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延遲IPO:三年半虧逾240億 招股書47次提“元宇宙”

12月13日,港股IPO只差“臨門一腳”的AI獨角獸商湯科技(商湯-W,00020.HK)發布公告,宣布全球發售及上市將會延期,所有申請款將不計利息悉數退還予申請人。商湯科技表示,公司仍致力儘快完成全球發售及上市,預期將刊發補充招股章程,補充招股章程修訂及補充招股章程,將載有經更新上市時間表、香港發售股份的相關申請程序及其他相關數據。

商湯延遲IPO:三年半虧逾240億 招股書47次提“元宇宙”

延期上市意味着募集資金延期到位,顯然,這對於商湯科技不是一個好消息。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商湯科技合計凈虧損242億。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招股書中商湯科技47次提及了“元宇宙”,更是表示公司是最大的元宇宙賦能平台。不過,目前商湯科技仍面臨主營業務收縮、業績虧損、技術應用落地難的困境。

12輪融資支撐“燒錢式”研發

商湯科技原計劃發行15億股B類股份,發售價不超過3.99港元,計劃募資不超過7.67億美元。廣發基金、上汽香港、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等9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4.5億美金。

根據招股書,商湯科技是一家專註於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關注人臉識別、醫療影像識別、視頻分析、無人駕駛和遙感等人工智能應用領域。

拆分營收結構來看,智慧城市和智慧商業是商湯科技的主要營收來源。截至2021年上半年,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慧汽車四大業務實現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比例分別為39.2%、47.6%、8.9%及4.3%。

任何站上風口的產業初期無不引來資本熱情的追逐。成立初期的商湯科技正是人工智能風口正盛時期,AI技術被認為是一項顛覆性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IPO之前,商湯科技成立7年多內累計完成融資12輪,天使輪由IDG領投,投資人陣營中還有軟銀願景基金、阿里巴巴、春華資本、銀湖、松禾資本等,加之多筆未被披露的融資金額,業內估算商湯科技的融資總額或已達50億美元,整體估值約為130億美元。

商湯延遲IPO:三年半虧逾240億 招股書47次提“元宇宙”

商湯科技一直強調研發,研發支出佔比營收比例也逐年增長。截至2021年6月,商湯科技有40位教授引領其研發工作,5000多名員工中近70%為研發人員。報告期內,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8.49億元、19.16億元、24.54億元及17.72億元,分別占營收的45.9%、63.3%、71.3%、107.3%,合計研發支出達69.9億元人民幣。

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湯科技已開發超過22000個商用AI模型,涉及多個垂直行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商湯科技收入已在2020年位列AI行業亞洲第一。

凈利率持續下滑

今年以來,AI頭部企業備受市場關注,處在聚光燈下,並非是這些企業實現技術突破或產品落地難的問題解決實現階段性進展,而是在多年“燒錢式”經營模式下,不再受資本追捧的AI巨頭為獲取融資開始扎堆衝刺資本市場。

與商湯科技並稱為“AI四小龍”的依圖科技、雲從科技、曠視科技,截至目前,曠視科技、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已經提交註冊,依圖科技的科創板IPO已於今年6月終止。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業中大部分都處於虧損狀態,“AI四小龍”也都處於不同程度虧損的情形。

記者梳理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 月末,曠視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66億元;截至2020年末,雲從科技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4.35億元,公司預計今年1-9月歸母凈利潤續虧3.1億-3.6億元。截至去年6月,依圖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已超過70億元。

作為“四小龍”之首的商湯科技,虧損規模也是一馬當先。截至今年6月末,商湯科技累計3年半凈虧損了242億元,對應的期間營收只有99.75億。商湯在招股書中提到,由於AI產業還處於初期,需要持續大規模投入,未來可能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

根據招股書,商湯科技投入重金研發技術,不斷擴大的營運成本,導致凈利潤持續虧損。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總體運營費用率呈上升趨勢,2021上半年達 212.4%,較2020全年上升79.4個百分點,主要由於研發團隊和行政團隊的擴大導致的僱員福利開支增加以及管理團隊和行政人員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的增加。

2020年以來,商湯科技的營收出現增速下滑的趨勢。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8.53億元、30.27億元、34.46億元、16.52億元,毛利率分別為56.5%、56.8%、70.6%、73%。

儘管毛利率呈現增長的趨勢,但由於研發投入較高,公司凈利率持續下滑。2018至2020 年,商湯科技經調整凈利率分別為-8.1%、-38.1%、-20.5%,2021上半年進一步擴大至-35.0%。

上述期間內,商湯科技凈虧損分別為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及37.13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達242億元。在消除了管理層認為的不能反映公司經營表現的項目的影響后,商湯科技經調整虧損凈額大幅降低,報告期內,經調整后的凈利潤分別虧損1.5億元、11.55億元、7.08億元及5.7億元。

“AI技術落地難的問題已成為市場各方的共識,近年來,AI企業“造血能力”差的問題暴露無遺,這導致一級市場內投資人對AI企業的態度今非昔比,大有敬而遠之的態度。目前看,算法算力等軟件技術的更迭無法驅動行業革新,”一位TMT分析師對記者說,“在AI技術應用場景有限的情況下,大部分AI企業沒有清晰的主營業務路線,越干越雜,甚至幹得越多虧得越多”。

商湯科技基於自研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集中量產人工智能模型,並實現 AI 模型的快速部署及商業化。

值得一提的是,商湯科技的招股書47次提及了“元宇宙”,公司稱:“2016年,我們的SenseMARS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元宇宙賦能平台之一”、“我們的SenseMARS軟件平台內含超過3500個AI模型支持全新的元宇宙體驗”等等。

根據招股書,商湯科技提及的SenseMARS屬於智慧生活業務,截至今年上半年,該業務僅僅只佔總營收比例的8.9%,且呈逐年下降的態勢。

商湯延遲IPO:三年半虧逾240億 招股書47次提“元宇宙”

當前,元宇宙概念股在A股市場被熱炒,個股估值嚴重脫離基本面。關於元宇宙涉及的技術支撐、具體領域、應用場景,目前尚未統一的定論。

從盈利難和高估值是AI企業上市后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市場對相關企業的審視也日漸嚴苛。帶上最火的元宇宙概念,商湯科技能不能突圍走出一條商業化之路仍有待觀察。

作者/魏中原

(0)
上一篇 2021-12-14 01:15
下一篇 2021-12-14 01:15

相关推荐