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一間豪華的辦公室內,何志會與他的同事手持檢測設備,緊張地進行工作,目標是找到可能隱藏在公司角落的“竊聽器”。數日前,該公司一項商業機密莫名其妙泄露,被競爭對手得知,董事長懷疑遭商業間諜竊密,派秘書邀請何志會等人前來做反竊密檢測。

何志會來自國內一家反竊密公司,主要負責商業隱私的保密和反竊密工作。實際工作中,他們不僅要仔細檢測所有肉眼可見的物品,還要檢測牆壁、沙發里、花盆內等不易拆解的隱秘角落。

這次檢測的辦公室約50平米,是公司董事長辦公及接待訪客的場所。室內擺放着書櫃、辦公桌、老闆椅、沙發等傢具,任何一個角落也沒有放過,但始終沒有找到竊密設備。何志會將目光放在魚缸上,一個不引人注意的位置上有一個針孔攝像頭,“防水,用透明的水管密封在裡面。”

董事長得知自己的辦公室被安裝了竊密設備后,一時驚訝失色,他沒有想到,影視劇中出現的商業間諜,竟會出現在自己的身邊。何志會提醒稱,“其實商業間諜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商業機密背後是巨大的利益,竊密與反竊密一直存在。”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何志會在某公司會議室檢測竊聽器材(受訪者供圖)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一塊玻璃反射,商業秘密已被對手竊走

至少90%以上發生竊密事件的公司,實施竊密行為的主體為競爭對手。

何志會曾遇到一個尋求幫助的客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工程項目。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在參與某省一個項目競標時,發現只要他的公司經過測算,提出一個詳細的工程項目報價后,公司的競爭對手很快便知道底價。

第一次發生泄密時,該公司董事長並沒有意識到是遭到了竊密。但在一次競標工程時,又一次發生了競標底價泄露的狀況,一家競爭對手得到了這項工程。同樣的情況出現第三次時,董事長終於察覺到自己遭遇的並不是尋常的商業競爭,而是商業竊密。

何志會接到該公司訂單,派出了三個檢測員前往公司尋找竊密設備。根據雙方事先確定的方案,他們到公司會議室,董事長、總經理辦公室等場所檢測,最終,在董事長辦公室的沙發下面,一個不引人注意的位置,發現了一個實時傳輸的竊聽器。

“一般情況下,我們發現竊聽器,都不會進行任何改動操作,會告訴委託公司。”何志會建議董事長報警,但出於各方面考慮,對方並沒有照做。何志會表示,找到竊密設備,檢測人員的工作任務就基本完成了,至於委託公司採取何種行動,則有各種可能。

王強從事反竊密檢測工作十餘年,他發現,實際工作中,查出竊密設備后,被竊密的一方往往並不會選擇報警,反而會在鎖定是誰發起的竊密行為後,裝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並且會調整策略,比如故意將假情報泄密,誘使競爭對手做出錯誤判斷。“商戰的殘酷性就在於此,往往一個涉及重要商業機密的情報,就可以導致競爭對手做出錯誤選擇,贏得商戰。”

據王強觀察,竊密事件多發生在充分競爭的消費類行業,而銀行等金融類機構則因保密等級高,較少發生竊密事件,但若發生了,則多為有明確針對性的竊密事件。

工作中,金融類企業找到王強時,通常不會說具體原因,只說需要做一個檢測。王強會詢問對方一些基本情況,比如懷疑發生竊密事件的場所,大約出現在什麼位置,該場所有幾個房間等等,再準備相關檢測設備,約好時間前往檢測。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反竊密相關設備(拍攝/李子建)

一次,國內一家知名金融機構派人聯繫王強,僅稱想邀請檢測人員前往辦公場所查找竊密設備,並未透露泄密詳情。王強與同事來到該機構,在辦公室、會議室等場所進行反覆檢測,沒有發現竊密設備,並出具了檢測報告。

誰知剛過一段時間,這家金融機構再次聯繫王強檢測。這一次,王強里裡外外更詳細地進行了檢測,同樣也沒有發現任何竊密設備。王強在和機構相關負責人溝通時,談到了兩次檢測什麼也沒測到,能否可以說一說泄密的具體情況,以便於準確判斷竊密行為可能發生的地點和途徑。

負責人告訴王強,該金融機構做出的一些具有敏感信息的商業決策,第一時間便能被他人知曉。由於金融機構的每一個商業決定,往往涉及重大利益,商業機密的泄露給該機構造成了極大壓力。

對此,機構內部也曾有多種猜想。比如懷疑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等接近主要領導的員工中可能出現了內鬼;或者召開重要會議時,與會高管的手機發生泄密;或各關鍵崗位人員被竊聽等。但經內部秘密調查后,基本上都被排除了,最終才懷疑是遭商業間諜竊密。

