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發致新IPO看醫療器械流通短板

訪問原網址

隨着2022年的結束,各類“年終總結”紛至沓來。

聚焦醫療器械,從近期披露的多項數據來看,整個行業的變革正在加劇。機遇方面,醫療器械行業整體發展方興未艾,國產替代加速、細分流通領域有望加速上揚;挑戰方面,我國在醫療器械生產規模、創新性上距離歐美仍有差距,流通領域集中度較低,企業成色亦差距較大,深受集采及“兩票制”等政策影響。

危、機並存的新邏輯下,醫療器械行業將走向何方?

01 醫療器械流通行業會是2023年投資熱土?

先看成績點。

1月1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各省醫療器械許可備案相關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其中顯示,境內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為100101個,備案證137822個。

根據此前醫械數據云查詢,截至2022年8月31日,歐盟醫療器械產品的註冊數累計達112167件。共涉及中國、美國、德國等66個國家的2206家企業(醫療器械製造商)。其中,中國(含香港、台灣)企業在歐盟的產品註冊數累計達23142件,占歐盟醫械產品註冊總數的20.63%。

不可否認,與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的產品註冊量處在同一個量級,可見過去幾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從建發致新IPO看醫療器械流通短板

但另一方面,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例如在審批環節,我國作為後起之秀,在審批節奏上仍落後美國。

國家葯監局數據顯示,2022年共批准註冊醫療器械產品2500個,其中12月單月共批准註冊醫療器械產品339個。

同期,FDA共批准3229個510(k)途徑的產品。

比例上,根據此前數據顯示,中國葯械比(藥品/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僅為1:0.35,而全球葯械比約為1:0.72,部分發達國家甚至接近1:1。說明我國醫療器械發展空間巨大。

一方面,相比藥品,醫療器械則屬於高端製造,而製造業是我國的優勢產業,應用層面重於基礎研究,同時具有更高的性價比,也更容易進行創新突破。

另一方面,醫療器械比藥品更具消費屬性。骨科、眼科、牙科、康復、醫美……在消費領域的應用也更為廣泛。

同時,醫療器械相比藥品,細分領域護城河分明,投入也更低,還有着更好的現金流,更利於資本賦能。

行業成熟度方面,除生產端規模偏小、研發投入與創新性不足等“頑疾”之外,在流通領域亦存在短板。而相比其他領域,流通的短板也是最容易補齊之處。

由於我國特殊的市場環境,全球包括醫療器械在內的各行各業,若想在中國做生意,勢必要對流通渠道進行“本土化”改造,否則將寸步難行。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Cardinal Health。作為美國醫療器械流通三巨頭,Cardinal Health最引以為傲的分銷業務甚至都在中國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最終將該業務賣給了上藥集團。

不難發現,對比國外,國內醫療器械流通行業有着更加得天獨厚的優勢。

不過,相比器械生產商,外界普遍對流通行業重視度不足。可實際上,流通可謂是醫療器械行業,甚至整個醫藥行業十分重要的環節。其不僅是連接生產商與醫療衛生機構的紐帶,更是產品營銷與服務的觸角,同時也是維繫各級醫療機構水準的重要保障。武漢戰疫期間,生產、煎煮、配送了中藥湯藥84萬袋,被張伯禮院士“點贊”的九州通(600998.SH),便是力證。

對企業而言,醫療器械流通行業的潛力也十分巨大。對比McKessen、AmerisourceBergen Corp、Cardinal Health三家醫療器械流通商市佔率超過95%的美國市場。1.3萬家左右批發企業數量、前百名批發企業市場佔有率超過70%國內市場,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具體到我國醫療器械流通行業格局,九州通、國葯控股(01099.HK)、上海醫藥(601607.SH)、華潤醫藥(03320.HK),是為行業四大巨頭。

儘管四巨頭的具有很強的規模優勢,但考慮到器械市場零散程度較高,結合流通企業的價值屬性不如廠商和醫療機構,可替代性較強,因此,例如嘉事堂(002462.SZ)、國科恆泰、瑞康醫藥(002589.SZ)也擁有一定機會。同時,由於重資產、重運營的行業特性,則註定了流通企業若想做大做強,勢必需要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

恰逢2022年,政策端利好消息不斷,例如7月北京市醫保局發布了《關於印發CHS-DRG付費新葯新技術除外支付管理辦法的通知》,以及9月醫保局回應人大代表提問時表示,創新醫療器械暫不實施帶量採購。

在2023年開年,在1月5日舉辦的全國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中,“加快新葯好葯上市,促進高端創新醫療器械研發上市”的部署,受到了廣泛關注。

可以預見,醫療器械流通領域有望成為2023年的投資熱土。

需要注意的是:選好標的。

02 建發致新的“新瓶”與“舊酒”

以正在衝擊IPO的上海建發致新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發致新”)為例。

官網顯示,建發致新創立於2010年,作為全國性的高值醫療器械流通商,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直銷及分銷業務,並為終端醫院提供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等服務。

2022年12月15日,建發致新更新招股書,擬衝刺深市創業板,中信證券為其獨家保薦人。

從招股書來看,建發致新並沒有讓投資者有“眼前一亮”之感,其招股書所透露的優勢與不足,均具有很強的行業代表性。

先來看優勢,在“公司自身的創新、創造、創意特徵,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新舊產業融合情況”中,建發致新披露的三大應用為;“醫療器械流通過程的精細化和可追溯化管理”、“供應鏈實時分佈可視化”、“終端醫院 DRG/DIP 結算支持”。

