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任務讓一些科學家呼籲恢復冥王星的行星身份

今天許多活着的人得知,我們的太陽系有九顆行星,其中包括冥王星。然而這在2006年發生了變化,當時國際天文學聯盟投票決定將冥王星降為“矮行星”,這使得我們只剩下八顆國際公認的行星。

這一決定的理由是基於行星的標準,即行星必須是球形的,圍繞着太陽運行並清除了其鄰近區域的其他物體。

冥王星被認為不合格則因為第三個因素。據悉,它被一些被稱為“類冥天體”的天體所包圍,這些天體是柯伊伯帶的天體,跟冥王星的軌道相似。這一標準已經成為更廣泛的分類辯論中的一個關鍵癥結。

一組科學家不僅挑戰冥王星的降級地位,而且還呼籲大大擴展構成行星的定義以被外界認為降級冥王星的決定更多地建立在天文學上。他們的論文認為,內部的八(或九)顆行星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地位,這種地位源於19世紀的占星術,因此缺乏堅實的科學基礎。相反,科學家們認為,構成行星的定義應該遠沒有那麼排斥,事實上應該擴大到包括一些圍繞太陽運行的實質性天體–這將使實際數量達到150個左右。

在這篇新的科學論文發表之前,隨着NASA“新視野號”任務,冥王星再次成為國際焦點,該探測器在2015年和2016年傳回了這顆可能的行星及其五顆衛星的驚人圖像。它揭示了冥王星比以前所懷疑的更像行星。

1165px-Pluto_via_New_Horizons_(composite).jpeg

新視野號的圖像顯示,冥王星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冰球,而且構造活躍,有地下海洋,有相對穩定的大氣層,甚至可能仍有火山活動。這再次引發了關於天文學家在將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時是否過於草率的辯論。

呼籲將冥王星恢復為行星的科學家認為,不僅冥王星在技術上是一顆行星,它的衛星也是如此,事實上,太陽系中所有圍繞八顆正式認可的行星運行的衛星也是如此。此外,他們認為,除了冥王星之外,還有許多跨海王星的物體(TNOs)也應該被重新歸類為行星。

在這些TNOs中,有像Eris這樣的矮行星,它的大小跟冥王星、Haumea、Makemake相似。此外,還有Orcus、Quaoar、Gonggong和Sedna。這篇論文背後的科學家們的普遍想法是,通過承認這些圍繞太陽運行的其他物體為行星,它將重塑大眾對我們太陽系的理解並認為它比廣大公眾目前所認為的要廣泛和複雜得多。

(0)
上一篇 2022-01-11 08:40
下一篇 2022-01-11 08: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