王強得知情況后,也很奇怪機構內部的關鍵場所沒有找到竊密設備,為什麼商業機密還是會被泄露。他調整思路,開始在外圍着手,發現該機構對面100米左右有一個高檔酒店,酒店的部分客房正對着該機構的會議室等關鍵場所。

經過調查,王強也認為機構內沒有內鬼,因高度的保密措施,在內部安放竊密器材的可能性極小,唯一的可能就是對面那家酒店。

王強進一步解釋稱,在這個竊密事件中,由於金融機構的對面就是酒店,來竊取商業機密的人可選擇一個面對着會議室等關鍵場所的房間,利用專業的激光竊聽器,將一束極細的激光打在機構辦公室等場所的玻璃上。當房間里有人談話的時候,玻璃會因室內聲音變化而輕微振動,從玻璃上反射回的激光可包含室內聲波的振動信息,由激光竊聽器捕捉后還原成聲音,竊密行為完成。

玻璃反射也能成為泄密渠道,該銀行機構相關負責人得知原委后,大吃一驚,詢問如何解決。王強便將一種特殊的防護薄膜覆蓋在面向酒店的房間玻璃上,自此之後,這家金融機構再也沒有出現過泄密事件。

王強表示,金融機構涉及利益非常大,尤其是一些金融上市公司,每一個信息都可能會影響重大的商業利益,所以對方會採取高規格的竊聽,令人防不勝防。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電線、吊燈,藏着竊聽的“玄機”

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國內反竊密市場是從2010年開始出現的。

那時,北京已經出現了一批身家不菲的富豪。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讓這批人抓住機遇,獲得大量財富。但同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也盯上了這一撥富豪。

陳光明從事反竊密檢測工作12年,是國內最早一批進入反竊密市場的從業者之一。他記得當時國內有一個知名富豪,他說的一些極其機密的話被他人得知,令他特別奇怪。左思右想,這位富豪認為當時的情景不可能為他人所知,因而懷疑自己遭人竊聽,擔心之下,開始找門路,想要找出是誰做的這事。最終,竊密設備找到了,但竊密人員並未找到,而這個富豪也成為當年較早一批對商業竊密有所認知的人之一。

陳光明在此時期接觸到的另一位客戶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對方之所以找到他,是因為公司在準備併購一家公司時,被別人知道了,隨後導致本該順利的併購屢遭波折。

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後來在復盤併購信息為何泄露時,發現當時參與此次併購的幾個人,都是他極為信任的人,有內鬼的可能性極小。但幾人只在某個特定房間里談過併購事宜,這讓董事長鎖定了泄密渠道。有了明確的方向,泄密的事情也不能讓外界知曉,他悄悄委派秘書,聯繫到陳光明調查。

這樣的操作陳光明見過不少,很多懷疑遭竊密的老闆並不會親自出面,而是派秘書或總經理辦公室的相關員工等“大老闆”信任的人經辦此事。加之上市公司的涉密場所不能為外人知曉,出事後也不願對外講,只能秘密查找泄密途徑。

出於這些考慮,這家上市公司也沒讓專業的反竊密人員前往公司調查,而是要求提供一些檢測設備,告訴他們怎麼使用。但自己動手查找,並沒有找到竊密器材,不得己再次委託陳光明,很快找到了竊密器材。

陳光明稱,反竊密工作中,僅有檢測設備是不夠的,更多的時候需要經驗。來到這家上市公司,他先排查了牆體、辦公器材、電器等區域,后對天花板進行檢測時,在吊頂上發現了竊密設備。

在外行看來,吊頂內只有一些燈光電線,但對具有反竊密經驗的專業人士而言,很快就能找到某個位置額外多出來的一根電線。順着這根多餘的電線,陳光明找到一個具有時時傳輸功能的攝像頭,正對着該公司辦公區域竊密。

看到竊密器材后,這家公司曾試着委託陳光明找到安放竊密設備的人,陳光明拒絕了。他說:“我們只負責檢測查找,接下來他們應該報警處理。”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反竊密人員檢測車內竊密設備(受訪者供圖)

北京智信天一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傑回憶,2010年,他在英國看到了一些探測反竊密的相關設備,但那時,中國反竊密行業剛剛起步,此方面的市場基本上處於空白狀態,他便將設備引進國內。此後,反竊密技術和市場不斷發展擴充,並形成了一套工作手段,外界較少獲知。

李傑介紹,一般情況下,掌握反竊密技術的3-4名專業人員將組成一個團隊,首先要對需要檢測竊密設備的區域以及涉密區域進行風險評估。

比如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研發負責人等關鍵人物的辦公場所、實驗室等,要進行安保措施的檢測,門禁、門鎖、攝像、闖入報警等等都要調查。對於哪些人能夠進入涉密區域,是有特殊規定的,這些均可以通過安保制度進行防範。

