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機器人公司思哲睿科創板IPO:三年半累虧2.5億

訪問原網址

近日,哈爾濱思哲睿智能醫療設備(以下簡稱“思哲睿”)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作為申請科創板的首家未盈利手術機器人公司,思哲睿帶着“中國版達芬奇”的光環,但參數的優勢如何彌補近20年的發展差距,越發激烈的競爭環境又會否阻礙公司商業化進程。

01 燒錢無止境,三年半虧損2.5億

思哲睿主要從事手術機器人研發、生產和銷售。

2008年,時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的杜志江,聯合多位哈工大的同事共同開展了針對手術機器人的研究。2013年成立思哲睿,並開始了對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及樣機開發。

目前,思哲睿研發了腔鏡手術機器人、經尿道柔性手術機器人、經口腔手術機器人、人工耳蝸手術機器人、脊柱內鏡手術機器人等產品。

手術機器人公司思哲睿科創板IPO:三年半累虧2.5億

圖片來源:思哲睿招股書

其中進度最快的是腔鏡手術機器人——康多機器人®。

腔鏡機器人是一種為完成各類腔鏡手術而設計的手術機器人醫生操作醫生控制台上的操作手和腳踏來控制患者手術平台上的內窺鏡和手術器械,伸入患者體內的內窺鏡可以幫助醫生獲取手術視野,伸入患者體內的手術器械可以在醫生的控制下進行各類手術操作。

2022年6月,康多機器人®SR1000(註冊型號:KD-SR-01)通過國家葯監局審批獲得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用於泌尿外科上尿路腔鏡手術操作。

SR1000也是思哲睿首個獲批的產品,這也代表着思哲睿截至目前仍是一家“0收入”公司。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思哲睿尚未正式開展產品銷售,因此無主營業務收入,僅產生偶發性的其他業務收入,報告期各期分別為527.52萬元、66.31萬元、103.89萬元及3.28萬元。

報告期內,思哲睿的凈利潤分別為-3247.85萬元、-3228.89萬元、-6663.26萬元及-1.27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存累積未彌補虧損1.49億元。

研發費用是造成大額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報告期內,思哲睿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862.44萬元、2889.53萬元、6062.97萬元、6928.62萬元。

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極其燒錢,除了已經產生的投入,未來三年內,思哲睿計劃繼續投入10億元用於手術機器人產品的臨床研究等研發項目。

手術機器人公司思哲睿科創板IPO:三年半累虧2.5億

圖片來源:思哲睿招股書

02 行業競爭激烈,商業化何解

除了研發項目外,此次發行,思哲睿還擬投入3.27億元用於手術機器人產業化項目、1.02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用以完成產品的商業化。

手術機器人公司思哲睿科創板IPO:三年半累虧2.5億

圖片來源:思哲睿招股書

由於手術機器人的操作需要對醫生進行培訓教育,因此,推廣起來更加需要時間,對銷售團隊的要求也更高。2021年,思哲睿剛剛開始組建銷售部門,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商業化團隊僅有41人。

在這一點上,美國直觀外科公司研發的“達芬奇”系列手術機器人可謂佔盡先發優勢。

雖然在招股書中,思哲睿列舉了康多機器人與達芬奇的種種參數對比,兩者看似已無紙面上的差距,但在產品體系及商業模式上,達芬奇、都更為成熟。

早在2000年,達芬奇就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至今已進行了四次更新換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壟斷了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

截止2021年末,全球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累計裝機量6730台,截至2021年12月,達芬奇手術系統已完成超過1000萬台的機器人輔助手術。

2006年,國內引進第一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據《科創板日報》報道,截至2022年8月,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的總裝機量接近300台,總手術量超過32萬台。

而目前,康多機器人僅在少數幾家醫院完成了幾百例臨床手術實驗。

不過好在,手術機器人在國內的滲透率仍然較低,2021年中國腔鏡手術機器人輔助腔鏡手術滲透率僅為0.7%,遠低於同期美國13.3%的滲透率。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1年,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規模為41.9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約188.8億元,2021年-2025年複合年增長率約為45.7%,為國產替代留下了發展空間。

不過,“看起來很美”的手術機器人行業也並非全無挑戰。

首先就是費用問題,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近主機售價就達到數百萬美元,耗材也在數百至數千美元,且需要經常更換,即使國產產品售價更低,但對於患者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且目前僅北京、上海等少數地區將其納入醫保範圍。

此外,醫生和患者的教育也並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國內醫院行政審批通常周期較長,很難說不會在相關產品的推廣過程中形成阻力。

雖然國內手術機器人行業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思哲睿面臨的競爭仍十分激烈。

近幾年,直觀外科公司開始更加重視中國市場。2022年8月,直觀醫療與復星醫藥聯合創立的直觀復星,擬在浦東張江設立繼美國硅谷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全球第二個製造與研發基地。

直觀復星CEO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基地建設完成後,將會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進行本地化生產,並逐漸將零部件國產化以進一步控制成本,未來還將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提供高中低類手術機器人產品。

除了達芬奇,國產手術機器人爭奪戰也如火如荼。

2021年10月,威高集團的腔鏡手術機器人“妙手S”正式通過NMPA審查,成為國內首家獲批的腔鏡手術機器人。

同時,微創機器人(2252.HK)的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及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分別於2022年1月及4月獲得NMPA批准。

精鋒醫療的多孔及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已啟動關鍵性臨床試驗,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MP1000註冊申請已獲受理。

03 深創投助力,估值一年躍升1.7倍

雖然目前仍未盈利,但作為哈工大技術背景成果轉化項目,最有希望實現國產替代的手術機器人公司之一,自創立以來,思哲睿就受到了創投機構的持續關注。

2017年起,深創投等機構就開始向思哲睿投資,2019年初,深創投持有思哲睿4.29%股份,為其第8大股東。

2020年9月,深創投、紅土創投、安信投資等認購了思哲睿新增註冊資本283.0882萬元,占增資后總股本的15%,總對價3億元,此時思睿哲估值約20億元。

2021年2月,張江創投、上海聯一、川久願景等以1.17億元受讓了思睿哲3.91%股份,公司估值升至約30億元。

2022年1月,深創投、瑞恆紅土以1億元對價認繳了公司新增註冊資本23.5907萬元,占增資后總股本約1.23%,思睿哲估值暴漲1.7倍至81億元。

2022年2月,龍江基金、晟匯投資、潘玉梅以相同的認繳單價認繳了新增註冊資本61.3356萬元,占增資后總股本約3.11%,總對價2.6億元。

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思哲睿的估值暴漲4倍,深創投功不可沒。截至招股書籤署日,除了直接持股6.36%,其實際控制的紅土科力、匯恆紅土、勵恆紅土、紅土創投及瑞恆紅土五隻私募基金合計持股約7.82%。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杜志江直接持股14.84%,通過一致行動人控制公司11.03%股份,通過擔任睿思弘盛執行事務合伙人控制公司7.54%股份,合計控制思哲睿33.41%股份。

手術機器人公司思哲睿科創板IPO:三年半累虧2.5億

圖片來源:思哲睿招股書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洞察IPO”(ID:dongcha-ipo),作者:蘇杭,36氪經授權發布。

媒體報道

      投資界  36Kr  搜狐  36Kr  搜狐科技
(0)
上一篇 2022-12-08 15:03
下一篇 2022-12-08 18: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