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續命,沈暉不下牌桌

訪問原網址

“心終於定下來了。” 

威馬汽車與Apollo智慧出行戰略併購消息傳來之時,威馬汽車老員工陳力(化名)感嘆道。1月12日,威馬汽車官方發布消息,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pollo出行)與威馬集團達成有條件買賣協議,並建議配售股份款項總額將約為39.18億港元,建議臨時融資約7.2億元。同時,威馬持股股東承諾常備融資15億港元。 

同一天,威馬汽車創始人、CEO沈暉在微博分享了一段電影《芙蓉鎮》中的經典片段。8秒的視頻中,唯一一句出現的台詞就是:“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但光活下去還不夠。 1月16日,威馬汽車宣布全系車型調價。自2023年1月1日起,針對W6、EX5-Z等多款在售車型進行價格調整,綜合補貼后售價上漲15000元~25000元不等。威馬汽車在公告中坦言: “活下去”成為行業共識,“盈利”成為追逐的目標。

去年下半年至今,沈暉本人以及威馬汽車經歷了一段“至暗時刻”。 

2022年以來,威馬汽車沒有全新車型推出,原計劃發布的新車威馬M7也遲遲未發布。據界面新聞報道,2022年11月,威馬汽車CEO沈暉發布全員內部信,信中直言威馬汽車正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沈暉在信中表示,為了應對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一半,同時公司整體運營費用也將進行精簡。 

威馬續命,沈暉不下牌桌

攝影:曾靖 

一位接近沈暉的威馬員工明顯感覺到,在公司越來越難見到沈暉,尤其是在2022年底。 那半年,沈暉幾乎一直在出差中。 包括見投資人、行業人士,更包括如今的上市合作夥伴。 

“他的壓力真的很大。”該員工說。 

“我們作為一家創業企業,有挫折是正常的。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在接受《中國企業家》獨家專訪時,沈暉說。 

威馬到底怎麼了?沈暉能帶領威馬走出困境嗎?

誰是Apollo出行?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上市合作夥伴——Apollo出行成立於2002年,前身為德國小眾超級跑車製造商Gumpert。2007年,Gumpert推出首款車型Apollo,后因發展問題,於2020年被澳門何氏家族旗下上市公司“力世紀”收購。 

何氏家族是港澳地區的頂級豪門,力世紀掌門人何敬豐是投行分析師和律所出身,父輩則是何厚照和何厚鏵等政商界名人。 

在改名Apollo出行之前,力世紀主營業務為珠寶、鐘錶等,但何敬豐始終有個造車夢。2015年,力世紀宣布開始進軍電動車市場,先後收購有“日本特斯拉”之稱的電動車整車製造商GLM、歐洲先進汽車公司的車用資訊娛樂及自動駕駛系統技術,以及後來的超跑品牌Apollo。 

2022年7月,力世紀宣布更名為現有名稱——Apollo出行。據記者了解,Apollo出行背後股東分別為港澳資本何厚鏵家族(11.35%)、李嘉誠和周凱旋(9.86%);上海國資背景的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5.41%)等。 

2022年12月6日,Apollo出行發布公告稱,目前擬收購一間從事智能電動車的公司。潛在收購仍在磋商中,尚未就潛在收購訂立最終協議。當時,業內人士直言,Apollo出行提到的“智能電動車公司”大概率是股東方威馬汽車。 

如今,預言成真。 

選擇Apollo出行作為自己的合作夥伴,沈暉看中的便是雙方之間的互補。

沈暉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稱,Apollo出行有着全球品牌的運營能力,還具備包括研發設計能力和3D打印等優勢,這與威馬在三電技術、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軟硬件上的積累是互補的。 

從2021年第四季度,威馬汽車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換股安排與合作布局。成為Apollo出行最大股東后,沈暉隨即成為Apollo出行的聯席主席兼非執行董事,前威馬核心創始團隊成員戚正剛擔任Apollo出行的總經理及執行董事。 

威馬與Apollo的大出行布局已經初見雛形。 

沈暉介紹稱,雙方的合作,實現了從產品層面、技術層面、資本市場、團隊用戶多方面的互補,“既有超豪華品牌、高端品牌,又有大眾化品牌”。 “我們的目標就是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大眾集團。” 沈暉說。 

據了解,合併后的產品矩陣包括定價200萬美元、覆蓋超豪華車市場的Apollo跑車;定價60萬~80萬元人民幣、雙方合作開發、覆蓋高端市場的智能EV(計劃於近期推出A@X品牌);定價15萬~35萬元人民幣,覆蓋主流市場的威馬汽車。

坎坷上市路

據知情人士介紹,戰略合併公告經香港聯交所審核批准掛網,雙方公司交易對價也經聯交所審核同意,後續流程主要為Apollo出行對威馬進行盡職盡調。考慮到威馬已於2022年5月31日遞交A1招股書且完成3~4輪對聯交所問題的回復,本來計劃於2022年10月完成聯交所聆訊,故上述盡職盡調具備已經香港聯交所充分審核的材料為基礎,計劃可在2-3個月內完成。樂觀估計,威馬具有極大可能性在今年二季度完成掛牌,完成反向收購上市(RTO)。 

1月12日,Apollo出行公告中提到,按照計劃,配售所獲資金凈額的約20%用於償還部分臨時融資及其他當時現有借款;或用於包括動力電池、自動駕駛芯片等供應鏈的穩定。此外,所獲配售資金凈額的約70%用於進一步發展其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高性能頂級超跑及智能電動乘用車以及提供出行技術解決方案業務。其餘10%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這意味着威馬迂迴已久的上市路,即將迎來最終章。沈暉也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提到, 威馬的上市(比預期)晚了兩年多。

