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知網:大發學術財?學術富士康?定位偏差的知識工程?

中國知網的“生意經”,一夜之間人盡皆知。起因是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對知網的“控訴”。自2013年起,趙德馨以自身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受到侵害為由數次起訴知網,全部勝訴后累計獲得超70萬元賠款。12月10日,知網發布《關於“趙德馨教授起訴中國知網獲賠”相關問題的說明》,相關話題登上熱搜,獲得3.8億閱讀量。

起底知網:大發學術財?學術富士康?定位偏差的知識工程?

對於道歉,趙德馨回應稱:希望知網之後能拿出具體的整改措施,真正拿出誠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停留於表面。的確,一些問題仍亟待解決。例如,儘管打贏官司,但趙德馨的論文卻遭到知網下架,網上也不乏一些知網收費貴,服務費連年增長的抱怨。

中國知網誕生於1995年,迄今為止已有26年歷史,從紙質出版時代走來,儘管做的是網絡生意,但年紀卻大過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隨着高校教育的普及,知網的影響面更加廣泛,如今的大學生中已很少有人像翟天臨一樣“不聞”知網。

這讓它背負多重身份的衝突。一家背靠國家政策起家的公司,通過商業化的手段發展壯大,當前面臨著商業邏輯與學術法則的雙重責問,甚至身陷輿論深網。通過多方面採訪,《IT時報》記者試圖還原知網的三重身份。

“借雞生蛋”的高校論文數據庫?

擅自收錄九旬教授論文惹上官司后,又有青年學者質疑其侵權。“我的100多篇文章未經同意被中國知網收錄,如果不起訴,就這樣一直被侵權嗎?”武漢青年學者梅傑公開質疑道。12月17日,知網回復說:“在研究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每天忙到零點。”

這些年,幾乎全國所有的高校都默認將學生的畢業論文上傳知網,範圍覆蓋本科、碩士和博士階段的畢業論文。每年數目龐大的上傳量使知網成為國內最大、收錄最全的中文學科碩博士論文庫。

對於這點,一項指控是“借雞生蛋”。

將學術論文錄入到論文庫中后,知網憑藉閱讀付費獲得大量收益,這讓它陷入發“學術財”的爭議中。據2018年知網運營方同方股份半年報,同方知網毛利率高達58.83%,遠超大部分商業公司。

幾年前,知網曾發布聲明,給碩博士論文上傳者補發稿費。近幾年,知網改為每年給高校碩博士畢業生髮放知網消費卡。每一個當年畢業的碩士博士,在完成最終答辯后,都可以通過學校,領取一定面值的知網消費卡。

起底知網:大發學術財?學術富士康?定位偏差的知識工程?

但對於知網發放消費卡的行為,有學生並不買賬。2018年從上海某高校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李一菡(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畢業時,她從學校處拿到了一張面值300元的知網消費卡。但在她看來,一張消費卡並不足以抵消一篇論文的稿費。

“我們一篇論文5萬多字,給300塊錢稿費,還是知網的卡,”她說,“它收錄了我們的論文,但稿費只能用來下載他們平台的論文,它怎麼這麼會算呢?”

某電商平台300元面值的知網卡僅售34.79元
某電商平台300元面值的知網卡僅售34.79元

如果按照字數計算,5萬字的論文,300塊錢稿費,千字稿費為6塊錢。反過來,按照知網的收費標準,一般個人用戶從知網下載文章按頁數計費,每頁0.5元。一篇5萬多字的論文頁數在70頁左右,如果想要下載全文單次下載費用在35元左右。動輒10萬字以上的博士論文所需費用更高。

另一項常被詬病的是知網日益增長的服務費。據《南風窗》報道,華南地區某211院校在2019年的知網數據庫成交額高達110萬,漲了7萬,而超星、萬方的成交價則為10萬和10.3萬。

這些針對知網收入方式的質疑,本質上源於知網在商業化道路上的磕磕絆絆。

架構複雜的學術“富士康”?

“用一個生動的比喻,我印象中的知網像是一座學術‘富士康’工廠。”知網前員工張超說。這個印象來源於工作流程的單調,與論文採集加工中出現的僱員密集現象。

2014年畢業后,山西人張超入職太原當地的知網,據他回憶,山西分公司最多的時候人數超過500人。

山西分公司的地位在知網非比尋常。從2015年開始,知網為加強區域化的經營和管理,加快速度陸續在全國重要的省份成立分公司,張超告訴《IT時報》記者,只有北京總公司以及山西分公司才會進行知網核心業務——數據庫的原數據採集加工,其他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只負責市場、技術等工作。

2018年從知網離職創業的李角(化名)證實了這個說法,他恰巧在2015年加入成立不久的知網廣東分部,並在3年曆任市場、技術、銷售等崗位。這家沒有採集加工業務的分公司在3年中,由20多人擴張到60多人——是除山西、北京知網外,分公司里的最大體量。

張超的崗位是分類編輯,他的主要職責是將文獻分類,並規整到經濟、政治、馬克思主義等類目中。除去分類工作,一篇刊登在期刊上的論文進入知網數據庫,往往要經過機器掃描、人工校對、政審編輯等環節,這些環節都需要相當多的人力。

由於需要處理學術論文,張超的同事大多數都是碩士畢業生,且專業並不單一,“知網收入並不低,平均工資通常參考當地標準向上調整,且包含正規的五險一金。”李角向《IT時報》記者透露。

記者查閱中國知網BOSS直聘招聘信息發現,當前中國知網員工數量超1000人,北京地區帶有“編輯”字眼的崗位大多隻招碩士。

圖源:BOSS直聘
圖源:BOSS直聘

張超的崗位工資是計件發放,負責經濟類的他,每天能完成2000~3000篇分類,在KPI績效里,學術期刊算1篇,報紙算0.6篇,非學術類雜誌算0.7篇,這意味着,張超每分鐘至少要看4-5篇文章。這是一個“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工作”。

