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基金的拉鋸戰:不只是反投,首要目的是搶GP手中的明星項目

訪問原網址

對於經濟和產業發達地區,引導基金政策沒有太多變化,卻依然不缺優質GP,引導基金真正起到了“引導作用“。而產業鏈相對薄弱的地區,要求逐漸寬鬆化,同時陷入了“爭搶產業和機構”的拉鋸戰之中。

2022年已然離去,募資難、退出難卻依然是常態。動輒百億甚至千億的引導基金頻繁設立,層出不窮的新聞為地方和市場持續帶來熱度,然而引導基金火熱的背後卻是兩極分化的割裂或斷層局面。

一方面是層出不窮的超大規模引導基金設立的消息,一方面是地方引導基金退出遇困,GP返投不達標等,無奈要求前置返投或直接要求GP拉明星項目到地方。

強者愈強,不僅僅體現在一級市場GP層面,從地方層面來看,引導基金的運營發展情況及思路也同樣如此。經濟和產業基礎雄厚的發達地區,政府引導基金起步早、創投行業發展也相對成熟,從來不缺優質GP,引導基金真正起到了“引導”作用。而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引導基金起步較晚的地區,則陷入了“爭產業和機構”的拉鋸戰之中。

熱度不減,2022年引導基金投了哪些GP

受此前國內疫情散點式爆發以及國際經濟動蕩等因素疊加,2022年以來,機構LP出資持續走低,FOFWEEKLY股權投資行業觀察報告指出,2022年11月份,私募股權市場熱度跌至全年最低點,機構LP出資頻次下跌25%。

而作為私募股權基金重要出資方的引導基金卻始終排在活躍LP前列,據FOFWEEKLY統計,截至2022年11月份,新備案基金背後LP中,政策型LP連續9個月位居活躍LP第一位,其中10月和11月分別位居活躍LP的第二和第三位,此外,引導基金平均單筆出資規模較高,也位居前列。

據FOFWEEKLY觀察,2022年承擔活躍出資的政策型LP多為國家級母基金以及江浙和廣深地區引導基金。此外,在中西部引導基金崛起的當下,部分中西部地區引導基金也成為活躍出資的典型代表。

大錢——國家級母基金

國投創合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夥)、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夥)等國家級母基金一直保持頻繁出資。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022年國投創合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夥)出資9筆,投資了琥珀資本、海邦投資、興橙資本、中科創星等GP。

而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也持續活躍,在年底發布了《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第五批子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

據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5月底,已組織實施了三批子基金管理機構的公開遴選,如期完成三批子基金設立任務。目前已設立27支子基金,認繳總規模超800億元,母基金認繳出資約220億元。子基金累計完成投資項目超800個,累計投資金額約300億元。

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基金2022年已有近30筆出資,包括金沙江創投、東方富海、曜為投資、華蓋資本、春華資本、襄禾資本、渶策資本、愉悅資本、眾為資本、線性資本等一眾GP在去年獲得了國家新興產業基金的出資。

活錢——江蘇及廣深地區引導基金

清科研究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上半年,江蘇省政府引導基金237隻,浙江省政府引導基金182隻,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二位。而江浙地區擁有經濟和產業基礎,創投環境成熟,引導基金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大,出資活躍的特徵。

通過出資數據來看,蘇州市創新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合夥)去年已有超10筆出資,薄荷天使基金、博遠資本、渶策資本、啟明創投、沃衍資本、元禾控股等GP均在2022年獲得蘇州市創新產業發展基金的出資。

蘇州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夥)去年有20筆出資,投資了嘉御資本、冪方健康基金、協立投資、清松資本、峰瑞資本、復健資本等GP。

除了江浙地區引導基金以外,廣深地區引導基金也持續保持活躍。

其中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已有10筆出資,投資了越秀產業基金、毅達資本、盈峰投資、興橙資本、穗開投資等機構。

