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如此緊缺,為什麼德國依然拒絕重啟核電站?

德國議員馬克·伯恩哈德(Marc Bernhard)問道:“既然對俄制裁可能會破壞德國的能源供應,為什麼柏林不能重啟其關閉的核電站呢?”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合理。
這位德國選擇黨(AfD)議員本月早些時候在聯邦議院對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說:

“如果我們重啟去年12月關閉的三座核電站,它們和仍在運營的三座核電站,可以取代我們從俄羅斯進口的所有煤炭或30%的俄羅斯天然氣。”

朔爾茨對此不以為意。他說:“如果世界都像你問的那樣簡單,我們的生活就會非常好。”

這是個老問題

伯恩哈德並不是唯一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隨着歐盟對俄羅斯煤炭實施制裁,且一些人還在要求禁運俄羅斯石油(3, 0.00, 0.00%)和天然氣,越來越多的人呼籲使用核能來彌補由此產生的能源缺口。

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新問題,早在俄烏衝突爆發前,很多人就提出過類似的問題。去年12月,德國Clean Energy Wire網站發表題為《為什麼德國要逐步淘汰核能,為什麼是現在?》的文章。

文章表示,核能不應成為德國能源結構一部分的信念由來已久,並深深紮根於德國社會。

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和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使得當時全球多個國家展開了反核運動,德國就是受反核運動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這導致1989年後德國再也沒有建造新的商業反應堆。

德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有綠黨成為執政聯盟之一的國家,80年代就有社會民主黨和綠黨的聯盟。

1998年,當社民黨和綠黨聯盟從保守黨政府手中接手時,他們與運營核電站的大型公用事業公司達成了“核共識”,逐步關閉核電站,最後一家核電站將於2022年關閉。

在福島核泄漏之前,2009年默克爾用她的公信力和物理學女博士的身份,將全面棄核的時間從2020年延期到了2036年,並且對外說,“我始終認為關閉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安全核電站,是非常荒謬的”,“和我們一樣嚴謹的日本也在使用核能,為何我們不能”。

但這話沒說多久,就被福島核電站“打臉”,對德國來說,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泄露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故發生第三天,默克爾就宣布暫停核電站延期到2036年的計劃,並在4個月後宣布關閉17座核反應堆裡面的8座,其餘9座將在2022年前全部關閉。

至2022年,德國仍在運營的核電站只剩下三座(紅色部分)

至2022年,德國仍在運營的核電站只剩下三座(紅色部分)

德國棄核:民意使然

德國棄核是民意使然:德國去年的民調顯示,90%的人反對建造新的核電站,62%的人同意用太陽能和風能取代核能和煤炭。

所以,幾乎沒有德國政客會冒着斷送政治生涯的風險,去支持核能。

自2011年聯邦議會(Bundestag)以多數票決定最新的棄核計劃以來,德國公眾一直支持永久退出核電。

自2011年以來,德國政府一直堅持其決定。默克爾在總理任期結束前的新聞發布會上重申,“逐步淘汰核電是德國應該做的正確事情”,並補充說,其他國家和推動氣候中立的活動家可能會對這一點有不同的看法。默克爾說:“從長遠來看,我不認為核能是一種可持續的能源形式。”

新的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政府於2021年12月上台,其聯盟條約支持棄核。新環境部長Steffi Lemke(綠黨)在2021年12月表示:

“核能將使我們的能源供應既不安全也不便宜。一項無法解決有毒廢物處置問題的技術是不可持續的。”

氣候和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綠黨)也表示:

“德國棄核已經決定,並受到法律的明確規定,是有效的。德國的供應安全繼續得到保障。現在,重要的是要持續推進我們能源供應的轉型。”

目前在德國,只有右翼民粹主義的德國選擇黨支持新建核電站。

德國Clean Energy Wire網站文章最後總結道:

即使有人因為氣候保護的原因而提出核問題,但現在德國棄核已經走得太遠,無法逆轉,而且根本就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政治力量,會考慮重啟長達十年的關於核問題的痛苦的辯論。

現任政府表示不會改變立場

現任德國政府表示不會改變立場。它列舉了技術上的原因,但最大的爭論可能是政治上的,特別是對控制着經濟部的綠黨來說。

儘管重啟核電站在支持者看來很有吸引力,但部長們和分析人士認為,德國重返核能的現實更為複雜。

1、重啟核電站並不能解決德國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機

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高度依賴在供熱和工業方面尤其嚴重。然而,核能在這兩方面都沒有發揮作用。

仍在運營的三座核電站——Isar 2、Emsland 和 Neckarwe(6.48, 0.07, 1.09%)stheim 2——對德國的能源平衡貢獻不大:它們的裝機容量僅為4.3吉瓦,平均每年提供約30太瓦時的電力,只佔德國總發電量的5%。

2、任何延長核電站壽命的決定都需要進行新的全面風險評估

政府表示與核電相關的風險已經增加——網絡攻擊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威脅就是明證。

俄烏衝突期間,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供電線路受損,也暴露了核電面臨的一些外部風險。

3、鈾燃料棒供應將不足

政府表示,現有的三座核電站沒有新的鈾燃料棒,它們可以在年底後繼續運行,但新的燃料組件將需要12-15個月的時間來生產,最早要到2023年夏天準備就緒。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俄羅斯是歐盟核電站的第二大鈾供應國。

4、重新頒發許可證非常磨時間

政府表示,最近三座核電站接受安全檢查是在2009年,因此延長核電站必須進行新的檢查,這可能導致對安全技術的“巨額投資”需求。

所需的安全檢查相當於重新頒發許可證,這是一個非常磨時間的過程:它們必須達到最新的科學和技術標準,並且這些標準可能會變得非常苛刻,以至於對潛在的運營商來說毫無吸引力。

5、運營商對延長核電站壽命沒有興趣

剩餘核電站的運營商都表示,他們沒有興趣讓這些反應堆繼續運轉。

經過多年的掙扎,德國大型公用事業公司已經擁抱了可再生能源的未來以及核能的終結。

他們還指出,棄核的所有法律(賠償)問題已經解決,運營許可證將到期且難以重新獲得,與供應商和其他服務公司的合同已經終止,工作人員已經重新分配,燃料供應也將結束。

據英國《金融時報》,運營Neckarwestheim 2的EnBW首席執行官Frank Mastiaux表示:“以我們現在的技術設置,延長核電站壽命幾周都是不可能的,”他補充說。“我們沒有任何法律框架能讓它在2023年運行哪怕一分鐘。這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負責Isar 2的運營商Eon也有類似的看法,其首席執行官Leo Birnbaum說:

“核能在德國沒有未來——就是這樣。反核情緒太強大了,立法和輿論很難改變。”

6、政治風險

運營商還明確表示,即使發生能源危機,政府強迫他們重啟核電站,他們仍將堅持承擔所有風險和成本。“他們不願意讓股東承擔災難風險,”一位官員說。

德國能源分析師、核物理學家Thomas O’donnell表示:“問題是,運營商壓根不信任政府。”要重啟核電站,他們需要“得到核電在德國仍然合法的政治保證”,並且該政策在未來不會被取消——這理應是所有政府的責任。

然而,對於德國總理來說,這樣一張可能的空白支票是不可能開出的。

儘管如此,許多德國政客仍渴望讓選民擺脫高昂的能源價格,而無論如何,讓核電站運行更長時間將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

(0)
上一篇 2022-04-21 12:19
下一篇 2022-04-21 12: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