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稱正在研究整改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

“我的100多篇文章未經同意被中國知網收錄,如果不起訴,就這樣一直被侵權嗎?”12月17日,武漢青年學者梅傑致電中國知網討說法,得到的答覆是:在研究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每天忙到零點。

知網稱正在研究整改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

知網稱正在研究整改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

武漢80後學者梅傑

百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

80後學者梅傑,長期研究現代文學、兒童文學、地方志,在《文學報》《新文學史料》《魯迅研究月刊》《現代中文學刊》等報刊上發表學術文章200多篇,其中C刊20多篇。

12月13日,梅傑轉髮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報道《作家陳應松:準備起訴收錄了我300多篇文章的中國知網》到朋友圈:“我也有100多篇,誰幫我打?”不少同行留言支持梅傑維權。

知網稱正在研究整改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

中國知網檢索截圖

梅傑通過中國知網檢索發現,他以筆名“眉睫”發表的文章就有90多篇被中國知網收錄,單篇文章最高下載量達800餘次,但無論是中國知網還是期刊,從未與他簽過授權協議。如果加上署名梅傑的文章,他共有100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收錄。

維權要證明自己是作者?

知網稱正在研究整改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

梅傑(眉睫)部分著作

梅傑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作為一名青年學者和自由撰稿人,他不為評職稱,每年自費買書都要花費一兩萬元,研究成本較高,“作為知網的使用者,我過去到處求在高校的朋友幫忙下載文章,作為知網的內容供應者,我的權益在哪裡?”

17日上午,梅傑撥通中國知網法務部門的電話,對方明確表示:要跟期刊核實收錄的文章究竟有沒有取得作者本人授權,如果作者與期刊社簽了授權協議,作者也同意期刊向第三方授權,這個是沒問題的。

當問到如果沒有經過作者授權怎麼辦時,中國知網法務部門電話中給出的答覆是:知網收錄的作品均是通過期刊社取得授權,作者的稿費都支付給了期刊社。如果期刊沒有支付作者這部分的稿酬,知網方面會積極督促對方及時補付,爭取在一個月之內給出答覆。對方還提醒梅傑聯繫期刊社證明自己是作者,最好有作家證等材料證明。

最近投訴知網的作者增多

長江日報記者聯繫上發表過梅傑文章的《文學報》。對方稱,《文學報》2015年起與知網簽署授權協議,且授權內容僅限於本單位工作人員的職務作品。對於來稿作者的文章,均沒有授權給知網。“如果知網收錄了梅傑的文章,意味着《文學報》也連帶被侵權了。”

記者又聯繫到刊登過梅傑文章的某現代文學研究方面的C刊,針對中國知網法務部門的說法,該期刊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刊每期都有聲明:本刊已許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在中國知網傳播本刊全文,該社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費一併支付,“沒有補付稿酬的可能”。

梅傑致電中國知網討說法時,知網工作人員一再與他核實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單位、發表文章的刊物等,問及緣由,對方解釋,“最近來投訴的作者太多,包括一些仿冒作者也來索取稿費。”

整改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的

知網稱正在研究整改方案: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

探訪中國知網北京辦公地 長江日報駐京記者柯立 攝

中國知網工作人員電話中告訴梅傑,大意是:目前他們的主要精力是在研究整改方案,這是個歷史問題,也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的,需要慢慢去整改,最近每天都加班到零點去處理這個事情。

梅傑現還在考慮如何維權。他說:“我的大多數文章都是以筆名發表,要證明作者是我本人,需要一一聯繫期刊和當年的編輯,整個過程就很漫長,如果期刊不配合,那更麻煩。花費這麼多時間、精力甚至金錢,最後的結果也不好說。”

長江日報12月7日首發報道《100多篇文章被中國知網擅自收錄 九旬教授維權全部勝訴獲賠70多萬》,連日來引發廣泛關注。10日晚,作為中國知網運營方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公開回應:誠懇接受來自作者、媒體和社會各界的批評,向趙德馨教授表示誠摯的歉意。

中國知網在回應中表示“與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單位一道正視問題、解決問題”。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自中國知網10日晚發布說明向趙教授致歉后,尚未與他聯繫協商如何解決作品繼續在知網傳播這一問題。

(0)
上一篇 2021-12-18 15:49
下一篇 2021-12-18 15: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