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續航標準那麼多,到底該信哪一個?

電動車不過山海關,因為600公里也抵不過冬日苦寒。冬天不敢開暖風,夏季不敢開冷風,這都是因為電動車該死的虛標,你根本不知道剩餘的100KM電量究竟還能撐多遠。另一邊則是車企的各種花式續航營銷:看不懂的WLTP、CLTC工況續航究竟該打幾折算,低溫續航、挑戰零下30度可信度有幾分,大寫的風阻係數究竟是什麼,到底該怎麼選車,用戶也很凌亂。

新能源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十餘年,但是關於用戶的續航焦慮卻一直沒有停過。其實,這些焦慮並非是因為電動車續航真的不能滿足用戶的用車需求,而是用戶看不清新車的續航,就像廣告里的方便麵,你吃到的和電視上的永遠不一樣。

關於續航標準的正確打開方式

打開蔚來App,新車ET5顯示的是CLTC續航,ES8顯示的則是NEDC續航。如今很多上市的新車,比如剛剛上市的零跑C01,宣傳的直接是CLCT續航717KM。

電動車續航標準那麼多,到底該信哪一個?

蔚來App上ET5、ES8顯示的續航標準 圖源:蔚來App

現在很多車型OTA后,儀錶盤上原來只顯示NEDC續航的,變成了WLTP續航。

為什麼新車續航宣傳,從NEDC變成了CLTC,儀錶盤上又有NEDC和WLTP兩種?

如果在網上查一圈,關於新車續航標準五花八門,而這些對於用戶來說都是一個共同的名字:

不是真實續航。

新車續航,有標CLTC工況的,也有NEDC續航,測試中採用的又是WLTP工況,到底哪個才更接近真續航?

在2021年7月之前,NEDC還是我國評定電動車續航里程的標準,隨着工信部制定的《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GB19578-2021)更新,WLTC取代了NEDC。

WLTC,也就是全球輕型汽車測試循環,NEDC是新標歐洲測試循環。

NEDC此前一直是我國進行機動車油耗及電動車續航里程的標準,相比於WLTC,NEDC的測試場景比較理想化。

比如,NEDC的測試環境是把電動車放在實驗台架上,關閉空調、大燈、音響等耗能配置,模擬4個市區工況和1個郊區工況進行測試,測試時的溫度設定在20℃~30℃。

這種測試環境幾乎脫離了我們的日常用車環境。溫度適宜,不開空調,不聽音樂,更不要提在高溫或低溫環境下對電池能耗的影響了,所以一輛NEDC續航為500KM的電動車,實際開出350KM的水平,也沒什麼可驚訝的。

相比較來說,WLTC的測試環境更貼近車主的日常使用環境,比如在模擬工況中,包括了城市(低速)、城郊(中速)、鄉村(高速)和高速公路(超高速)4種不同工況,對應最高車速分別為56.5KM/h、76.6KM/h、97.4KM/h以及131.3KM/h,對應的單次循環時間更長,並且設置了停車、剎車、急加速等不同操作。

同時,與 NEDC固定擋位相比,WLTP 採用非固定模式的擋位變化,更換不同駕駛員以模擬真實情況。外界溫度、汽車質量、擋位狀態、滾動阻力以及載重、加減速等多種因素都被納入考核體系。

除了NEDC和WLTP這兩個涉及到評測標準變化的工況標準,其實在我國,中汽研還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設計了CLTC工況,也就是中國輕型車輛測試循環,在一些測試條件上針對中國路況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我國高速公路限速為120公里/小時,CLTC在測試速度限制上就會低於NEDC和WLTP。

從測試的苛刻指數來看,CLTC >WLTP >NEDC,當然也是相對而言的。

CLTC從名稱看就知道,是一個因地制宜的標準,工信部此前發布的《關於2021年度雙積分核算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表示,純電動乘用車方面,廠商可選擇NEDC工況或CLTC工況確定電能消耗量和純電行駛里程。所以從去年10月開始,很多新車都改用CLTC工況續航。

但是,很多用戶發現,改用新續航標準后,同一輛車的續航好像更長了。

Model 3最初標註的NEDC續航605KM,到CLTC后就變成了675KM。設計方中汽研解釋稱,這是因為CLTC在測試中頻繁加減速,符合國內實際走走停停的情況。更加頻繁加減速的工況,對於具有動能回收且效率更高的電動汽車來說,非常有利於提升續航。

這種續航增加或許代表了一種技術進步,但是對於用戶來說,其實是一頭霧水。

也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如果選新車,首選是CLTC、WLTP最高的。

但是,這只是一個關於真實續航的理論參考。如果結合實際情況又要複雜許多。畢竟不管是什麼車,在同一標準下的測試內容是一樣的。但其實每一款車都有駕駛人員獨特的駕駛特點,有自己的行駛環境,很多因素都是遊離在標準之外的。

在用戶看來,無論是NEDC、WLTC,亦或是CLTC,各種口徑的官方續航標準,實際上還是高於純電動車的真正行駛里程,這也是新能源車主及潛在車主續航焦慮的根本原因。

到底哪些因素影響了續航

各種續航標準雖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但是其實很多車主忽略了,由於使用的城市、環境不同,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是分場景的。相同的車型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續航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

近期,懂車帝聯合通用技術中國汽研上線業內首個新能源車主續航查詢功能,數據覆蓋全國33個城市、數十個熱門新能源品牌的車型。

這些樣本數據都是基於上險量較高的城市,涵蓋了市場上主流電動車型,從A00(微型)、A0(小型)到C(中大型)等多個級別。不僅有熱銷的五菱宏光Mini EV、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Model 3,以及比亞迪、蔚來、小鵬的車型,也包括大眾ID.系列,寶馬、奔馳旗下的電動車型。

他們還基於此發布了一份續航里程分析報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溫度是影響實際續航里程錶現可信度的主要因素。5月南北方各區域受溫度影響最小,車輛平均續航里程可信度達到全年最高。

7月全國普遍高溫,北方城市的里程可信度表現更好,同樣,1月的寒冷冬季時,瀋陽、北京的續航里程可信度僅有60%。

電動車續航標準那麼多,到底該信哪一個?

