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超百歲高齡的研究顯示,人類壽命也許沒有上限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1875年,美國《哈珀周報》宣布俄亥俄州的洛莫·格里芬以116歲高齡,成為了全聯邦最長壽人類。但對於這一結果,也有人表示懷疑。例如洛莫自己的妻子就指出,他其實只活了103歲。

1875年,《哈珀周報》宣布美國俄亥俄州的洛莫·格里芬以116歲高齡,成為了全聯邦最長壽的人類。雖然這一報道引發了許多爭議,但格里芬的確是極端長壽的一大典例。

1875年,《哈珀周報》宣布美國俄亥俄州的洛莫·格里芬以116歲高齡,成為了全聯邦最長壽的人類。雖然這一報道引發了許多爭議,但格里芬的確是極端長壽的一大典例。

作家兼人口統計學家威廉·約翰·托馬斯當時剛寫了一本關於人類長壽現象的書,他對所有號稱百歲高齡的說法都持懷疑態度。托馬斯斷言,人類壽命的上限只有100歲左右,超過110歲的報道從未得到過驗證。

托馬斯指出,從數個世紀以來的專家證詞、以及保險公司記錄來看,儘管存在少數“極其罕見”的例外,但100歲的確是人類可能達到的最高年齡。他還表示納悶,一些醫療權威居然仍然相信人的壽命可以超過大自然設置的嚴格上限,實在令人不解。

洛莫·格里芬於1878年去世(有記錄稱他去世時活到了119歲),如今已過去了將近一個半世紀,但科學家仍在對人類的年齡上限爭論不休,甚至未能確定人類年齡究竟有沒有上限。畢竟如今在世的人中,有十幾名已經超過了110歲,並且都已得到了驗證(還有一些人的年齡比這還要老,只是沒有文件記錄而已)。但在已經核實的記錄中,只有一人活過了120歲,那是一位名叫讓娜·卡爾芒的法國女性,於1997年以122歲高齡逝世。

“人類壽命的嚴格上限一直是個熱議話題,”列奧·貝爾茲勒在即將發表在《統計學及其應用年評》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人們對這一話題的興趣由來已久、且廣泛存在。”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遠不止“人們會不會為了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而在年齡上撒謊”那麼簡單。首先,年齡如果沒有上限,社保和養老金系統都會受到影響。此外,研究人類壽命是否有嚴格上限還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衰老問題,還能促進針對延年益壽的研究。

但近年來的研究不僅沒能解決這一問題,反而產生了各種爭議。貝爾茲勒和加拿大蒙特利爾高等商學院的同事們指出,有些爭議是由於使用了錯誤的統計方法導致的。而他們自己對極端壽命數據開展的分析顯示,人類壽命的嚴格上限至少為130歲,甚至有可能超過180歲。還有些數據組顯示,“人類壽命根本沒有上限”。

這些分析顯示,“人類壽命上限遠超過目前觀察到的壽命長度,除非醫療技術發生重大進步”。

“風險函數”用於評估某人到了特定年齡后、再活一年的概率有多大。例如,與80歲老人在81歲前去世的概率相比,10歲兒童在11歲前去世的概率非常低。但極端長壽群體的死亡概率似乎不再隨着年齡增加了。通過建立死亡率隨年齡變化的趨勢,我們便可利用統計學工具估測出人類可能的年齡上限。

“風險函數”用於評估某人到了特定年齡后、再活一年的概率有多大。例如,與80歲老人在81歲前去世的概率相比,10歲兒童在11歲前去世的概率非常低。但極端長壽群體的死亡概率似乎不再隨着年齡增加了。通過建立死亡率隨年齡變化的趨勢,我們便可利用統計學工具估測出人類可能的年齡上限。

這樣的結論無疑與托馬斯等人的論斷相左。為支持自己的看法,托馬斯援引了18世紀法國自然學家喬治·路易·勒克萊爾和孔德·布馮的言論。布馮指出,雖然存在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上的區別,但各個文化中的極端壽命相差不大。“很容易看出,壽命既不取決於生活習慣或習俗,又不取決於食物的質量,我們的壽命是由固定法則決定的,不會被任何事物改變。”