但往往被人忽視的是一些易被潛入的區域,比如臨街的牆體,這些漏洞易被竊密者利用,從而盜取商業機密。而一些看似嚴密的門禁系統,在竊密者眼裡形同虛設,他們可通過破解ID卡,隨便刷隨便進,“技術防範看似安全,其實漏洞很多。”

此外,很多竊密行為不需要外人潛入,是由內部人完成的,即“內鬼”。某種程度上,反竊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防範內鬼。比如開會時,隱藏在企業內部的竊密者可在某個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放置竊密設備,作案更方便、更隱秘,“也方便在竊密行為完成後取走。會開完了,商業機密也時時傳輸到外界了,較難發現。”

2020年,一家大型公司的研發部門被“竊聽”長達12個月時間,大量商業機密被泄露。事件發生后,該公司判定有“內鬼”進行竊聽,經過調查,將這名員工查出並停職,但該員工突然蹊蹺死亡,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商業間諜竊密活動對公司成長和發展都是一種災難性威脅。盜取公司知識產權,竊取銷售策略、資本戰略,造成核心技術、源碼、項目計劃、產品計劃外泄,影響公司品牌形象和財務運作。竊密事件的增多,會令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李傑介紹,國際層面,全球商業間諜活動的運行成本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據美國商會統計,全美企業每年有超過500億美元損失由商業竊密導致。近3年,全球已知重大商業竊密事件超過50起。

為進一步打擊商業秘密犯罪、加強企業產權保護,我國也於2021年頒布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增了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罪,規定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商業秘密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碳素筆、紐扣、數據線,化身竊聽工具

在國內,商業刺探更多運用於商業競爭手段,大量國外技術手段引進國內,竊密設備更為易得,渠道多、成本低。加之商業竊密的高發場所往往是一些外界不易注意到、看不到、聽不到、想不到的地方,比如身邊的辦公室、會議室、交通工具,甚至家裡,企業員工商業安全意識淡薄,不少企業防禦能力幾乎為“零”。

竊密事件增多,緣於多種原因。何志會介紹,過去竊密設備不易購買,比如早先針孔攝像頭體積大,不便於安裝,還有一些竊聽器傳輸距離較短,導致竊密行為較為受限。而現在隨着技術手段的進步,針孔攝像頭越做越小,甚至能隱藏在一根普通的電線里。還有些竊密設備可以達到實時待機,聲音超過45分貝自動開機,並上傳至後台,不法分子可以實時查看。

2019年後,隨着有關部門大力打擊竊聽器、針孔攝像頭等設備的銷售,網絡和正規市場上都已經很難買到,商家也不會公開銷售。但在一些電子市場,部分人仍可通過特殊渠道購買,比如若是在電子市場尋找竊密器材,沒有人會公開售賣,但轉身離開后,會有人跟着,在樓梯間等處突然把客戶叫住售賣。

通過非法渠道獲得的各種竊密設備,也讓商業秘密犯罪手段層出不窮。如一些隨放隨取的竊密設備,信號傳輸功能強,體積可以做到極小,有的厚度僅五毫米,可以藏在一些不引人注意之處。

此外,為達到竊密目的,一些器材逐漸向日常化轉變,偽裝性極強。比如一枚五角硬幣,放在一邊,大部分人不會注意到,但這可能就由竊密設備偽裝而成,其中還內置電池,可進行長時間的竊聽。碳素筆、計算器、鼠標、U盤、數據線,甚至鈕扣等日常用品,也都可以偽裝成為竊密工具,一些設備甚至還具有自毀功能。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反竊密相關設備(拍攝/李子建)

有竊密,便有反竊密。反竊密人員需要知道竊密者最易動手的位置,有針對性地加以檢查和防範。由於絕大多數竊密設備都需要電源供電,才能夠正常運行,因此在靠近穩定電源的位置,都是竊密者放置設備的重點區域。

何志會介紹稱,商業間諜竊密時需要實時傳輸,一些竊密設備會通過無線電波傳輸,必須要安裝在長期電源附近,如有牆壁插板、電腦主機等通電的區域,安裝后可永久使用,這些都是檢測的重點區域。

另外還有一些竊密器材是隨放隨取的,商業間諜放置幾天後,會再來取走。何志會工作中,曾在花盆中找到過竊密器材,安裝有電池,可以使用七天左右。還有一種竊密器材,為了防範被發現,只有一個存儲卡,沒有無線電波信號,短期內必須由人取走,如果加以蹲守,就有可能抓到竊密者。

