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紛紛發力元宇宙: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來?

北京時間12月31日上午消息,據報道,2021年,科技行業巨頭正在加入遊戲開發商和創業公司的行列,探索“元宇宙”這種沉浸式數字世界的技術。部分公司已經在這個領域有着多年的積澱,但這是否會是面向所有人的未來?

盤點2021元宇宙“搶位戰”:大佬們都是怎麼布局的?丨C位

科技巨頭紛紛發力元宇宙: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來?

元宇宙是科技行業當前最熱門的關鍵詞之一,可能意味着很多東西。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想象力是唯一的限制。元宇宙也有可能是個不太夢幻的概念,只是能幫助人們足不出戶地完成商務會議。

對於支持這一宏偉構想的科技行業巨頭來說,元宇宙的概念可能更加具體:賺大錢的下一個絕佳方式。

在移動計算快速發展15年之後,科技行業最大的公司都已經發展成為規模數萬億美元的巨頭。如今,許多這些公司相信,控制通往元宇宙和虛擬現實的大門可能會成為一類新業務的核心,這就像是20世紀90年代的個人電腦和網頁瀏覽器,以及當前的智能手機和移動應用。

對這個行業而言,在等待新技術趨勢出現的過程中,15年是個很長的時間。一些技術概念,例如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原本被認為現在就能成為舞台的中心,但耗費的發展時間比很多人預期的都要更長。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計算等新概念的背後技術似乎很有前景,但目前仍不清楚它們在主流領域會有什麼樣的應用。

目前,許多科技公司都在積極推廣相關產品,幫助用戶走進元宇宙,並在他們進入這個虛擬世界之後掌控他們的體驗。突然之間,基於元宇宙概念開發新產品帶來了新的吸引力,而這種吸引力無論在哪個行業都不多見。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就非常熱衷於元宇宙。最近,他做出了引人矚目的決定,將公司名從Facebook改為Meta。Google多年以來都致力於研究與元宇宙相關的技術。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最大贏家,蘋果也在研發自己的設備。微軟則關注元宇宙概念在企業市場的應用,目前已經為企業和政府機構提供了一款頭顯產品。

風險投資人、科技作家馬修·鮑爾(Matthew Ball)表示:“大多數公司現在都認為,元宇宙即將到來。”關於元宇宙的概念以及圍繞這個概念的炒作,他寫過了多篇文章。“這個領域的故事有點超前於技術現實,但這也是對巨大機遇的正常反應。”

一家研究公司估計,元宇宙技術,包括遊戲、虛擬現實頭顯和其他新興設備和在線服務的市場規模2020年超過490億美元,而未來每年的增長率超過40%。

埃里克斯·基普曼(Alex Kipman)在微軟研究這類技術已有十多年時間。他說:“這實際上是互聯網的進一步演進。如果你是一家像微軟這樣的公司,那麼就會想要參與進來。”

將關注重點轉向元宇宙也可以幫助Facebook這樣的公司迴避其他問題,例如內容審核、假新聞,以及監管機構指控的壟斷活動。不過,元宇宙也面臨同樣問題,包括隱私保護政策,以及如何管理虛擬世界中的用戶行為等。

元宇宙並不是新概念。科幻作家尼爾·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於1992年創造了這個單詞,而遊戲公司對這個概念也很熟悉。幾十年來,大型多人在線遊戲已經提供了一個數字世界,讓人們可以互動、聊天,甚至做生意。有些網站,例如十幾年前風靡一時的“第二人生”,則被設計成純粹的社交空間。

2014年,Facebook以超過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創業公司Oculus,該公司專註於開發虛擬現實頭顯。這類頭顯試圖欺騙用戶的大腦,讓用戶感覺置身於數字世界。從那時以來,扎克伯格就開始將虛擬現實定位為下一個重要的計算平台。不過,預測這個平台何時會全面爆發也很難。

扎克伯格認為,元宇宙將會以遠遠超越遊戲的方式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提供購買商品和服務、與親朋好友聯絡,以及與同事合作的新途徑。但目前,Meta的頭顯又大又笨重,有時還會讓佩戴者感到頭暈和不適。它們完全遮住用戶的眼睛,將用戶與周圍的世界隔絕開。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也在致力於優化虛擬現實頭顯。過去多年,蘋果設計了許多對用戶友好的產品,但虛擬現實頭顯目前受到物理條件的限制。蘋果的產品原型看起來像滑雪護目鏡,但需要用戶佩戴單獨的硬件設備,並將其連接至眼鏡。蘋果拒絕對此消息置評。

業內專家認為,扎克伯格的願景最終只能通過輕量級眼鏡來實現,這類眼鏡可以將數字圖像疊加到現實世界畫面。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增強現實”。例如,當人們走在街頭時,他們可以從懸浮在眼前的數字顯示屏查看最新的體育賽事比分,也可以坐下來和旁邊的人以及其他不在身邊的人一起開會。

Google正在開發這類頭顯。在推出Google眼鏡(Google Glass)多年後,Google正在醞釀一個新項目。作為智能眼鏡的先驅,Google眼鏡由於對他人隱私的處理方式而遭到強烈抗議。

去年,Google收購了一家名為North的創業公司。該公司此前購買了英特爾智能眼鏡項目背後的許多專利。根據早期測試者的說法,該公司的眼鏡產品可以將數字圖像直接投射到佩戴者的眼睛。儘管比普通眼鏡重,但佩戴起來很舒服。Google也拒絕對此置評。

然而,科技公司宣傳的技術如何在主流人群中普及仍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尼基爾·巴拉姆(Nikhil Balram)在去年11月之前一直負責Google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硬件的開發。他說,完全遮擋眼睛的虛擬現實頭顯“是你在某些任務中會使用的設備,體驗可能會很神奇,但不適合普通大眾”。

英特爾的增強現實項目也拿出過一款名為Vaunt的原型產品,並在用戶中進行了測試。該項目負責人傑里·鮑蒂斯塔(Jerry Bautista)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類頭顯前景良好。這是人們會希望使用的個人計算設備,同時也是能創造新的營收來源的新型計算平台。

他表示:“我們贈送硬件,但通過數據賺錢。硬件上每投入1美元,我們在軟件和數據銷售上可以賺到3美元。”

這就是蘋果、Google、微軟和Meta等公司都在探索此類技術的原因。巴拉姆表示,對一些公司來說,它們可能是銷售軟件和服務的一種方式,而對另一些公司來說,這可能是一種廣告銷售渠道。

不過專家指出,完善這類技術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長的時間。目前,一些增強現實眼鏡和普通眼鏡一樣小而輕,但無法提供足夠的計算能力,並達到日常使用所需的圖像處理性能。“有時候,‘需要10年’是‘我不知道要多長時間’的另一種說法。”巴拉姆說。離開Google后,他加入了EyeWay Vision,開發增強現實頭顯。

2018年,英特爾在將許多專利出售給North前關閉了Vaunt項目。鮑蒂斯塔表示,歸根結底是因為英特爾覺得,要回答關於這類技術的許多問題確實很難。他指出,由於歐洲和全球其他國家的隱私保護法,這類技術帶來的傷害可能要超過價值。例如英特爾就估計,其年收入的3%可能因此面臨風險。

現在,全球許多最強大的科技公司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們可以開發出令人驚嘆的產品。”鮑蒂斯塔說,“硬件並不是最難的部分,商業模式也不是最難的部分,找到可以使用這些設備的場景也不難。最難的是:如果數據泄露了,應該怎麼辦?”

(0)
上一篇 2021-12-31 10:25
下一篇 2021-12-31 10: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