入職4年後,張超離開了這裡,以一個“老員工”的身份。知網的人員流動性非常大,當年離職率超過40%。

“知網全國公司加在一起可能有1000多人,從規模上講,它算是個小公司。但從它服務的客戶以及內部架構來看,它又是非常龐大的組織。”李角說,知網在進步,例如前述的紙質掃描等環節在今天已經越來越少,但整體發展速度無法與互聯網公司相比。

這可能是這家老牌知識數據庫貼近“富士康”工廠印象的另一面:知網跟不上互聯網。數年以來,知網旗下得道、手機知網、全球學術快報等知識付費項目及移動互聯網轉型都顯得並不成功。而當下,知網已覆蓋國內大多數高校——在市場空間有限的前提下,複雜架構、人力需求、發展焦慮帶來的負荷或許是其漲價的重要原因之一。

起底知網:大發學術財?學術富士康?定位偏差的知識工程?

如今,輿論的矛頭直指知網單一、硬性的付費模式。當百度文庫等依賴廣告、知識付費、會員費等其他變現途徑的互聯網產品興起,習慣免費的人們逐漸發覺知網的“古板”。

一項定位偏差的知識工程?

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中國知網還有作為“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的社會責任。2020年兩會期間,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曾指出,中國知網迫切需要轉型。

學者翟翌、劉傑在《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行政法治理——以行政特許為視角》中指出,中國知網作為市場化主體,拿到了參與國家知識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和運營的資格,在“行政特許”的視角下,知網同高校間的“討價還價”實際上是忽視國家知識基礎設施工程責任的定位偏差。

除去商業公司的猜想,“知網”有沒有可能出現更好的形態?這將是一場關於“學術共享”的討論。在趙德馨教授論文被下架一事中,爭論的焦點在於,知網在學術圈的“壟斷式”影響地位幾乎已經形成。

一位河南某高校的學術期刊編輯告訴《IT時報》記者,一般刊物想要闖進核心刊物目錄,需要引用率,需要大牌作者稿件,還有提前轉載率。其中,期刊稿件的重要因素:被引量、他引量、影響因子等數據則幾乎只能通過知網獲取。此外,這些數據還是不少學校考核、晉陞的標準之一。

圖源:知網
圖源:知網

但如何定義“壟斷”?或者說,知網、維普等知識數據庫之間是否應該形成商業競爭式的關係?這又是否會違背學術數據庫機構建立的初衷?這並非知網一家機構給出的難題。

國際上主要的外文數據庫是愛思唯爾,這幾年也在持續漲價。一位國內高校圖書館的老師告訴《IT時報》記者,儘管國內高校採用“團購”的方式採購愛思唯爾,但每年也會有一定的漲幅,“業內一直呼籲,應該由國家統一採購,但由於歷史原因,目前還是以高校聯盟的方式進行,所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愛思唯爾的高額收費也遭到了許多的學者的抵制
愛思唯爾的高額收費也遭到了許多的學者的抵制

“比起版權費,我覺得學術成果公開,能讓大家看到更要緊。”上海某高校一名從事古代文學研究的師資博士后告訴《IT時報》記者,學術本身有其公共性,“我覺得知網作為學術資源平台的存在很有必要,期刊會給我們稿費,知網給期刊的費用也幫助了這些出版物。”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大數據部副主任、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主任、CODATA中委會秘書長鬍良霖抱有相同態度。

“學術產出者最希望開放交流,希望自己的成果讓別人認可,讓更多人看到,在交流互動中共同推動發展。我希望知網可以探索更加利於科研環境健康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嘗試降低使用者的成本。特別要對標國際規則,該免費的產品和服務就一定要免費開放給國人,該給予知識產權人的利益分配就一定要兌現到位。”胡良霖向記者表示,當下,社會各界的開放科學、開放獲取和開放數據等呼聲日益高漲,知識服務商需要打破固有收費策略,探索與時俱進的共贏模式。

2021年11月2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開放科學建議書》,其中提到,秉持開放科學各項原則,公共資金資助的研究所取得的科學知識實行開放許可或專用於公有領域。

圖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圖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胡良霖透露,對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出的倡議,各個國家都在跟進,國內有部門、學術團體(如CODATA中委會)已經圍繞開放科學的國內實踐組織相關活動,探討開放科學的中國方案。知網作為國內文獻數據庫的較有影響力的品牌,有責任有義務積极參与其中。

但他坦言,開放科學建議書里提到多樣性開放與融合,特別是傳統論文的全面開放獲取,是個國際性難題。“無論是文獻還是儀器設備、科學數據等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都不是簡單拿出來就用,資源或平台的運行服務、更新升級都需要經費支持,這些費用從哪裡來?目前看,利用國家投資佔比較大,但從經濟上來看,依靠國家不應該是長久之計,但離開國家投資支持就必然面臨向用戶收費,在國家扶持下逐步探索融合企業化運作也許是值得探索的可持續發展之道。”胡良霖認為,如何平滑過渡是個不小的難題。

從學術共享的觀點出發,一些新的模式同樣可以參考,例如國外期刊界採用的OA模式:由作者為投稿買單,期刊和數據庫在傳播時,都不能再對用戶收費。好處在於,下載內容的用戶無需付費,學術成果得到推廣。但問題是,作者投稿成本大幅增加。因此也有人說,OA模式前,窮人看不起文章,OA模式后,窮人發不起文章。

無論如何,知網都需要改變。

(0)
上一篇 2021-12-20 20:08
下一篇 2021-12-20 20: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