圖源:懂車帝

車型大小其實對於續航表現也有影響。懂車帝在調查中,選取北京1、5、7三個月,對22款純電動車型對比分析發現,A00級轎車的續航表現更好,其中,奇瑞小螞蟻在1、5、6三個月的續航里程可信度分別達到82%、98.8%、97.8%。同時,車型越大,續航里程可信度越低。

也就是說,車重越大,滾動阻力越大,整車能耗越高,會明顯影響續航。

電動車續航標準那麼多,到底該信哪一個?

圖源:懂車帝

但是,車輛使用年限,反而對於車輛續航里程可信度的影響並不大。在報告中,關於2022年2月北京不同里程段車型的平均實際續航里程可信度報告中會發現,隨着里程段的上升,大多數樣本車輛的實際續航里程並沒有衰減,像AionS、比亞迪漢EV、幾何A、蔚來ES8等車型,實際里程可信度還出現了上升。

這或許違背了我們日常認知的常識。很多人都會以手機類比,一般來說,我們的智能手機在使用了一兩年後,待機時間就會越來越短。

一方面報告中顯示的是行駛6萬公里以內的行駛數據,通常來說,6萬公里的行駛還不足以使動力電池達到一個很高的衰減速度,對日常的使用影響並不大。另一方面,這可能也說明了,電池衰減速度,其實遠遠比不上使用環境的不同對電池續航的影響。

電動車續航標準那麼多,到底該信哪一個?

圖源:懂車帝

事實上,同樣的車型,不同的使用環境,續航結果大相徑庭。

同樣是小鵬P7,知乎上一位杭州車主使用的是NEDC續航670KM車型,在冬天開空調的環境下,測試的真實續航只有270KM。而一位重慶小鵬P7車主使用的是NEDC續航480KM車型,在冬天不開空調,並且經常爬坡上坎的駕駛環境下,冬季續航竟然達到310-330KM。

電動車續航標準那麼多,到底該信哪一個?

知乎杭州小鵬P7車主發布的冬季續航 圖源:知乎

雖然兩位車主都是冬天的使用數據,但是因為不同地區冬季溫度不同,地勢環境不同,加上其中還有我們看不到的不同的駕駛習慣,都可能導致不同的真實續航結果。

也就是說,影響真實續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報告中提到了溫度、地形,以及車輛使用因素,比如行駛里程,駕駛習慣等。同時,車型維度中,除了比較明顯的整備質量,還有車身造型等因素,都對續航有實際影響。

現在很多新車都會曬出風阻係數,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汽車廠家都在空氣動力學上下很大功夫。風阻係數更小,那就意味着高速行駛時,車輛用來對抗風阻所做的功越小,從而降低能耗,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

比如目前風阻係數最低的奔馳EQS只有0.20Cd,國內很多新車,像蔚來ET7、智己L7等,風阻係數都相對較低。較低的風阻係數,會使其在同級別車型中的續航表現更突出一些。

如何成為一個理性電動車主

影響真實續航的因素那麼多,那到底應該如何擰乾其中的水分?

關於真實續航,其實還有是一些測評在幫助用戶篩選真實續航的。懂車帝聯合中國汽研發布的新能源車主續航里程就是這種類型。

在懂車帝App的車型頁面,會有包括車主續航、夏季實測、冬季實測的真實續航數據,其中每一款車型的不同續航版本都包含了實測數據。

以比亞迪漢EV官方506KM續航版本為例,在車主續航頁面可以看到,3月份車主使用評測的數據為398KM,續航達成率在78.66%。同時,還包含了行駛1萬公里以內的續航數據趨勢。隨着車主數據的不斷更新,更多車型的更多行駛里程續航數據也將會陸續更新。

電動車續航標準那麼多,到底該信哪一個?

懂車帝App上比亞迪漢EV的車主續航數據 圖源:懂車帝App

車主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日均行駛里程來查看充電時間間隔的實用信息。並且,還有同級別其他車型的續航達成率作為參考。

這些真實續航數據,對於潛在電動車用戶來說,完全可以結合自己的日常使用需求場景,更加直觀的來選車,而不是迷惑在各種看不懂的續航標準里。

比如身在北方、沒有充電樁的車主,可以選擇真實續航更高的車型。日常通勤距離不遠的車主,對A00級、A0級的續航也不用太過恐慌。

這麼多年以來,除了電池技術提升,主機廠也在致力於以各種方法來緩解續航焦慮。

比如蔚來布局的換電網絡,理想探索的400V超充技術,以及充電網絡越來越密集,技術和充電基礎設施環境的不斷推進,會讓人們對續航的包容越來越強。

其實,在看清電動車的“真面目”后,所謂的焦慮也會因此減輕了。

(0)
上一篇 2022-05-16 14:51
下一篇 2022-05-16 14: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