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微科技獲數億元B輪融資

訪問原網址

近日,36氪獲悉,芯片級硅光子激光雷達研發商洛微科技(LuminWave)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安芯投資領投,哇牛資本、諾延資本、海松資本跟投,輕舟資本、華蓋資本、布穀資本等老股東持續加碼追投。 

領投方安芯投資2016年成立,已累計投資境內外近40家半導體企業,有力推動了半導體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團隊擴張,深化研發投入,產品量產認證、市場拓展。洛微科技(LuminWave)天使輪投資方包括中科創星、峰瑞資本,A輪投資方包括輕舟資本、華蓋資本、布穀資本、財通資本。

 洛微科技(LuminWave)成立於2018年,公司致力於通過硅光技術和自主研發的光電芯片,為市場提供固態芯片級激光雷達硬件、感知算法以及行業解決方案。基於硅光相控陣固態掃描、調頻連續波(FMCW)相干探測 技術,自主開發了固態大視場補盲激光雷達D系列(Diversity Series)和硅光FMCW 4D長距激光雷達F系列(Foresight Series)系列。公司產品可用於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及ADAS的各類場景。

Yole 數據顯示, 2020 年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約 34 萬個,預計 2025 年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約 470 萬個, 2030 年全球激光雷達出貨量約 2390 萬個,激光雷達市場迅速增長。 

Yole數據顯示,2030年,全球每年預計銷售的1.2億輛新車中,L3/4/5 自動駕駛汽車將佔比10%,激光雷達需求將達3000萬台。每一台自動駕駛車輛都需要加載激光雷達、機器視覺等技術為車輛增加感知功能。

安芯投資總裁王永剛告訴36氪,汽車智能化催生智能傳感器巨大需求,激光雷達因3D構圖精準,且可降低對軟件算法的過度依賴,有望在汽車前向雷達中勝出,尤其對於L4以上自動駕駛,更是剛性需求。

隨着自動駕駛市場擴大,激光雷達也迅速火熱起來。國內多家造車新勢力車企都將或已推出搭載激光雷達的新車型, 2021年被視為激光雷達元年。

在具體的技術路線上,自動駕駛領域的視覺方案和激光雷達方案之爭由來已久,自動駕駛頭部企業特斯拉堅定地採用以視覺為主的方案,而國內造車新勢力則是激光雷達方案的擁護者。視覺方案算法穩定性容易出現偏差,但激光雷達方案高昂的成本也是上車量產的一大阻礙。視覺方案成本低,但在精度、視野、穩定性上有局限,激光雷達方案精度高,但成本也高。

業內共識是,4000元是激光雷達量產上車的重要門檻,降低激光雷達成本成為激光雷達技術路線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根據萬聯證券提供的數據,激光雷達方案中,收、發模組在整個方案中成本佔比能高達60%,減少激光收發裝置的數量成為降本的重要方式之一。

為減少成本,激光雷達的技術路徑也經過多次進化。最早的機械式雷達通過旋轉收發模組的機制來進行掃描,成本在10萬美金量級,存在成本較高、裝配困難、機械零部件壽命不長等缺點,較難應用在規模化量產的車型當中;之後出現半固態式產品,有旋鏡式方案和MEMS方案兩種,轉鏡式方案將機械式模組旋轉轉為稜鏡旋轉,減少了一定的收發裝置數量,該方案可以將成本降到數千至萬美金量級;MEMS方案,則把旋鏡式的稜鏡變成一個微機械稜鏡,該方案可以做到將成本達到千美金量級。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高性能百美金量級的激光雷達產品需要採用固態掃描方案,包括相控陣和FLASH兩種技術路線。

王永剛告訴36氪,下游主機廠或TIER1需求迭代越來越快,加速了激光雷達技術路線的升級。目前激光雷達處於發展初期,技術路徑雖未定型,但趨勢逐步明朗。根據2022年量產或者計劃量產國內激光雷達車型配置看,多數已由機械式切換為MEMS半固態激光雷達。未來過渡到全固態雷達只是時間問題。

洛微科技基於自研硅光相控陣(OPA)及調頻連續波相干探測(FMCW) 核心技術,自主開發了全固態大視場補盲激光雷達D系列(Diversity Series)和硅光FMCW 4D長距激光雷達F系列(Foresight Series)系列。英特爾旗下Mobileye和英特爾也合作開發了硅光子芯片級激光雷達。同時Aeva 也在今年推出了基於硅光技術的FMCW 激光雷達產品樣機。

