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管理企業「碳阻跡」完成B輪億元融資

訪問原網址

作者丨邱曉芬

編輯丨蘇建勛

36氪獲悉,碳排放管理軟件和諮詢解決方案提供商「碳阻跡」完成B輪億元融資,由紅杉中國領投,老股東高瓴創投和經緯創投持續加碼。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核心碳管理軟件產品的研發以及諮詢、市場、商務等團隊的擴充。

這是2021年以來,該公司完成的又一輪融資。2021年5月,「碳阻跡」曾宣布獲得由高瓴領投、經緯中國跟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

「碳阻跡」成立於2011年,推動各行業開展碳排放計算、管理、減排並最終實現碳中和,公司的核心產品包括碳管理SaaS平台“碳雲”、碳核算諮詢等。

早���2020年,“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此後,國家又發布了“1+N”政策體系,釐清了碳中和的具體領域和方向。

(“1+N”體系,“1” 是指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N”指的是在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等行業實行的政策措施等。)

在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滲透下,不僅諸如電力、水泥這樣的高能耗企業開始管理自身碳排放數據,沒有控排要求的互聯網企業、金融機構、消費品牌、地產集團也先後提出自己碳中和目標,在內部推進碳排放數據管控。

清華大學和中金公司此前預測,未來30年,中國投資到碳中和領域的資金量將達到140萬億左右。其中,碳排放計算和管理作為碳中和目標下的基礎設施。

在產品方面,「碳阻跡」最早推出碳管理軟件-CAMP,開啟碳管理數字化的最新嘗試,此後又推出碳管理SaaS平台“碳雲”。

據介紹,“碳雲”平台上,涵蓋了企業碳核算、產品碳足跡、供應鏈碳管理、碳資產管理、碳賬戶平台、在線認證、碳中和服務等功能模塊。使用“碳雲”的企業,可以形成“數據採集-核算-分析-目標制定與路徑規劃-碳減排實施-碳中和”的碳管理閉環,碳管理更高效。

碳管理企業「碳阻跡」完成B輪億元融資

碳雲企業碳核算

「碳阻跡」創始人兼CEO晏路輝告訴36氪,過去五年,碳阻跡業務呈現高速增長,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到2022年上半年,在資本寒冬與后疫情時代的雙重挑戰下,碳阻跡業務同比增長近3倍。

過去十一年,「碳阻跡」已服務的客戶包括百度、阿里、騰訊、字節、美團、京東、星巴克、肯德基、SKP、陶氏、中海油、中國機場建設集團、迪拜世博會、高瓴、大鉦資本、建設銀行、萬事達、華龍航空、保時捷在內的1200多家客戶。

商業化之外,「碳阻跡」近年來還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際知名LCA數據庫Ecoinvent等機構建立了系統級生態合作。「碳阻跡」此前就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共建中國本土碳排放因子數據庫,發布了行業碳足跡計算國家標準以及行業級產品碳足跡平台。

晏路輝告訴36氪,建立碳排放因子庫的目的是為了直接簡化碳排放數據的計算,讓碳計算在操作性上變得可行,全面提升全社會邁向碳中和的效率。

比如,要計算一噸塑料的碳排放數據,如果每一家廠商都需要一層層往供應鏈上層追溯,甚至追溯到最開始的石油開採過程,在中國大部分企業還沒有碳足跡基礎數據的現狀下,實際的整體計算過程就變得冗長繁瑣,碳排放因子數據庫的建立正是希望提升全社會進行碳排放計算的效率,推動全社會邁向碳中和。

碳管理企業「碳阻跡」完成B輪億元融資

碳阻跡碳排放因子數據庫(微信小程序搜索“碳智匯”,普通用戶可免費查詢3次)

「碳阻跡」歷經十年積累了含有全球200多個國家的超過15萬條數據的碳排放因子數據庫,並且逐步將向全社會所有用戶開放。例如搜索“筆記本電腦”,系統內就會顯示生產一台筆記本電腦的碳排放,當中包括了上下游相關零部件會產生的排放量。

晏路輝表示,「碳阻跡」的使命是讓每個產品都有碳足跡。未來,當消費者進行商場、超市和網上購物時,通過了解產品碳足跡信息,可以自主選擇更為低碳的產品,由此倒逼更多的企業自主自發地生產更為低碳的產品,以及提供更加低碳的服務,這樣全社會實現碳中和才指日可待。

碳管理企業「碳阻跡」完成B輪億元融資

【end】

媒體報道

      36Kr  36Kr
(0)
上一篇 2022-08-01 12:05
下一篇 2022-08-01 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