這三項所謂“創新應用”,在醫藥流通、器械流通領域,早已具有普遍性,甚至可以被視為“基本功”。

從建發致新IPO看醫療器械流通短板

再來看業績。報告期內,建發致新營業收入分別為69.41億元、85.42億元、100.24億元和54.85億元,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1-6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08%、17.35%、9.46%。

同期,其凈利潤分別為2.39億元、1.68億元、1.76億元和7623.41萬元,2020年同比下降29.96%,2021年同比上升4.88%,2022年1-6月同比下降23.62%。

從利潤空間來看,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6.73%、6.08%、6.93%和 7.11%。

出現上述“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顯然與“集采”有着一定關係。

如下圖所示,建發致新在招股書中梳理了近年來集采政策的變化。

從建發致新IPO看醫療器械流通短板

儘管2022年關於醫療器械集采釋放出了些許溫和信號,制度也進一步優化,“靈魂砍價”等問題有望得到遏制,但集采常態化已不可逆,如何去適應集采,亦是建發致新及所有葯、械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橫亘在建發致新面前的難題,並不止集采。

眾所周知,我國的醫療機構,尤其公立醫院,在市場行為中具有絕對強勢地位。這對建發致新的應收賬款產生了一定影響,其仍有可能面臨一定的壞賬風險。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麵價值分別為 405271.57 萬元、515133.38 萬元、486513.20 萬元和 516834.48 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72.97%、74.82%、65.93%和 65.50%。

招股書顯示,這些應收賬款主要為醫院等終端客戶的結算款。

高企的應收賬款,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 40302.27 萬元、-120.15 萬元、-73297.16 萬元和-52343.20 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逐步下降。

與之相對應的是,債務風險會逐步提高。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合併口徑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78.70%、82.43%、86.94%和 87.59%,同期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69.95%、70.31%、66.97%、68.09%。

報告期各期末,建發致新流動比率分別為 1.24、1.19、1.14 和 1.14,速動比率分別為 1.15、1.10、0.95 和 0.92。若未來銀行貸款政策全面收緊或銀行利率大幅提升,或者公司不能獲得長期資金來源和其他融資保障措施,使得公司經營資金出現短缺,則可能影響公司的穩定經營。

正如建發致新在招股書所表示:公司行業競爭對手多為已上市的央企、國企或區域性老牌流通企業,因此,較公司而言,公司競爭對手具備明顯的先發優勢,資金體量優勢較為明顯。在行業快速整合的趨勢下,收入規模的不斷擴大對發行人的運營資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文已經說到,醫療器械流通屬於重資產、重運營的行業,對資金鏈要求較高,日常需要一定的支出,例如倉儲環節, 一般需要支付工資性支出、倉庫租賃以及管理支出。

由於醫療市場的特殊性,流通企業的倉儲及配送既要滿足終端醫療機構及時性、不確定性及多樣性的需要,也要應對生產廠商的生產周期性,因此倉儲成本恐會更高。

正如建發致新在招股書提到,醫療器械效期管理,尤其是高值醫用耗材的效期管理較一般商品更為嚴格,超過效期的醫療器械必須予以銷毀。

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跌價損失分別為-27.37 萬元、-1076.95 萬元、-1821.31 萬元和-1376.03 萬元,存貨跌價損失已逐年上升。

這意味着建發致新需要通過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提升自身管理效率,但報告期內,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06%、0.05%、0.03%、0.05%,看來科研在建發致新的體系中,存在感並不強。

除上述已知問題,潛在風險同樣存在。

例如“兩票制”。2019 年 7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儘管目前“兩票制”在醫用耗材領域尚處於鼓勵和試點階段。但對建發致新在執行“兩票制”區域內無法對終端醫療機構客戶完成銷售,其分銷業務將受到不利影響。

03 新業態有望加速形成

集采影響、利率較低、資金密集、成本高昂、科研程度低……這些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是當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狀態的寫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月1日起,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質量管理規範正式施行。

2022年11月1日,國家葯監局發布《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範附錄:專門提供醫療器械運輸貯存服務的企業質量管理》(以下簡稱《附錄》),規範專門提供醫療器械運輸、貯存服務的企業質量管理,保證醫療器械在運輸、貯存環節的質量安全。

新政施行無疑對醫療器械流通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亦有望加劇行業形成“馬太效應”。

數據顯示,國葯控股、上海醫藥、華潤醫藥 2022 年 1-6 月醫療器械板塊營業收入分別為 536.84 億元、167.00 億元、143.00 億元,與業內其他競品已經拉開了較大差距。

隨着頭部企業的規模優勢進一步提升,集中度更高、更成熟的新業態則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作者系《財經》研究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健道”(ID:ArtofWealthandHealth),作者:李晨,36氪經授權發布。

媒體報道

      36Kr  搜狐

相關事件

  • 從建發致新IPO看醫療器械流通短板  2023-01-12
  • 普瑞純證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2022-10-18
  • 海河生物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  2022-08-02
  • 介入醫療器械廠商上海昊豐醫療完成Pre-A輪融資  2022-05-20
  • 領伯醫匯完成Pre-A輪千萬級融資  2022-05-17
(0)
上一篇 2023-01-12 21:37
下一篇 2023-01-12 23: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