D系列(Diversity Series)主要用於自動駕駛輔助駕駛功能,可內嵌至後視鏡、車燈等產品,具有大視場角、高分辨率、高可靠性、低功耗、抗干擾等優勢,可用於構建多傳感器融合的高性價比補盲激光雷達解決方案。該產品於2021年3月發布,目前該產品已達成商業合作,實現產品量產。

F系列(Foresight Series)系列產品將��光FMCW等芯片技術應用於激光雷達領域,主要面向前裝市場,在高分辨率、高可靠性、低功耗的基礎上實現遠距離3D感測同時可以直接獲得目標物體瞬時速度場,實現4D點雲數據。由於採用相干探測方式,F系列激光雷達具有遠超其它探測方式的抗日光、抗干擾,抗互繞的優勢,可用於構建多維度高性能主激光雷達解決方案。該產品可用於測量範圍超過200米,預計將於2022年上半年發布。D系列和F系列產品可覆蓋從商用車到乘用車的自動駕駛及ADAS的各類場景。

洛微科技CEO馮寧寧告訴36氪,採用固態芯片級方案的激光雷達產品的競爭壁壘在於其高性價比和可大規模量產。激光雷達屬於高度集成的光電子產品,需同時涉及半導體光學和電學等多個跨學科前沿領域。以半導體為例,固態激光雷達涉及的核心光子集成芯片屬於模擬芯片,其設計難度較高,芯片性能對芯片物理機構,比如形狀、大小、深度等維度控制有較高要求。此外,激光雷達作為一個集成化的光電探測系統,除了核心光子芯片,其底層固件/軟件系統、算法、機械結構、半導體生態都需要相關專業人士。目前研發固態路線的企業大多是國外玩家,且基本都出自斯坦福、MIT等國家的研究室項目。

洛微科技(LuminWave)自研的專利的LuminScanTM技術可實現大視角和高分辨率的純固態芯片級光掃描,解決傳統機械式掃描和微機械掃描的成本和可靠性難題,並避免Flash方案的人眼安全和高光功率問題。使用固態掃描方案,允許軟件定義任意掃描區域,並可配合各類飛行時間和調頻連續波傳感器,可有效減少互擾和雜散光干擾,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的純固態激光雷達。

洛微自研的硅光FMCW探測器相干探測芯片技術可以有效增強光學反射信號,提高信噪比,提高LiDAR測距能力同時減少對於光源輸出功率的要求。且該技術可以幫助消除來自外界環境光和其他激光雷達產品的干擾,隨着越來越多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抗干擾能力是影響自動駕駛車性能的一個重要考量指標。

此外,基於多普勒效應,FMCW技術可使得激光雷達獲得瞬時速度場信息,將激光雷達實現從三維數據到長度、高度、深度、速度四維數據的轉變,為自動駕駛的AI算法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數據,提高了魯棒性和安全冗餘度。

成本是激光雷達上車、量產的重要考量因素。馮寧寧告訴36氪,洛微科技的產品由於採用了芯片集成的固態路線未來都具有較大的降價空間。而固態激光雷達將產品價格降低的重要因素有兩個,一是洛微的方案將離散光電器件高度集成在芯片上,且採用標準化工藝生產,芯片尺寸較小,成本較低;二是由於該方案直接採用成熟的半導體生態生產,整個流片、封測等工藝都有着標準的工藝,洛微無需生產定製化產品,這節省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同時加快了產品迭代周期。王永剛告訴36氪,固態激光雷達方案中,OPA+FMCW硅光芯片級固態雷達基於CMOS工藝,可以極大降低激激光雷達成本,有望成為行業發展的終極技術路線。

在商業模式上,公司主要與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和Tier1合作,為包括開放道路、園區道路、特殊場景等在內的各類應用提供感知服務。

公司創始團隊成員都來自於國內外著名學府和相關前沿科技公司,從事硅光技術研究及其商用化超過15年,擁有硅光子芯片設計和量產經驗以及成熟的基於自研硅光芯片技術的激光雷達方案。洛微核心團隊有着超過10年的成功創業經歷。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洛微科技開始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公司主要由多個跨學科技術團隊構成,技術研發人員佔9成以上,其中碩博以上高學歷人才佔比超7成。

媒體報道

      36Kr  創業邦  投中網

相關事件

  • 洛微科技獲數億元B輪融資  2022-04-02
  • “洛微科技”完成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  2021-02-22
  • 純固態芯片級激光雷達研發企業“洛微科技”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2020-08-20
(0)
上一篇 2022-04-02 12:13
下一篇 2022-04-02 12: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