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問責辦公室對各聯邦機構的面部識別技術使用情況進行了摸查

美政府問責辦公室(GAO)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儘管聯邦機構使用了由 Clearview AI 等私企構建的面部識別技術,但相關實施卻幾乎完全脫離了監管和問責。在 14 家承認使用了此類技術來開展刑事調查的聯邦機構中,只有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落實了供應商名單和技術使用日誌。而包括海關與邊防局(CBP)、聯邦調查局(FBI)和緝毒局(DEA)在內的機構,都屬於疏於監管的負面典型。

美政府問責辦公室對各聯邦機構的面部識別技術使用情況進行了摸查

(來自:GAO 官網)

外媒指出,這份 GAO 報告旨在釐清有哪些聯邦機構正在使用經由美國政府批准的面部識別技術和第三方供應商,以及此類數據集在各種情況下如何極大地擴展了公眾對機構運作透明度的了解。

可知在接受調查的 42 個聯邦機構中,有 20 個都向監督機構承認了他們正在使用某種形式的面部識別技術,且大多依賴於由國防部(DoD)與國土安全部(DHS)維護的聯邦系統。

這些聯邦系統擁有驚人數量的身份數據庫,比如 DHS 的自動生物識別系統,就收錄了超過 8.35 億人的身份數據。

此外 GAO 質問有關部門是如何在 BLM 運動和 1 月 6 日的國會山騷亂期間使用這項技術的。

去年夏天,有報道稱聯邦調查局(FBI)、法警署(US Marshals Service)和郵政檢查局(Postal Inspection Service)等六家機構,對在抗議活動中“涉嫌違法的個人”使用了面部識別技術。

其中三家機構使用了這項技術來調查 1 月 6 日發生的騷亂,包括國會警察(Capitol Police)、海關邊防局(CBP)、以及外交安全局(Bereau of Diplomatic Security)。

鑒於面部識別技術在抗議和騷亂活動中的運用,GAO 強調了建立相關問責機制的重要性:

如果這些機構不知道他們正在動用哪些面部識別服務,就無法減輕技術上固有的巨大隱私、安全和準確性風險。

當機構在沒有事先評估隱私法規要求的影響力和適用性的情況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時,有關部門很可能不會遵守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

(0)
上一篇 2021-06-30 14:59
下一篇 2021-06-30 16: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