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患者在醫院做核磁共振檢查 儀器啟動后吸進氧氣瓶被夾身亡

眾所周知,在醫院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時,醫護人員往往會告知患者拿掉身上的金屬物。而在韓國,一家醫院就因為為患者做核磁共振時不夠嚴謹,釀成慘禍。據媒體報道,近日,在韓國的一家醫院中,患者因病情需要做磁共振成像(MRI)檢查,負責檢查的醫護人員在當時金屬氧氣瓶還在的情況就啟動了設備,結果釀成慘劇。

報道中指出,該醫院重症監護室一名60歲的內科患者突然痙攣。為了確定引發痙攣的病因,醫生便讓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檢查。

由於該患者在病房中一直使用氧氣,所以在前往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室的時候,醫護人員為其準備了一個金屬氧氣瓶,隨患者一同進入了檢查室。

圖片.png

結果在患者進入核磁共振成像儀器內時,負責設備的醫護人員就啟動了設備。而在設備啟動后,就將隨患者一同進入了檢查室的金屬氧氣瓶吸進設備。

而該氧氣瓶高128厘米,周長76厘米。在被吸入儀器后緊緊壓迫在患者身上,導致患者的頭部和胸部受到了強烈的壓迫。雖然醫護人員進行了緊急救治,但患者最終不治身亡。

對於此次事故,醫院表示正在確認當時在有氧氣瓶的情況下為何啟動了核磁共振設備。而警方則表示,患者胸部有明顯被氧氣瓶擠壓過的痕迹。

不過,專家指出,顯而易見,此次事故是由於沒有遵守核磁共振室不能放置金屬製品的基本安全規定而發生的低級且罕見的事故。

據了解,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據所釋放的能量在物質內部不同結構環境中不同的衰減,通過外加梯度磁場檢測所發射出的電磁波,即可得知構成這一物體原子核的位置和種類,據此可以繪製成物體內部的結構圖像。

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影像檢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為一種新型的影像檢查技術,不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但以下六類人群不適宜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安裝心臟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內金屬異物的人、動脈瘤銀夾結紮術的人、體內物存留或金屬假體的人、有生命危險的危重病人、幽閉恐懼症患者等。

此外,不能把監護儀器、搶救器材等帶進核磁共振檢查室也是醫療常識。並且醫生都會在患者檢查前將首飾和手錶等金屬製品取下來,並事先向患者確認其是否有安裝心臟起搏器等。

(0)
上一篇 2021-10-20 20:36
下一篇 2021-10-20 20: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