反竊密過程中,一般要先檢測長期電源位置,此後便是有可能放置竊密器材的茶几、沙發、花盆、煙霧報警器等室內傢具和器材等。工作中,何志會經常會在上述位置發現竊密設備,尤其是煙霧報警器,竊密者可使用同樣外觀型號的煙霧報警器,將原先的替換掉,不易發現,往往成為易被忽視的位置。

李傑在為一家公司進行反竊密檢測時,還曾經在會議室天花板的空調通風口,發現過一個實時傳輸、無線發射的攝像頭。出風口處拉了一根電線,接到一個燈的供電線上,這樣會議室使用時,只要開燈,便會給攝像頭供電。

攝像頭對準會議室,通過空調通風口的縫隙,可以拍攝實時傳輸聲音圖像。這一個無線竊密攝像頭,經檢測為1.2G的頻段,傳輸距離可以達到至少50米之外,基本上可以完成實況轉播的效果。

我在辦公室魚缸里 找到了竊密設備

反竊密業務近五年暴增

2017年,是反竊密市場增長迅猛的時期。多個反竊密從業人員均指出,有關業務就是在這一年開始明顯增多的,和2010年相比增長幅度翻了數倍。李傑表示,2017年以後,反竊密檢測行業市場的增長,也說明隨着市場競爭,受到竊密威脅的公司增多,“竊密的情況多了,反竊密的需求也就上來了。”

隨着商業競爭加劇,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無法獲得充分優勢時,一些不法分子便在暴利的誘惑下,採用非法手段竊取商業機密。

王強的一個客戶,是國家一家上市醫藥公司,發展勢頭良好。該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研發一種新葯,其競爭對手同時也在開發同類藥品。但研發新葯的過程中,該公司發現只要自己的研發人員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很快競爭對手便同樣取得突破,且與自己公司研發成果極其相似。

新葯研發與其他商品不同,前期投資巨大,成本往往高達上千萬甚至上億元,而研發成功后,市場優勢也很明顯。這家公司懷疑研發內容被竊密,但一直沒有找到是誰做的此事,為防止竊密事件再次發生,便請來王強,要求對研發部門的關鍵人物進行反竊密培訓。

王強稱,該公司的行為,是在短期內無法找到竊密者的情況下,做出的緊急事態管控措施。一方面可以警告竊密者,我們有了防範,不要再這麼做了;另一方面也在內部加強防竊密手段,尤其是在涉及到新葯研發的各關鍵崗位,預防泄密情況發生。此後,該公司未再有竊密行為發生。

在李傑看來,一些公司的關鍵崗位或人員,如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董秘等企業高管,往往掌握着公司發展命脈,竊聽他們的談話或會議,獲得信息會更多。比如上市公司,注重股價穩定,若董事長醜聞等事關企業名譽和形象的事項,被竊密泄露,都可能遭成股價下跌。因此,對於上述人員都需要進行反竊密培訓,由專業人員傳授相關知識。比如反竊密意識的提升方面,“手機不能出現在涉密場所,重要談話場所不能有任何電子產品等等。”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商業竊密檢測訂單相比往常增長20%左右。李傑認為,以往研究表明,當經濟增長放緩時,商業間諜行為將有所增加。商業競爭激烈,某種程度上會導致商業間諜行為增多,反竊密的業務也會比平時多一些。

但和往常反竊密檢測不同,出於防疫要求,何志會接到訂單后較少上門檢測了,而是通常採用視頻的形式,線上指導客戶做反竊密檢測。

何志會介紹,線上檢測時,客戶會詳細告知辦公室等待檢測場所的結構,比如說天花板是怎麼裝修的、有無夾層,牆壁上是否有裝飾品,房間內各種電線的結構,還有沙發、茶几的擺放,書櫃內的物品陳列等。所有的檢測位置,均需要線上指導客戶掃描檢測,可謂從上至下無死角。

檢測過程中,一些懷疑有竊密設備的位置,何志會指導客戶拍攝照片,再觀察電插孔是否有發射無線電波,比如拆開電插板,再發過來照片,接着再指導客戶做進一步檢測。

但線上反竊密檢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竊密設備通過無線信號傳輸,單純藉助相關檢測設備,很難獲得準確判斷。比如竊聽器,檢測沙發下部等貼近地面的位置時,如果樓下相同位置附近裝着一個吊頂燈,使用檢測儀器時,雖能偵測到電子信號,但到底是竊聽器還是樓下吊頂燈內的電子元器件干擾,還需專業人員的經驗來判斷,單憑檢測儀器容易出錯。

此外,對於公司涉密場所的日常防範,何志會則會建議客戶在天花板、煙霧報警器、電源插座等處做特殊標記,以防止他人更換,安裝竊密設備。

(應受訪者要求,王剛、李傑、陳光明為化名)

作者| 李子建 編輯|盧伊

(0)
上一篇 2022-10-06 17:23
下一篇 2022-10-06 1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