而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公司在去年也已經出手超10筆,包括基石資本、鼎暉投資、啟賦資本、金沙江聯合資本等在2022年獲得了深圳天使母基金的出資。

對GP而言,想要獲得江浙地區及廣深地區引導基金也意味着競爭壓力更大,對GP的綜合能力和專註的細分領域有着更高的要求。

偏愛本土、國資和頭部——中西部母基金

不同於經濟和創投環境發達地區,中西部引導基金在近兩年全面爆發,但中西部地區引導基金的偏好更多是頭部及地方本土機構。

其中,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在2022年有10筆出資,青松資本、蔚來資本、平安資本等GP在去年獲得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的出資。

武漢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則有7筆出資,投資了不惑創投、中科院創投、湖北高等機構,被投GP中,湖北本土機構佔比較高。

而陝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有8筆出資,投資了英諾天使基金、中科創星、國投創合、陝西天宏投資、陝西新時代資本等GP,被投GP中主要為陝西地方本土機構以及國資背景的科創機構。

火熱引導基金背後,面臨多項共性問題

自1998年開始,我國政府引導基金先後經歷“萌芽—探索發展—快速發展—理性發展”四個階段,2017年後,政府引導基金設立速度與規模均出現下降,增長動力不足,進入存量優化的發展階段。

而近兩年,在推動地方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設立引導基金。其中,中西部引導基金這兩年陸續崛起,呈現規模大、落地快的新趨勢,市級和區縣引導基金增速明顯加快。

根據FOFWEEKLY不完全統計,從新LP來看,2022年江蘇省和江西省、安徽省完成註冊或備案的LP最多,分別有12支、9支和6支,其次是廣西、湖北和浙江,均有5支母基金完成設立或註冊。

以往的存量和增量結構性不平衡以及過往高歌猛進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讓引導基金不得不採取更加直接的手段來達成引導目的,而這樣的節奏導致了新問題的出現。

一方面受各地拼招商、搶資產、強落地的影響,各地引導基金進入內卷狀態,背後卻引發一列共性問題。另一方面是存量規模亟需優化,在退出難題下,逐漸進入延期狀態。

1.訴求不清、產業方向不明朗

引導基金在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引領投資方向上發揮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當前各地引導基金加速設立的背景下,不少地區實際上的訴求和產業方向並不清晰,缺乏科學有效的地方印證,卻對GP提出過多訴求。此外,在沒有優勢產業基礎的背景下,卻緊盯熱門行業,不了解、不擅長、缺乏有效的經驗來驗證,並不能對產業和地方創投行業發展帶來本質的效果。

2.新設立的引導基金基金內卷

同時各地進入比體量階段,市場上到處都是百億及以上母基金設立的新聞,區縣級百億母基金設立速度也明顯加快,尤其是經濟和創投行業發展相對遜色的地區。而實際情況卻是目標規模大、落地規模小。據FOFWEEKLY私下了解,由於此前疫情影響,多地財政並不樂觀,有些引導基金落地的規模僅為5%,這對於最終完成招商引資的效果實際上沒有好處,且過大的規模也將給財政帶來負擔。此外返投降低,不設註冊限制等寬鬆政策也撲面而來。

3.利好政策熱度高,落地難

去年開始,各地爭搶“創投高地”,打造“創投生態”的熱度不斷,陸續推出利好政策,而政策的主要內容卻大同小異。事實上政策的關鍵點不在政策本身和數據上的高額獎勵,而是能否落地,真正將政策有效化利用,以免被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機構鑽空子,為了募資而落地。

從政策的設置到落地,需地方緊緊結合區域特色,因地制宜,實現真正有效的政策引領。

4.退出難,基金進入延期狀態

2018年以來,資管新規、新冠疫情等多方因素匯聚,一級市場面臨空前的挑戰,一方面是募資難題,另一方面是退出壓力。清科報告顯示,2022年處於退出期和延期的基金規模分別為:12.97萬億和1.7萬億,處於退出期和延期的基金今年持續增長。

