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恐鳥的DNA提供了有關物種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見解

氣候變化是指溫度和天氣模式的長期變化。這些轉變可能是自然的,然而,人們普遍認為,人類活動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氣候變化影響的不僅僅是人類。整個地球上的野生動物和生態系統也可能經歷重大的,而且往往是災難性的變化。溫度上升有可能導致脆弱的生態系統崩潰和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這導致許多科學家研究物種將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otago705017.jpg

根據奧塔哥大學的一項研究,古老的恐鳥DNA揭示了對物種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洞察力。來自動物學系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已滅絕的東部恐鳥的古代DNA,發現這種巨大的鳥類的分佈隨着氣候的變暖和變冷而變化。

據主要作者Alex Verry博士說,在較溫暖的全新世時代,該物種分佈在南島東部和南部,但在大約2.5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的高峰期,該物種被限制在南島南部。相比之下,重足恐鳥退出了南島的南部和北部地區,而高地恐鳥則佔據了四個獨立的區域。

Verry博士說:“東部恐鳥的反應對其種群規模和遺傳多樣性產生了影響–最後一次冰期導致了明顯的遺傳瓶頸,這意味着它最終的遺傳多樣性低於生活在同一地區的其他恐鳥。”

這項研究於2022年5月11日發表在《生物學通訊》雜誌上,是首次使用高通量DNA測序技術,同時對數百萬個DNA片段進行測序,在種群水平上研究駝鳥。這些發現強調了過去的氣候變化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影響物種的,“一刀切 ”的模式是不現實的。

“這讓我們想知道,當物種試圖適應今天和未來的氣候變化時,它們會發生什麼?它們是否也會試圖遷移到新的地區以求得生存?”

他說:“對於一些物種來說,這將是不可能的,一些物種將耗盡空間,例如高山物種將不得不向上移動,但只能走這麼遠,直到不再有‘向上’。”

共同作者、奧塔哥大學古遺傳學實驗室主任Nic Rawlence博士說,這項研究是一個罕見的例子,說明過去的氣候變化對新西蘭已滅絕的巨型動物的影響。它還展示了如何利用化石遺迹和博物館藏品來回答有關過去的新問題。

“這確實為新西蘭的研究問題帶來了古基因組學的力量,而以前大多數研究和興趣都集中在歐亞或美洲物種上。”他說:“我們正在真正開始為新西蘭的這項研究建立能力。”

這項研究得到了新西蘭皇家學會馬斯登基金和奧塔哥大學的資助。

(0)
上一篇 2022-06-08 14:54
下一篇 2022-06-08 14: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