。在一位工程師眼中,小馬智行依舊是一家值得尊敬的公司。但商業的殘酷性,正在讓一些人主動或被動離開。

在業務調整、人員動蕩之際,小馬智行及其團隊也許需要重新回答一個問題:我是誰?要到哪裡去?

媒體報道

      36Kr
(0)
上一篇 2022-11-07 01:54
下一篇 2022-11-07 09: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