對引導基金而言,一邊是退出業績不佳,DPI普遍不足1,另一邊是大量基金到期未退出,無法拿回錢來持續投資。

為達到自身訴求,部分地方引導基金對“招商引資”提出了新的要求,前置返投,或直接要求GP拉明星項目到地方。

引導基金求變

在實際問題及市場發展和需求面前,部分引導基金開始求變,在運營和管理思路等多方面做出大的調整,策略也更多元。具體來看:

1.借力模式,引入專業的外部管理機構

為彌補市場化運營不足的短板,2022年以來,多個地方開始引入專業的外部管理機構,券商或擁有豐富管理經驗的機構,正在成為地方提高市場化運營的新手段。此外,日前,安徽省宿州市提出借力模式,或將為引導基金運作提供新的思路。

2.多級聯動,邁向集群化

去年年初開始,包括江西、安徽、深圳、江蘇鹽城等地陸續提出多級聯動、“組建基金群”的新模式,並初現成效。

此前青島市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韋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曾表示:團隊以多級引導基金聯動的方式支持子基金的募集工作。“我們希望給子基金提供更多資金支持,通過把區、市聯動起來,還可以在一起申請省里的出資,共同爭取更多資金進行支持。”多級募資的模式,逐漸被各地政府所採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GP募資壓力。

3.全鏈條發力,打造生態圈

人才、產業、資金、資源、政策等組成了創投生態鏈的關鍵基礎,從引導基金髮展較好的地區來看,要麼有豐厚的產業基礎,要麼全鏈條發力,奮力打造生態圈,利用政策優勢,充分打造適合地方的產業生態圈。

4.重組基金、策略多元

在存量規模優化和退出遇困疊加下,近兩年,引導基金重組案例頻出。包括福建省級投資基金、浙江省產業基金、重慶市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引導基金、以及貴州省級4支產業基金和生態環保基金等。除了重組再戰,加入直投和S策略也成為引導基金的普遍策略。

實際上,引導基金對GP的要求與地方財政以及經濟和產業發展導向息息相關,創投興則產業興。對於經濟和產業發達地區,引導基金政策沒有太多變化,卻依然吸引大部分優質GP爭先落地,反而是產業鏈相對薄弱的地區,要求逐漸寬鬆化。

結語

在國內,創投行業發展比較成熟的地方,除了成熟的經濟和產業基礎以外,核心點在於政府花大力氣,懂招商,懂產業,更懂地方需要什麼樣的產業。結合地方優勢,圍繞產業鏈發展布局,吸引創投機構落地,發揮政府與GP和產業之間的橋樑作用,更好地服務創投行業和地方產業發展。

實際上,不論政府的要求如何變化,訴求始終如一,就是促進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經濟快速發展。對GP而言,關鍵點在於能為地方帶來什麼?是招商引資,能為當地帶來優質項目,或者業績是否足夠穩定和抗打,再不然,在推動國家經濟創新和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方面是否能夠做些貢獻。

2022年已然離去,悲觀者出走或躺平,樂觀者早已在環境蕭條之初就找到新出路。不同的環境和視野造就不同的境遇,無力改變環境,就應順應環境調整策略,或尋找新的適合發展的方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OFWEEKLY”(ID:FOF_weekly),作者:深深,36氪經授權發布。

媒體報道

      36Kr  投資界  投資界  新浪

相關事件

  • 引導基金的拉鋸戰:不只是反投,首要目的是搶GP手中的明星項目  2023-01-03
  • 關於公開徵集江西省現代產業引導基金擬投子基金(市場化)管理機構的公告  2022-12-09
  • 多地政府紛紛設立產業引導基金,“以投帶引”定製化模式漸成趨勢  2022-12-08
  • 勢乘資本發起設立8.1億元陝西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  2022-08-19
  • 凱輝設立全球醫療基金,規模超5億歐元  2022-05-24
(0)
上一篇 2023-01-04 12:08
下一篇 2023-01-04 14: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