威馬續命,沈暉不下牌桌

攝影:鄧攀

早在2021年初,上海證監局就發布公告稱,威馬汽車已具備輔導驗收及科創板上市申請條件,上交所即將受理其遞交的申報材料,不過之後卻遲遲未有進展。 

2021年10月,威馬汽車宣布預計將獲得由電訊盈科和信德集團領投等超過3億美元的D1輪融資。公開信息顯示,電訊盈科為李嘉誠家族企業,是香港最大通信服務供應商;信德集團則由已故“賭王”何鴻燊創辦,目前由其女何超瓊掌管,業務涉及地產、運輸、酒店、投資等多個領域。 

彼時,外界普遍認為,港澳兩地大財團的注資,對於威馬汽車後續上市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直至2022年6月,威馬汽車在港股首次遞交招股書。但接下來的6個月內,威馬汽車未能通過港股上市聆訊,招股書已於2022年12月1日轉為失效狀態。 

接連兩次上市動作受阻后,威馬汽車對於上市道路的選擇更加慎重,也更為迫切。 

之所以選擇RTO,首要原因是快。行業觀察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解釋,“一般IPO正常需要至少6個月的時間達成,RTO則沒有那麼多限制。同時,在上市過程中,可以持續融資,有新錢進來。” 

公告發布的同時,威馬汽車披露了近期三筆合計高達約20.1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分別是來自港澳地區某商業銀行的2.5億港元、正威國際的5億元人民幣以及雅居樂集團旗下巨國投資兩筆合計15億港元的貸款。其中,與巨國投資的融資為於2022年5月19日簽署的分別7億港元和8億港元的不可撤回協議,該融資可於2023年年底前提取。 

此外,根據公告,本次交易Apollo出行還將按每股0.55港元向不少於六名獨立承配人配售最多7,123,363,636股股份,所得款項總額約39.18億港元(約合5億美元)。 

除此之外,依靠RTO模式上市,可以規避估值波動的風險。對於處在資本風險關口的威馬來說,保障投資雙方的權益,可控性相當重要。

威馬還有機會嗎?

沈暉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表示, 比起汽油車,威馬汽車還是一個初生企業。 (電動車賽道的)馬拉松100米都沒有跑完,目前參與的人比起汽油車要少很多。“我們有危機意識,有很多的經驗和教訓,這讓我們走在了很多企業前面。” 

2022年12月13日,天眼查信息顯示,四川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股權被凍結,執行股權數額為2286.6735萬元。 

同月27日,又有多家媒體報道,威馬汽車與吉利汽車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威馬汽車需賠付700萬元,同時停用EX5車型上的5個汽車零部件圖紙。根據法院認定,這5個圖紙的相關信息均屬於吉利。這一糾紛,也在併購公告中關注並提及。 

降薪、業務精簡、資產凍結……看起來,威馬處境堪憂。 

外部環境也對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提出更大挑戰。

沈暉坦言,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上游的原材料就在不斷漲價,加上國補的退坡,企業的利潤空間在不斷壓縮。近兩年的時間裡,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了肉眼可見的高速增長。但在沈暉看來,“每一家銷量都在增長,每一家也都在虧損。”在意識到造的越多虧的越多、估值越低的邏輯后,威馬開始調整節奏, “把銷量往下調,更注重質量,調整燒錢的速度”。

作為曾經的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2015年成立的威馬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最早實現量產交付的企業。 

2018年實現量產交付后,威馬汽車銷量逐漸攀升。2019年~2021年三年間,其銷量分別為12799輛、21937輛和44152輛。 

2021年,威馬W6上市,這款車被威馬譽為“國內首款量產車型中具備無人駕駛功能的智能電動車型”。威馬也因此迎來了產品上的高光時刻。 

另一方面,威馬也時不時因為產品問題登上熱搜。 

2022年底,一封《和衷共濟,共渡難關》的威馬內部信在網上流傳。信中稱,為了應對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一半,同時對公司整體運營費用進行精簡,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具體包括M4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一半,其他員工發放70%工資等等。 

對於外界質疑威馬汽車發展出現問題,沈暉並不認同,他表示新能源汽車是一場長跑,威馬還有機會。 

據接近威馬的人士透露,與上市步伐同步,威馬也將在未來與某知名跨國汽車集團開展戰略合作,充分利用現有產能優勢聚焦智能純電產品出口,拓展國際市場;目前威馬正在和沙特政府、沙特PIF主權財富基金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洽談,商討資本合作以及產業落地的方案,輻射中東、非洲、歐洲市場。 

“如果說上市只能一定程度上證明威馬在資本市場的能力,那麼後續的戰略合作以及出口市場的拓展,更能體現沈暉的操盤能力。”有行業人士認為。 

“帶着壓力的忙碌和企業正常發展時的忙碌是不一樣的,他需要給大家一個方向。”陳力表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作者:魏帥,編輯:馬吉英,36氪經授權發布。

媒體報道

      36Kr  新浪科技  和訊汽車  新浪科技

事件追蹤

  • 2023-01-17  威馬續命,沈暉不下牌桌
  • 2023-01-15  威馬多款車型調價,漲幅1.5-2.5萬元
  • 2023-01-12  威馬汽車或於今年二季度完成港股掛牌
  • 2022-12-27  被凍結7600萬后,威馬又因商業竊密被吉利索賠700萬元
  • 2022-12-06  Apollo出行公告擬收購智能電動車公司,威馬被曝將借殼該公司上市
(0)
上一篇 2023-01-17 09:26
下一篇 2023-01-17 09: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