托馬斯對長壽報道的研究顯示,每個例子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錯誤,比如把兒子誤當成了父親,或者搞錯了出生記錄,還有些人信口開河、大撒其謊。

即使到了今天,由於缺少高質量的數據,我們依然難以從統計學角度預估人類壽命上限。貝爾茲勒和共同作者們指出:“由於長壽很受尊敬,高估年齡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針對超百歲高齡的數據必須經過嚴格審查,確保他們去世時的年齡正確無誤。”

好在有些數據庫已經提供了經過驗證的極端長壽數據。例如,“國際長壽數據庫”中包含從13個國家收集的110歲以上老人的相關信息,以及從10個國家收集的介於105到110歲之間的老人信息。

分析這些數據庫需要巧妙運用多種統計學工具,才能從中推斷出人類的壽命上限。這裡的一個關鍵概念叫做“死亡力”、又叫“風險函數”,即某人在達到特定年齡之後、能再多活一年的概率有多大。(例如,一名70歲的美國男性有2%的概率會在71歲前死亡。)

當然,死亡風險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例如年輕人在現有年齡基礎上多活一年的概率就遠高於百歲高齡的老人。通過建立死亡率隨年齡變化的趨勢,我們便可利用統計學工具估測出人類可能的年齡上限。

統計結果顯示,從50歲左右往上,死亡風險便會逐年增加。事實上,在成年期的大部分時間裡,死亡概率一直呈現大幅增長態勢。但過了80歲左右,死亡率的增加速度便會開始減慢,這一現象名為“晚年死亡率減速”。用於量化風險函數變化的等式顯示,死亡風險會在105至110歲之間趨平,說明從較低的年齡群組中總結的等式並不適用於這個年齡段。要想開展更可靠的分析,還需要從105歲以上的群組中獲取更多數據。

對這些群組的分析顯示,到了110歲左右,接下來一年內死亡的概率約為50%(男女幾乎一致)。並且目前掌握的數據並未排除實際死亡率低於這一數值的可能性。

取決於數據組的詳細程度(如包括哪些年齡段、數據來自哪些國家等等),人類年齡上限的範圍估計介於130至180歲之間。但也有一些數據組顯示,人類壽命上限至少為130歲,在此之上並沒有嚴格上限,說明只要人口足夠多,最高年齡將沒有上限,甚至暗示了“永生”的可能性。

但這在現實中顯然是不可能的。沒有數學上限並不意味着我們真的可以做到永生不死。

“我們目前為止觀察到的壽命都是有限的,未來也是如此。”貝爾茲勒和共同作者們寫道,“因此在將數學事實轉化為日常語言時,必須慎之又慎。”

首先,由於110歲以上人群每多活一年的概率只有50%,能活到130歲的概率便小之又小,只有一百萬分之一(相當於連續拋20次硬幣,每次都是正面)。話雖如此,如果數學計算無誤、人類的確沒有壽命上限,之前的長壽記錄估計還會被不斷打破,最終達到難以想象的高壽。其他研究人員也指出了這一點,隨着110歲以上的老人越來越多,說不定本世紀內便有人能活到130歲高齡。“但要想比這個年齡再高出許多,就幾乎不可能了。”貝爾茲勒和同事們指出。

就文章開頭提到的洛莫·格里芬而言,說他活了119歲顯然太過誇張了。根據他的第三任妻子所說,他去世時為106歲,他的墓碑上也是這麼寫的(生卒年份為1772-1878)。但他的出生記錄卻顯示,他其實根本沒活到106歲。他生於1774年4月22日,因此去世時僅為104歲。但他也許仍然是當時為止最長壽的美國人,因為其他號稱比他長壽的人也可能沒說實話。

(0)
上一篇 2021-12-21 12:19
下一篇 2021-12-21 12: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