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動全球eDNA項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8日啟動全球eDNA項目,該項目將運用尖端的環境DNA技術(簡稱eDNA)來研究教科文組織海洋世界遺產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科學家和當地居民將從選定的海洋世界遺產地的廢棄物、魚類黏液或細胞中收集遺傳物質,以監測魚類物種情況,包括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物種。eDNA涉及收集和分析從環境(土壤、水、空氣)而非單個有機體中收集的樣本。

KK09VPTHUH29N~B@FRTG3`C.png

為期2年的eDNA項目將幫助衡量氣候變化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衝擊,及其對海洋世界遺產地海洋生物分佈和遷徙模式的影響。該項目在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2021—2030年)之初啟動,將加深公眾對全球趨勢的了解,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努力提供參考,並確保子孫後代繼續受惠于海洋提供的各類服務。

“海洋世界遺產地在保護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海洋生態系統方面發揮着極為重要的作用,並為公眾提供享受和保護海洋環境的機會。氣候變化正在影響着水下生物的行為和分佈,我們必須了解現狀以便能夠根據形勢變化調整保護工作。”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幹事奧托內說。

“eDNA採樣可以提供一種創新的、負擔得起且迫切需要的能力,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態系統及其組成和行為,並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管理海洋資源。”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助理總幹事兼執行秘書里拉比寧表示,“‘海洋十年’期望在2030年前解鎖實現我們想要的海洋所需的知識,我們向這個願景邁進了一步。”

教科文組織的海洋世界遺產地因其獨有的生物多樣性、特殊的生態系統及反映了地球歷史的重要階段而廣為人知。自1981年首個海洋遺產地大堡礁(澳大利亞)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以來,該《名錄》已構建起由50個海洋遺產地組成的全球網絡,它們是療愈海洋的希望之光。

在海洋監測和數據收集中使用eDNA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教科文組織開創性的eDNA項目將改進採樣和數據管理的標準程序。此項目將首次在多個海洋保護區採用一套統一的方法,因而在向公眾提供這些數據的同時,它還將標誌着全球採樣和數據監測及管理實踐標準的誕生。

當地居民將在專家的指導下參與項目,完成水樣採集、過濾、修復eDNA等工作,然後專門的實驗室將給這些eDNA測序。

所有數據將由海洋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處理和發布,該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關於海洋物種分佈和多樣性的開放性數據系統,由數千名科學家、數據管理人員和用戶組成的全球網絡共同予以維護和支持。它致力於增進我們對海洋生物的了解,並幫助制定監測指標,為保護和管理政策提供信息。

(0)
上一篇 2021-10-21 08:48
下一篇 2021-10-21 08: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